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医疗过程不仅是治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25 05: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医疗过程不仅是治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 邵志敏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王懿辉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5日 07版)

【走近最美医生】

我从事乳腺癌基础及临床研究近40年,有幸参与和见证乳腺癌诊治水平的迅猛发展。数十年来,我努力在临床一线抚平乳腺癌患者的身心伤痛,尝试成为她们生命的“摆渡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作为全国最大的乳腺肿瘤诊治中心,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千里迢迢慕名而来。乳腺癌中有些分型比如三阴性乳腺癌,缺乏治疗靶点、难治疗、治愈率低。

“只要有1%的乳腺癌患者疗效没有达到医生和患者期望的水平,医生就必须以100%的努力去攻坚。”从医至今,我是这么想,也是这样带着团队去践行的。

我发现,同为三阴性乳腺癌,有些患者能够顺利“跨”越5年这道“坎”;有些则在很短的时间内复发、转移。这就激发了我一个科学思考:是不是可以将三阴性乳腺癌再做细分,分类、精准治疗、提升疗效呢?

从2009年起,我带领团队深耕近10年,逐渐在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之路上摸索出前进方向,经历寻找优选化疗方案、多组学揭示分子本质、分子分型基础上的精准治疗、优化分型拓展内涵四个阶段,改变过去一直以来三阴性乳腺癌无有效治疗靶点的历史。这些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临床获得应用及推广。

整个研究极为艰辛,其间我深刻体会到研究“碰壁”时的苦闷和突破后的喜悦。“十年磨一剑”的努力绝不只是为了拿几个奖项、发几篇文章、申请若干项目,而是让数十万患者从中获益,这才是我从事研究的初心和促使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每位患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托付生命背后,是患者对医者的信任。每天走进病区,看到患者,我的心才会安定;每个门诊日,我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鼓励也是患者的“定心丸”。

我养成了每天凌晨4点起床的习惯,处理夜间收到的邮件并着手安排当日临床、研究以及管理工作;早上6点到达医院查房、与住院患者“话聊”。手术后的患者或多或少都有些焦虑和恐惧,看到我来到她们身旁,她们和家属紧张的心情也会渐渐放松下来,拍一拍她们的肩膀:“手术很成功,后续治疗会给你安排好”;“你的病好了,不影响以后结婚、生孩子,自己千万别有负担”……

我发现,有时一个浅浅的微笑,都能让患者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鼓励。我一直倡导,医疗过程不能仅仅只聚焦在“治病”二字,更重要的是疗愈乳腺癌患者受伤的心灵,帮助他们获得回归正常生活轨道的信心和勇气。

门诊中,我的专家座椅几乎都是空着,在体格检查和诊室台之间不停走动,以此提高看诊效率。我要第一时间“锁定”检查治疗报告中的核心信息,精准、果断给出诊疗建议。我的一句话“你没事的,记得随访”,常常让患者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碰到有些情绪低落的患者,我也会和她们分享我们最新的5年生存率数据,多安慰、多鼓励:“相信我们,你一定要和我们配合好,心情好加上规范的治疗,你的病会得到控制的……”每次说到这些治疗获益的数据时,患者的眼里都会闪过一道“光”,这是对未来憧憬的真情流露。即便是复发转移的难治性乳腺癌患者,我同样给予她们信心、传递正能量,让患者充分感到“其他患者可以走出阴霾、活出精彩,我也同样可以长期带瘤生存……”

当遇见一些急需心理干预的乳腺癌患者,我会第一时间将她们推荐给我们医院心理医学科,让她们在治疗乳腺疾病的同时,做好正向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同辈支持”的方式,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我们乳腺肿瘤的学科发展就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过程。我的导师沈镇宙教授,从开刀技艺到科学研究都倾囊相授,如今我作为学科带头人,也将更多精力放在培育更多高水平人才上,让他们能够在未来从我手上拿过“接力棒”,获得更大疗效突破。

过去我曾在美国科研机构工作10余年,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的乳腺癌临床研究团队,从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能力和水平、科技人才的集聚、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产出等多个方面,已经比肩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医院乳腺癌治疗水平已经实现了一个很大的跨越,但要迈向更高水平,需要更大的创新和努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未来属于每个心怀大爱、勇于创新、专注踏实的年轻人。

(本报记者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王懿辉采访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传贵:“三大方面”共同发力 提高乳腺癌治愈率
本文转自:人民网“随着乳腺癌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诊疗路径持续拓宽,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被治愈。”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乳腺诊治中心执行主任宋传贵做客人民健康“
2024-08-07 17:02:00
侯新丽:乳腺癌“慢病时代”需注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本文转自:人民网“随着乳腺癌综合防治水平的不断提升,乳腺癌治疗进入了‘慢病时代’,需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更加关注患者生存质量。”近日,陕西汉中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2023-06-06 08:37:00
临沂市肿瘤医院乳腺科二病区:用责任与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人群的临床科研体系,成为临沂市乳腺癌诊治的中坚力量。乳腺内科组在学科带头人王京芬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并获多项市科技进步奖,目前在临沂市
2023-08-17 17:57:00
王浩:积极开展乳腺癌早期干预 助力提高患者预后改善
本文转自:人民网“乳腺癌防治重在早发现、早干预。”近日,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王浩做客人民健康“推动乳腺癌诊疗创新 重塑患者美丽人生”系列节目,围绕乳腺癌预防、早筛早诊、临床
2023-05-15 17:22:00
欧阳取长:探索乳腺癌全病程管理 助力患者高质量生存
本文转自:人民网“乳腺癌全病程、全周期、全方位管理是改善乳腺癌整体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近日,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欧阳取长做客人民健康“推动乳
2023-06-07 14:23:00
龚畅:让“多模态影像技术”惠及更多女性患者
本文转自:人民网“乳腺癌诊疗要充分体现以患者需求为中心,通过技术创新惠及更多女性患者。”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乳腺诊断专科主任龚畅做客人民健康“推动乳腺癌
2023-05-19 16:35:00
医线直击·壹点315|花63万保乳治疗乳腺癌,最后全切谁之过
...日,青岛市民郭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2021年被确诊患有乳腺癌,经网络广告引导前往济南复大肿瘤医院寻求粒子介入治疗,期望在保留乳房的同时对抗病魔。在长达2年8个月的治疗期中,她
2025-03-13 17:12:00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举办首届“乳”此美丽 “汝康”联谊会
...办了“乳”此美丽,“汝康”联谊及健康宣教活动,促进乳腺癌患者高质量康复,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治疗。40余名患者朋友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现场。院方供图近年来,乳腺癌发病
2023-06-21 16:10:00
关注诊疗全程净获益 守护乳腺癌患者自在人生
本文转自:人民网随着诊疗手段的丰富和进步,我国乳腺癌诊疗取得了长足发展。近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瑾,铿锵玫瑰战友团创始人杜庆洁,辉瑞中国区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
2024-10-31 17:0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