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水资源家底殷实的四川 为何还要到处“找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01 03: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水资源家底殷实的四川 为何还要到处“找水”

位于绵阳市三台县的鲁班水库。 水利厅供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地,四川一直被称作“千河之省”和水资源大省。

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四川究竟有多少水资源?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又有哪些特点?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就带大家一起“盘”一下四川的水资源家底。

1

水资源够用吗?

四川一年的用水量,只占水资源家底的一成左右

四川的水够用吗?2022年和2023年,四川多地连续遭遇较为严重的夏旱,原本以防汛为主调的汛期(5—9月),变成了“汛期无汛”,一度引发人们对四川“缺水”的担忧。

然而,翻开四川的水资源“账本”一查,家底可谓殷实——省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就有1368条,包括长江(金沙江)、黄河、岷江、沱江、大渡河等13大江河流域,山川河流纵横交错,是名副其实的“千河之省”。

河流众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四川水资源总量的相对丰富。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我省年均水资源总量约256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900立方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四川的用水量也在增加。例如,2020年,全省用水量为236.86亿立方米,2021年增加到244.29亿立方米,呈缓慢上升态势。

《2022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显示,2022年全省总用水量为251.56亿立方米,仅占当年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1.4%。换句话说,尽管用水量在不断增加,但四川一年的用水量只占自己水资源家底的一成左右。

如果仅从总量和用量的角度来看,四川的水资源应该是完全够用,而且还有富余。

2

为啥会出现“缺水”?

时空分布不均,“远水解不了近渴”

“当前供水保障压力较大,部分地区要做好水稻改耐旱作物的准备!”随着我省春耕生产从南向北陆续铺开,全省各地的春灌供水工作也陆续启动。在近期水利厅的几场会议上,供水保障成为一个关注热点。

既然全省水资源丰富,为何还会出现“缺水”问题?

“原因就在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利厅水文水资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每年5至10月的降水量就占到了全年的70%左右。

例如,每年的3—5月是我省农业用水的高峰期,但这个时间段却不是我省降雨的集中时段,二者存在时间差。此外,一旦降雨的落区跟蓄水工程集雨面积不一致,也会导致很多依靠降雨蓄水的水库、堰塘等蓄不满水。

另一方面,我省水资源也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以攀枝花、凉山、甘孜、阿坝和雅安5个市(州)为例,这些市(州)的年均水资源总量高达1666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六成以上,人均水资源量为1.79万立方米。而耕地和经济总量占全省80%的盆地腹部区水资源总量仅占20%、人均不足100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

这种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就是人们常说的“远水解不了近渴”。假如成都周边出现了严重旱情,目前也很难从凉山、攀枝花等地调水来驰援,所以就会经常出现有些地方的水用不完、有些地方水不够用的情况。

不够用时如何找水?又该去哪里找水?

3

用水瓶颈咋突破?

向时间和空间“找水”,推进骨干水网工程建设

引大济岷工程力争6月底前批复可研报告并开工建设,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毗河二期、观口水库等大中型工程争取今年开工……这是3月11日在宜宾市召开的全省加快水网工程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上,披露的我省最新水利工程建设部署情况。

“推进骨干水网工程建设,向时间和空间‘找水’,是破解我省用水瓶颈的有效途径。”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骨干水网建设包括重大蓄水、引水等工程。以水库为例,就是通过建设蓄水设施,把丰水期的水资源蓄留起来,以备枯水期或用水高峰期使用,解决了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而引水工程,则是把丰水区域的水资源输往缺水区域,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引大济岷就是一个典型的重大引水工程,计划投资约700亿元,将大渡河的水引入岷江,让古老的都江堰灌区“永葆青春”,可新增灌面179万亩、改善灌面591万亩,惠及3600万人。

除了重大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大省的四川,目前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41万多处。“还不太够!”水利厅规划计划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除都江堰灌区,我省现有水利工程主要为区域性和局部性工程,全省总的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尚未形成,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差。

对此,去年获省政府批复的《四川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提出构建“六横六纵”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即六横——都江堰、引大济岷、长征渠、向家坝、引雅济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六纵——武都、升钟、大桥、亭子口、罐子坝、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到2025年,我省水网骨架布局基本形成,实现水利大发展;到2030年,骨干水网总体架构基本完成,全省水安全保障能力将全面提升。

上述负责人也特别提醒,尽管我省是水资源大省,并且正在利用工程措施着力破除用水瓶颈,但广大群众也要积极树立节水观念,珍惜用水、节约用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应研究专题、雪域贡嘎冰川综合调查评价专题、典型地区水资源与城市韧性专题调查评价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四川将对全省国土空间范围内的所有水体(地表水、地下水)开展调
2024-08-11 06:33: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 通讯员王明建)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关键因素。近日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河北自今年1月起至2026年底,将用3年
2024-03-27 15:06:00
...交易金额2382.34万元,澎湃出强大“水动力”。通盘查清水资源“家底”贵州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量为2754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由于贵州特殊水情特点,以及诸多
2024-06-20 06:14:0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集约节约用好水资源
...用水权改革——[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集约节约用好水资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弘弢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这几天正在谋划新一轮的用水权交易事宜。“一年卖水
2024-04-06 05:55:00
...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水利部近日公布2023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四川获评优秀等级。至此,四川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国考”中已连续两年获评优秀。近年来,四
2024-08-25 05:56:00
...用法律、监督、检查、监测、统计、管理等多种手段,从水资源管理前端、中端、末端协同推进●创新试点。针对水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用途管制情况等进行督察●深
2023-09-06 06:19:00
四川晒出国有资产“家底”
...源量均在全国排名第1位;国有森林蓄积量11.6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209.20亿立方米。
2023-11-23 04:05:00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四川出台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及时通报管控断面不达标、发生严重水体污染等情形本报记者王小玲成都报道 四川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四川省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
2023-02-17 06:48:00
水资源大省如何念好“节水经”?四川发布2024年节约用水工作要点
...控管理、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等具体举措。当前,四川水资源利用形势如何?今年又有哪些新部署?岷江。四川省水利厅 供图现状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将制约发展“今年春灌供水压力较大
2024-05-09 13: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