•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分封在山东的六位藩王,有三个被废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15:16: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认为宋元没有屏藩以致灭亡,于是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去镇守边疆。他制定了较为具体的藩封制度并率先通过三次册封诸子为王来实践了这一制度。

山东在有明一代被分封六位藩王。

齐王朱榑

齐王朱榑,明太祖朱元璋第七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朱榑被册为齐王,封国在山东青州。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三月,朱元璋下旨设立青州护卫。洪武十五年十月,齐王朱榑正式之国青州。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允炆即位后大行削藩之策,齐王虽然在洪武年间颇有战功,但他粗暴的性格,注定了建文帝必然会对他下手。

明朝分封在山东的六位藩王,有三个被废除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齐王被废为庶人,被关在南京四年。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金川门杀入京师。随后恢复其齐王王爵。不过他之后称朱棣为“奸臣”,又说自己将来也会带兵杀入南京。于是朱棣再次将他王爵废除,人被囚禁南京直至死去。齐王爵位被废,藩王也被废。

癸丑,免齐王榑为庶人。仍命所司录其所为过恶示搏,俾览省而改行。—《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五》

鲁王朱檀

朱檀,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任鲁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

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诸子为王时把其第十子刚刚出生不足五十天、尚在极袱之中的朱檀封为鲁王,其封地为当时的兖州。在分封的当年就在兖州为其建造王府。因兖州具有重要的军事交通地位加之朱元璋诸子封地多为府一级建制,所以当朱檀之国时朱元璋又对当地的行政建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把兖州的上一级政府济宁府降为低一级的济宁州而升兖州为府。

明朝分封在山东的六位藩王,有三个被废除

鲁王是明朝诸王中一个重要的亲王,这不仅因为鲁王是明代第一批分封的亲王,而且鲁王是明朝所有分封诸王中存在时间最长的亲王级爵号,与大明王朝共始终。

从洪武十八年,第一代鲁王朱檀之国兖州府算起,至崇祯十七年末代鲁王朱以海南走止,明鲁王爵号在其封地则存在259年。鲁王爵号是明朝所有分封亲王中存在时间最长者之一。明朝末年鲁王出现一个比较出名的人物,朱以海,他是南明监国,跟隆武皇帝争夺正统。

汉王朱高煦

汉王朱高煦是明太宗朱棣次子,当初朱棣起兵靖难,朱高煦就随军出征,立下功劳。朱棣即位后,封他为汉王,封地在云南,但是他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去就藩。在京期间他不断密谋夺取太子之位,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令就藩乐安州(今属济南)。

明朝分封在山东的六位藩王,有三个被废除

但朱高煦到封地后,并不老实,朱棣和朱高炽去世后,朱高煦看到侄子明宣宗朱瞻基年轻,于是起兵谋反,结果迅速被朱瞻基御驾亲征擒获,全家被押到北京,朱高煦自己和12个儿子全部被朱瞻基处死,汉藩被废。

德王朱见潾

明英宗朱祁镇次子,明宪宗朱见深之弟,明朝第一代德王。

天顺元年(1457年)改封为德王。封地在山东德州,但是德州比较贫瘠,为此将他改封为济南,藩号不变。成化二年(1466年),18岁的朱见潾正式就藩济南府,于这正德十二年(1517年)去世,享年70岁。

明朝分封在山东的六位藩王,有三个被废除

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清兵大举南下,进入山东境内,攻下济南,第六任德王朱由枢和部分家人被俘虏,后被清兵处死。后朱由枢的弟弟朱由栎袭封为德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顺治三年(1646年)被清朝杀害。至此德藩灭亡。

衡王朱祐楎

朱祐楎,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封为衡王,弘治十三年(1499年)就藩青州。

明朝分封在山东的六位藩王,有三个被废除

1644年,第六任衡王朱由棷降清。1646年(顺治三年)衡王世子被处死,至此衡藩结束。

泾王朱祐橓

泾王朱祐橓,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十一子,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出生。朱见深去世时,他才2岁。弘治四年(1491年),他被哥哥明孝宗封为泾王。弘治十五(1502年)赴封地沂州(今山东临沂境内)就藩。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享年52岁。他生过一个儿子,但是后来死了,因无子泾藩被废除。

这就是分封在山东的六位藩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16:59: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藩王,明朝,山东,三个的资讯:
明朝皇帝对藩王赐田有多慷慨?陕西总督:需要陛下亲自开疆拓土了
...大家窥视那一段让人频频落泪的小民悲苦事。河南而论,藩王多如牛毛,辉王在弘治年间占田7000多顷。崇王到正德元年,先后获得赐田几万顷,周王除原有的赐田之外,弘治年间又将田地52
2024-11-02 10:49:00
明朝藩王制度:政治、军事与经济特权的影响
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就确立了分封藩王的制度,把24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于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以“镇固边防,翼卫王室”。但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自己死后没多久,燕王朱棣就起兵“靖难
2023-10-22 07:56:00
功高不震主,这两位明朝良臣名将得以善终
...,他是绝对不敢与朝廷对着干。虽然他的大军数量是众多藩王中最多的,有整整十几万,但是朝廷可是能随随便便够动六十万的大军。六十万对十几万,谁的胜率更大,一目了然。更何况,朝廷的背
2023-06-19 12:17:00
三个大臣,谁对大明对历史的贡献最大?
...像)王阳明在政治上的作用,主要是平定了宁王的叛乱。藩王问题,一直是明朝的一个大问题。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重视了外戚问题、宦官问题、权臣问题等等,但是并不怎么重视藩王问题。或
2023-08-11 16:48:00
明朝灭亡的催化剂:藩王制度的社会矛盾激化
...主专制的不合理性,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尾大不掉的藩王制度,这种制度使藩王可以世代沿袭爵位。更要命的是,随着明朝人口的更迭,藩王家族不断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占用了
2023-11-25 08:54:00
...分封制,将自己的24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形成明朝的藩王体系。这件事,对明朝的历史发展影响巨大。自秦朝以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就已经是历史的大趋势了。刘邦消灭异姓诸侯后,又分封
2024-04-29 20:56:00
明初藩王分封不是开历史倒车,靖难之役和朱元璋封王没有丝毫关系
很多人不理解,一代雄主朱元璋为何要重启藩王分封开历史的倒车,难道他不知道汉朝时期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吗?甚至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分封藩王,就可以有效避免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我们
2024-10-27 10:34:00
明朝齐王朱榑:两度废黜,骄横终至囚徒
...多,但却都是庶人,没有爵位。齐王作为明朝被废两次的藩王,到底犯了什么大错,导致自己被囚终身,子孙也沦为庶人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显赫朱榑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
2024-02-26 05:33:00
...最多有近2万人,最少也有3千人,朱元璋在世时,对这些藩王管理得很严格,大多数藩王也就是老老实实地卫戍边境,朱元璋原本是立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把他当接班人培养的,没想到朱标死
2024-06-05 06: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