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龚畅:让“多模态影像技术”惠及更多女性患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19 16:3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乳腺癌诊疗要充分体现以患者需求为中心,通过技术创新惠及更多女性患者。”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乳腺诊断专科主任龚畅做客人民健康“推动乳腺癌诊疗创新 重塑患者美丽人生”系列节目,就乳腺癌预防、创新诊疗技术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预防乳腺癌定期筛查科学自检是关键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龚畅认为:“乳腺癌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的突变让乳腺癌发生年龄更早,另外,日常摄入的激素类食物、药物也会增加更早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此外,肥胖、晚生育、不生育或生育少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也会更高。”

定期筛查和乳腺自检是预防乳腺癌侵袭的重要手段。龚畅介绍说,对于已经有明确致病基因携带的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或手术进行预防,也称一级预防。比如针对BRCA2的基因突变的病人容易罹患激素依赖性的乳腺癌,可以用一些药物做预防;BRCA1的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的乳腺和卵巢切除等。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是通过超声联合体检方法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属于二级预防。“在筛查中所发现的乳腺癌患者,如果是零期癌或一期癌,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手术就可实现治愈。另外,女性可以在月经中期,安排双侧乳房的自检。”龚畅建议。

“多模态影像技术”助力乳腺癌精准诊疗

“乳房有肿块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之一,但还有不可触及的乳腺癌病变。”龚畅介绍,不可触及的乳腺癌病变指的是专科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时,没有发现任何乳腺异常,但患者在做其他影像学检查时,发现一些乳腺实性结节或微钙化病灶。

“大概会有20%-30%不可触及的乳房病变是恶性病变,临床上称为不可触及的乳腺癌病变。这些病变可能是零期癌或一期癌的早期肿瘤,也有可能病变的范围已经非常大,比如病变沿着整个乳腺导管弥漫在整个乳房,但是它可能没有明显的一个凸出的肿块,或者整个的钙化是弥散在整个乳腺。”龚畅说,“目前,这类病变只有通过影像学的检查才能发现,常见的影像技术包括超声、X线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它们可以同时检测多个不可触及乳腺癌的病灶,而这些技术的联合在医学上称为 ‘多模态影像技术’。”

作为广东省广州市重大技术建设项目《多模态影像技术引导下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精准诊疗》的主要参与人员,龚畅对于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推进乳腺癌精准诊疗方面的积极作用深有感触。她举例道,越来越多的首诊乳腺癌患者可能会接受术前全身系统性治疗,将一个非常大的肿瘤缩小到无法体察。但是在缩小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肿瘤的退缩不是一个向心性的,而是筛状的或者是网状的,就有可能从一个大肿瘤变成非常多的不可触及的乳腺癌残留病灶。一些传统的方法很难达到完整、快速以及精准地诊断残留病灶的位置和范围,而多模态影像技术能够让这些不可触及的病灶在影像模式下显影,实现精准的术前、术中定位,也便于术后病理的取材以及对瘤腔的监控。除此之外,多模态影像技术还可以有效避免临床上对于不可触及乳腺癌的漏切、误切,使乳腺癌的保乳手术再切率进一步下降,增加保乳手术的成功率,对于医疗技术的提升和医疗资源的节省都有重大意义。

多措并举促进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多模态影像技术是肿瘤诊疗技术创新发展的缩影,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好的就医服务体验。

在谈到乳腺癌临床诊疗未来发展时,龚畅认为,加快乳腺癌诊疗科研成果转化是提升患者生存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并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尽早研发能够早期预测乳腺癌复发风险且更加准确的新型诊断试剂,例如探究预测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新型基因分子,基于这些基因分子可研发适合中国人群的更加早期的预测复发转移风险的模型和检测试剂盒,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科学依据;其次,大力推广AI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助力实现有效筛查和精准诊疗,并提升医护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最后,鼓励专注乳腺癌治疗药物的科研创新。

近几年,乳腺癌的药物创新百花齐放,值得一提的是,国产乳腺癌治疗药物在推动乳腺癌诊疗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国产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国产药物,不仅在减轻治疗副作用,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理念和用药更新提供了新思路。”龚畅说,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突破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的药物涌现,并兼顾临床治疗便捷,真正以患者需求为核心,让他们在治疗的同时获得高质量的生存,积极抗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9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导引下复杂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手术完成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获悉:该院成功实施一例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导引下应用Castor单分支支架体外开窗治疗复杂主动脉夹层伴迷走椎动脉手术。科技查新报告显示,该手术在全球尚
2024-06-19 05:35:00
瞄准高危实体肿瘤,全球首款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在沪率先临床应用
全球首款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于2023年6月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截图全球首款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率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临床应用,这一系统由上海
2024-04-26 16:42:00
数坤科技打造全链路多模态智能卒中方案,引领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为卒中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通过打造全链路多模态智能卒中方案,数坤科技引领卒中诊疗进入新时代。数坤科技智能卒中方案:全链路多模态助力卒中,作为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且危险的
2023-11-27 17:02:00
烟台毓璜顶医院毛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帮他开“慧眼”,让疾病无处遁逃
...佛多了一双“慧眼”,在面对疾病时更得心应手。建立多模态数据库,借助影像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肿瘤分期及预后情况,并利用多种成像方式分析大脑结构、功能和代谢等生理变化与精神疾病的关
2024-07-08 15:30:00
多模态3D“透视眼”引导精准切除颅内肿瘤
...。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神经外科团队应用多模态3D重建技术成功为这名患者精准切除了肿瘤。患者张先生今年50岁,半个月前在家中突然说不清话了,家属赶紧将他送到附近医院,
2024-02-07 07:41:00
医联发布医疗大语言模型 MedGPT,AI要如何具备全流程的诊疗能力?
...dGPT基于Transformer架构整合了市面上很多医学检验检查的多模态能力,在问诊环节结束之后,MedGPT会给患者开具必要的医学检查项目以进一步明确病情
2023-05-26 10:47:00
多模态影像在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
本文转自:廊坊日报多模态影像在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影像 马涛涛骶髂关节炎的定义和症状骶髂关节炎是一种炎症性关节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即连接骶骨和髂骨的
2024-05-31 16:50:00
脑健康精准诊疗中心落地海南一龄,开创脑健康数字疗法临床应用新路径
...断方面依然存在诸多挑战。因此,构建纵向、数字化、多模态的个体脑图谱能够辅助医师判断病灶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有助于实现病灶精准切除及神经功能保护,确保长期治疗效果。曦嘉医疗总裁
2023-07-10 15:23:00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引进国际首创多模态肿瘤治疗技术,抗癌又添“新利器”
...肿瘤科郝延璋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疑难的肝转移瘤多模态肿瘤消融治疗手术。这是全球首创的多模态肿瘤消融治疗系统在山东省的首批临床应用,为实体肿瘤治疗增添了新的“利器”,为疑难重
2024-07-12 19: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立秋养生:解锁千年“收润”智慧,让中医“治未病”融入每一天!
凉风初至,白露始凝。当北斗斗柄指向西南,立秋便裹挟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古老智慧翩然而至。然而,朋友圈热传的“贴秋膘”
2025-08-08 12:22:00
立秋的第一杯“黔”味特调,你pick哪一杯?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郭邱磊)8月7日,立秋节气如约而至。还记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在贵州,除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2025-08-08 10:19:00
立秋丨热浪未退,代谢拉满!抓住三伏最后燃脂期
8月7日是立秋,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尾声与秋季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2025-08-07 14:31:00
伏天养阳有“妙招”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三伏贴“借暑发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邹杰“入伏后总觉得没胃口,贴了两次三伏贴,最近吃饭香多了。”8月初,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中医科诊室
2025-08-07 23:06:00
云岩区水东路街道百合园社区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贵阳市云岩区水东路街道百合园社区关工委联合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壹刻宝文化驿站、“甜小伴”儿童之家,共同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绘’同行
2025-08-07 23:35:00
玉屏自治县关工委:“四位一体”护航青少年成长
近年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关工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法治筑基、红色铸魂、文化浸润、关爱护航”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2025-08-07 23:35:00
玉屏自治县田坪镇:返乡志愿者用行动“点亮”乡村少年缤纷假日
“小朋友们,现在天气很热,我们能随意下河洗澡吗?”“不可以,我们必须要在大人允许并在家长的陪同下才可以。”近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田坪镇庆寨村活动室内气氛热烈
2025-08-07 23:35:00
万山区谢桥街道:服务“一老一小” 绘就幸福图景
今年来,铜仁市万山区谢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聚焦老年群体与少年儿童的生活服务需求及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建强服务阵地、汇聚多元力量
2025-08-07 23:35:00
夜问丨知名歌手陈奕迅自曝患病!这些症状竟然很多人有?
近日,知名歌手陈奕迅在纪录片首映式上称,自己在杭州演唱会之后因压力太大陷入焦虑症,一停药就紧张,一直不敢停药。巡演过程中有时不小心停过药
2025-08-08 03:14:00
西瓜、桃子、奶茶……“咬秋”吃什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在我国北方民间,立秋“咬秋”对应的食物是西瓜
2025-08-07 08:33:00
晨起肩膀、骨盆像被\
王云卿 杭州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连续5个月来,61岁的李阿姨被全身关节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双肩、双髋
2025-08-07 08:34:00
一碗肉丁面,一座烟火城
天还未亮,街头巷尾已升起了缕缕炊烟。大竹人的一天,从一碗热腾腾的肉丁面开始。在外求学这些年,我始终带着一个执念:一回家
2025-08-07 09:12: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王大伟:中医角度看息肉
王大伟: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曾任世界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培养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医学会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六经气化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5-08-07 10:4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多动分心别发愁,中医调理有盼头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07 11:1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中医如何治疗肺炎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8-07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