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初藩王分封不是开历史倒车,靖难之役和朱元璋封王没有丝毫关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7 10:34:00 来源:戏说三国

很多人不理解,一代雄主朱元璋为何要重启藩王分封开历史的倒车,难道他不知道汉朝时期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吗?甚至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分封藩王,就可以有效避免燕王发动靖难之役。

明初藩王分封不是开历史倒车,靖难之役和朱元璋封王没有丝毫关系

我们今天很多人,总是拿朱棣造反成功倒推朱元璋不应该分封藩王,其实这不过是上帝视角了罢了,朱棣的造反成功和朱元璋封王没有半毛钱关系。朱允炆的失败就是因为自己又菜又爱玩。关于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藩王,网上看到过一个比较调侃的说法是老朱同志在建立明朝后,放眼望去,历史上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强藩做大威胁皇权;另一个则是宗室暗弱,异姓篡权,王朝改姓。于是老朱同志掰着手指头一数,强藩做大了的例子有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而西汉的藩王作乱还没有成功;而异姓篡权,王朝改姓的有王莽篡汉,曹魏篡东汉,司马篡魏、刘裕篡晋、萧齐篡宋,萧梁代齐,陈陈篡梁,宇文篡权西魏,高氏篡东魏,杨坚篡周,用十个手指头都没有数完,还有武周代唐,朱温篡唐,郭威篡后汉,赵宋篡后周,老朱突然一想,藩王把皇位篡的次数不仅少,而且肉烂在锅里,总比让李善长、胡惟庸或者蓝玉篡位的好,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分封藩王。这个段子我们当一乐就行了,但实际的情况是,明初恢复藩王分封,绝不是所谓的开历史倒车,而是老朱在面对明初时期几个比较棘手问题的最优解。

明初藩王分封不是开历史倒车,靖难之役和朱元璋封王没有丝毫关系

第一个就是明朝初年的外部形势不容乐观,朱元璋虽然通过北伐推翻了元朝的政权,完成了收复汉地建立明朝的壮举,但是明军并没有将退回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彻底歼灭,这就导致了蒙古人“虎踞漠北,复辟之忧尤甚”,始终对中原虎视眈眈,明朝的外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北部形势。

第二个就是南北割裂的局势急需缝和,明朝以前的北方地区长期被北方少数民族统治,比如燕云十六州已经脱离汉人统治400余年,而这种长期的不统一造成了南北之间人的认同感差,割裂感强,实质上已经分化成了两个民族。

第三个就是明朝早期的都城位置不理想,南京的位置比较偏东南,上面两个问题的核心都是在北方,对南京的位置来说就有些鞭长莫及了,以上这三个问题造就了明朝的军事中心,需要在北边重点防范北边元朝残余势力的反扑,同时又急需加强南北双方之间的交流融合,将这个已经割裂的民族重新再次缝合起来,那么无疑迁都北方是个最优解,所以这也就是朱元璋在整体局稳固下来之后,一直谋划着迁都事宜,考虑过西安洛阳、开封之类的地方,也派朱标去考察过西安,但是迁都这事儿不是个小事,牵扯的面非常之大,朱元璋在面对明初这些棘手问题时,需要有一个快速高效的替代解决方案,那就是重启藩王分封,让自个儿的儿子去边境作镇。另外北边丢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如果只派流官过去,第一镇不住场子,长期的割裂之下,今天我们想当然以为明朝北伐成功,北边的汉人夹道欢迎,实际上是“这人是谁,他凭什么来统治我们?”。

明初藩王分封不是开历史倒车,靖难之役和朱元璋封王没有丝毫关系

北方燕云十六州脱离中原王朝长达400年,如果对时间没有概念的话,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咱们现在的时间是2014年,往前倒推400年是公元1614年,也就是年万历42年,那个时候明朝第一宅男朱翊钧正在当皇帝,而清朝的前身金的建立则是两年之后的事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指望北方地区对于你还能有多少认同感?另外根本没有办法保证这些人会不会在北边的侵蚀之下变节,或者拥兵自重,这样的话,蒙古人打过来拿什么防范,但是派儿子过去,那就不一样了。儿子对于朝廷的忠诚度他不用怀疑,皇子的身份可以镇住场子。

明初藩王分封不是开历史倒车,靖难之役和朱元璋封王没有丝毫关系

随着众皇子的就藩,也带来了南北之间的交流增多,加强南北融合,可以说是分封藩王是迁都之前的一个最佳替代方案,所以基于以上的考虑,朱元璋把辽、宁、燕、谷、代、晋、庆、肃等皇子分封在了九边,扼守边境要塞,直面外患,这就是外屏藩王防线,而秦、周、鲁、齐、楚则分封在二线,刻意在与驻守九边的一线藩王拉开了几百里的距离,这就是内屏藩王防线,至于南京附近则不封王,中央则与勋贵作镇,朱元璋的这一规划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一样,假如蒙古人要南下入侵,在他们面前的有两道藩王组成的屏障,这样中央就有充足的时间去调兵遣将,不至于像宋朝那样,北方防线形同虚设,动不动就被杀到了都城附近。如果一线藩王他想要造反的话,他需要面对着二线藩王和中央坐镇的勋贵,二线藩王他想要造反的话,面对的将是一线藩王和中央勋贵前后夹击,南京附近因为没有藩王,所以也不需要担心重演西晋藩王反噬皇权,中央的勋贵如果要图谋不轨的话,又要面对藩王的南下勤王。而且明朝的分封更像朱元璋仿照元朝诸王出镇制的翻版,藩王所谓的地盘那就是王府,没有实际的封地,藩王也不能拥兵自重,所谓的拥兵权就是指自己王府的护军,最多也就三个卫兵马,而所谓的九大塞王的兵权,那也只是在外地犯边的时候有领兵权,他还没有调兵权,说白了,九大藩王就是一个一个的军事基地。

明朝初期的藩王没有地方的治理权,财权和人事权,这些都归地方的文官,而文官又受朝廷的委派,权力归于中央,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朱元璋的算盘打的是噼里啪啦的响,外敌内贼全都算计了,唯独没有算到自个儿的”好太孙”朱允炆会有哪些骚操作。

明初藩王分封不是开历史倒车,靖难之役和朱元璋封王没有丝毫关系

现在很多人批判朱元璋,说他小农心态,分封就是为了宠儿子,假如朱元璋真的宠儿子的话,为什么要把它分在北方的边境负责戍边,把儿子养到富庶的江南吃香的喝辣的,这不是更宠儿子吗?实际上在老朱眼里只有朱标是儿子,其余的都是皇子,既然是皇子,那就得干活,都不过是为了维护朱标的地位而存在的高级工具人罢了,在老朱的时代里,亲王们的生活那是不够舒服的,但是也还是有发挥的余地,有几个王爷还挺忙的,属于明朝藩王的1.0时期,到了朱棣靖难之役上台后,为了防止这个藩王们学习自己,或者再出个类似于朱允炆的后代,于是将藩王带兵打仗彻底进行切割,并且进行了内迁,至此亲王沦为了彻底的闲人,进入了藩王2.0时代。

但是谁能想到,出了个朱祁镇这么”优秀”的后代,差点导致明朝再来一遍靖康之耻,提前百余年便成了南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和其他开国皇帝一样,朱元璋希望自己的朱家能够千秋万代,世世无穷。为此,朱元璋推行了分封制,将自己的24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形成明朝的藩
2024-04-29 20:56:00
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何实行了藩王制度
...封制度在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的统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说起朱元璋分封藩王,很多人总习惯把它归结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总而言之,朱元璋年轻时穷怕了,所以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永远富裕下去
2024-06-24 22:09:00
明朝没有奇葩的藩王制度,国祚就可以长一些吗
...王朝相比。它有几点与众不同,首先是它的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是唯一一个真正底层农民出身的皇帝。而这也导致了明朝做了一些开历史倒车的事情,比如恢复人殉制度。其次它还有十分独特的藩
2024-08-01 21:56:00
朱元璋分封藩王,是否害了孙子朱允炆?
许多人习惯认为,朱元璋分封诸王是开历史倒车,所以建文帝上位,必须马上削藩,否则就会危险至极。秦统一六国后,通常人们只看到秦始皇强调分封的弊端,却没有看淳于越和王绾说,如不分封诸王
2023-01-26 21:02:00
朱元璋册封的藩王之中有一个很特殊,是藩王中继承时间最长的
朱元璋最南京称帝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册封的事情,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册封他的众多儿子们为藩王,基本上他的那二十六个儿子都册封完毕,除了太子之外,和早早去世的二十六子,其余的
2023-04-22 17:42:00
朱元璋疯狂分封藩王,难道不知道西汉西晋因藩王大乱?
...不用说也知道是谁,从放牛到当和尚,从造反到当皇帝,朱元璋这三级跳可是够可以,从最底层直接跳到九五之尊的行列,朱元璋的脑子可真的是灵光。可是,纵是如此聪明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在大
2024-12-13 09:59:00
...史最多,第一个要提名的,绝对是明朝。因为在明初时,朱元璋直接把各藩王的黑历史编纂成书了,一起来看下,这些被官方吐槽的藩王,都干了哪些“蠢事”!首先说下这些“黑历史”的来龙去脉
2023-08-04 21:10:00
靖江王朱守谦:明朝历史上最特殊的藩王
...朱守谦在明朝统治时期,共册封了51位藩王,他们大多是朱元璋的后裔。然而,有一位藩王独具特色,尽管与朱元璋有血缘关系,但却来自旁支。这位藩王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地位高于郡王
2024-01-19 05:18:00
明朝不准王爷进京,清朝不准王爷出京,哪种做法防备藩王最合适
...最合适的呢?“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半生历经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才从一介布衣实现了草莽登台至尊王座的宏图大愿。朱元璋对得之不易的机会也特别珍惜,他
2024-08-06 10: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