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福建倡导清明节文明低碳祭扫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30 06:45:00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3月29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日前,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林建水接受本网采访,对福建省2024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弘扬孝道、追思亲人、祭扫悼念的传统节日,也是检验祭扫服务保障水平、宣传殡葬改革的关键时点。做好清明节期间安全稳定服务保障工作事关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祭扫已经常态化,但清明集中祭扫已成习惯,带动节日期间人流、车流剧增,安全风险隐患加大,对做好祭扫服务保障各项工作提出极高的要求。”林建水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提高做好今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强对清明节祭扫工作的形势研判和风险评估,持续提升清明节祭扫服务和管理水平,全力以赴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扎实做好清明节各项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确保清明节祭扫安全、文明、有序。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祭扫需求,福建省在服务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林建水说,清明集中祭扫是对殡葬服务保障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创新和细化工作举措,努力提供优质便民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一是督促指导各殡葬服务机构要通过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广播电视等渠道,提前发布祭扫相关信息,回应群众咨询留言,方便群众及时掌握祭扫动态;二是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开通祭扫专线、祭拜专区等,优化服务手段,拓展服务渠道,想方设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服务。三是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情况,设立绿色便捷通道,增设医疗救急等服务功能,保障特殊群众祭扫需求。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引入社会工作者提供咨询、解答、引导等服务。

福建省如何倡导清明节文明低碳祭扫?林建水介绍,一是充分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的契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集体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倡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二是持续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积极推广网络祭扫,远程告别等在线服务项目。省民政厅将继续依托闽政通便民服务平台开设“清明云上祭”专题,链接各地祭扫服务平台,提供网上祭拜、预约祭扫服务。三是各殡葬服务机构要多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光信箱”等活动,引导群众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封建迷信行为。四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弘扬厚养礼葬、慎终追远理念,将组织祭扫活动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鼓励引导群众选择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五是引导群众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有机结合起来,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六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及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示范带动群众文明低碳祭扫。

为应对清明祭扫高峰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林建水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加强与公安、交通、林业、网信部门协同配合,联合开展会商研判,加强祭扫活动管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采取预约、错峰、分流等方式,降低祭扫高峰期殡葬服务机构和进山入林人流密度,最大程度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几率,防止拥挤踩踏导致人员伤亡等次生灾害发生。

在谈到今年将如何开展违建墓地整治?林建水说,结合清明祭扫工作,各地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成果,持续开展“散埋乱葬”、“活人墓”等违规墓地整治回头看。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认清违规墓地整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克服侥幸心理和畏难情绪,对违建墓地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盯紧重点部位,对顶风违建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坚决防止反弹。要压实属地责任,督促指导基层加强日常巡查、源头管控,及时报告,快速处置,尤其对“两高”沿线,坚持露头就打,坚决消减存量,遏制增量。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省民政厅将继续依托闽政通便民服务平台开设“清明云上祭”专题,链接各地祭扫服务平台,提供网上祭拜、预约祭扫服务。民政部门提醒,群众祭扫时,应先了解祭扫所在地发布的相关祭扫信息,关注天气和交通情况,尽量采取预约、错峰等方式出行。其次要自觉遵守祭扫相关规定和要求,不得在祭扫现场焚烧纸钱,不燃放鞭炮,不损毁花草,维护公序良俗。群众可以通过各地发布的清明祭扫公告了解清明祭扫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各殡葬服务机构热线电话、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掌握祭扫动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0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鲜花换纸钱” 文明生态奠故人
...:扬州日报上周末,我市迎来清明节前祭扫高峰“鲜花换纸钱” 文明生态奠故人草坪上放满鲜花寄托思念。 姜涛 摄本报讯(通讯员 民小爱 毕金钧 记者 姜涛) 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
2024-04-01 08:05:00
...表示,如今鲜花祭扫已深入人心,用鲜花祭扫取代香烛、纸钱等传统祭品,既美观文明,又环保安全,还更能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前清明祭扫,我们习惯烧纸钱。这几年选择鲜花祭扫,
2024-04-05 00:46:00
...保、绿色”的祭祀新风尚。“提倡大家用鲜花、果品代替纸钱、香烛等传统祭祀物品,既环保、安全,也能够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怀念。”詹本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
2024-04-03 12:59:00
三亚昨日迎来清明节祭扫高峰
...都是用鲜花祭祀。今年,市荔仙园公墓继续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万人签名活动,并设置鲜花售卖点等,引导群众鲜花祭扫、文明低碳祭扫;在市荔仙园公墓入口处设置“鞭炮纸钱”回
2024-04-05 02:24:00
重庆倡导清明祭扫新风尚:鼓励选择鲜花电子香烛寄哀思
...“无烟祭扫”,全面禁止明火。请不要携带火种、香烛、纸钱、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到祭扫现场,鼓励以敬献鲜花、悬挂丝带、书写寄语等方式代替烧(撒)纸钱、燃放鞭炮。祭扫结束后,请仔细检
2025-03-28 13:15:00
...碳祭扫方式。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祭祀用品,采用“鲜花代纸钱”、“丝带寄哀思”、网上祭祀、植树祭奠等方式缅怀逝者、寄托哀思。不在城市街道、广场、绿地、居民区等场所焚烧纸钱、燃放鞭炮
2024-04-01 07:44:00
清明假期全市30.6万人祭亲人
...区殡仪馆工作人员像往年一样,为市民准备好千枝鲜花换纸钱,前来领取鲜花的市民也都没有带纸钱。在芝罘区殡仪馆骨灰堂里的寄存室里,每个储存格里都摆放有鲜花、绢花等物品,没有一个焚香
2024-04-07 10:39:00
约8.5万人次祭扫
...服务区”,为市民提供雨具、饮用水、轮椅、毛巾以及“纸钱换鲜花”等十多项便民服务。昨日,我市各墓园车流和停车高峰较为集中,相关部门在现场及时进行引导,并增设停车位。上午10时许
2024-04-05 09:54:00
烟台芝罘区开展清明节活动,引导市民文明环保方式寄托哀思
...清明节当天,芝罘区民政局、芝罘区殡仪馆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引导群众用自带的香烛、纸钱免费置换鲜花,采取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在芝罘区殡仪馆设立的祭扫处,“清明时节
2025-04-06 09: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7日12时许,记者从高速长春分局获悉,受返程高峰影响,长春北(亚泰大街)收费站出口当前车流量极大,车辆通行缓慢,为避免耽误您的行程,提醒计划从此站驶出的司机朋友,及时调整路
2025-10-07 13:01:00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