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我市各祭扫场所昨接待市民群众超15万人次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05 00: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庄瑞玉)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拂袖清明祭。昨日我市迎来祭扫最高峰,据市民政局统计,当天全市各祭扫场所合计接待市民群众154480人次;3月20日至4月4日,全市各祭扫场所已累计接待市民群众431428人次,祭扫工作安全有序。

鲜花一束祭亲人,别样清明一样情

捧一束鲜花,带上鲜果,向逝去的先人深深鞠躬……近年来,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的新型祭扫方式越来越受欢迎。文明祭扫,形式不同,传递的却是同样的追思。

“祭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意。”在吉田墓园,黄先生带来了母亲最爱的百合花,以绿色、环保的方式寄托对母亲的哀思。他表示,如今鲜花祭扫已深入人心,用鲜花祭扫取代香烛、纸钱等传统祭品,既美观文明,又环保安全,还更能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以前清明祭扫,我们习惯烧纸钱。这几年选择鲜花祭扫,更环保也更文明。”在西丽报恩墓园,李女士还带来了云南的鲜花饼,她说,虽然祭奠方式在变,但对故人的情感是不变的。

表达思念的方式有很多,一场颇有仪式感的祭扫仪式,既绿色环保又能表达亲属的哀思。4月2日,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在吉田墓园举行公祭活动,用文明祭祀的方式向革命烈士、因公殉职者、器官捐献者、践行绿色殡葬的骨灰海葬者树葬者以及其他逝者致敬。现场工作人员代表向逝者默哀、敬献鲜花、朗诵诗歌、行鞠躬礼,一系列祭祀仪式表达了亲属对已故亲人的追忆和缅怀。

吉田墓园还推出“纸钱换鲜花”“鲜花一条街”服务,让绿色清明与鲜花相伴;设置心愿墙、天堂信箱活动,让市民写下对家人的思念,用文明的方式,让爱和思念不断。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记者了解到,为弘扬文明、低碳、安全的祭扫新风,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民政局日前联合发出“践行文明新风·助力和谐清明”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移风易俗、低碳祭扫,以鲜花丝带代替纸钱香烛,以植树缅怀、踏青遥祭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寄托哀思、追忆先人。

融于芳土花为伴,“绿色殡葬”入人心

“爸爸在2年前参加了海葬,骨灰撒进了大海,他的灵魂在大海中得到安息。有海的地方就有思念,愿大海带去我们对他的思念和祝福。”4月4日,赵先生在较场尾海滩上摆起了鲜花、水果等祭品,对着大海思念父亲。

近年来,深圳持续推进生态殡葬改革,“绿色殡葬”渐入人心,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累计超4万具骨灰或撒向大海,或长眠于树下、花下。

3月28日,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在吉田墓园首次举办了花坛生态葬活动, 252具逝者骨灰在鲜花的陪伴中回归自然。随着工作人员将逝者骨灰通过可降解容器深埋于花坛之中,缓缓覆上新土,种上鲜花,参加花坛葬的亲属们面向花坛行鞠躬礼,为亲人送上鲜花,并在花坛边的树上系挂丝带和手写卡片,深情缅怀亲人,寄托哀思。

“花坛葬区命名为‘繁花’,由5个花坛组成。安葬的骨灰不刻碑、不留名、不留标识。”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花坛葬不收取任何费用,倡导无烟祭扫,除现场以鲜花等方式寄托哀思外,逝者亲属还可通过“生态葬云纪念馆”进行在线追思。“作为一种新型生态葬方式,骨灰花坛葬可节约大量的殡葬用地,也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们观念意识的更新,鲜花祭扫、集体共祭、植树踏青等新形式接受度越来越高,智慧殡葬也助推殡葬行业更加便民,深圳正将清明节祭扫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结合起来,积极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助力社会文明进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5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亚昨日迎来清明节祭扫高峰
...4日是清明节,三亚各墓园迎来祭扫高峰。全市各公墓共接待祭扫群众34395人次,其中,市荔仙园公墓接待祭扫群众16330人次,市民祭扫活动平稳安全有序。多部门保障祭扫活动安全有
2024-04-05 02:24:00
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推出流程、价格、设施续费
...怀亲人、寄托哀思,铭恩园、新塘(中华)公墓2个拜祭场所都将继续开放鲜花自动售卖机,并将试行无烟拜祭区免收拜祭服务费。赵远表示,今年铭恩园继续采用“对号入桌”的形式,市民在预约
2024-03-21 00:31:00
...,我市迎来祭扫高峰。仅4日、5日,我市各殡葬服务机构接待祭扫群众超30万人次。现场,一束束鲜花,一条条黄丝带,一封封“心语”……文明新风拂面而来,为清明假期注入更多“新意”与
2024-04-06 09:19:00
...树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安葬了164位逝者,“对于文明祭祀,群众的接受度普遍比较高,很多人都说,一束花,一棵树,何尝不能寄托哀思?看着它们不断成长,仿佛能够感到已故亲人并没有远去”
2024-04-05 01:25:00
清明扫墓小高峰出现,鲜花祭扫成主流
...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在江姐村建成投用以来,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约117万人次。学校组织学生到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扫墓生态安葬方式越来越被认可壁墓和卧碑每年有两三百个家庭选择在自贡
2024-04-05 13:56:00
惠民殡葬树新风,临沂基本实现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全覆盖
...民生大事,关乎千家万户。实现“逝有所安”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2017年5月,沂水县先行先试,迈出了沂蒙殡葬改革至关重要的一步。以“基本殡葬全免费”为主要内容
2024-04-07 14:52:00
...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殡葬用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记者获悉,花坛葬活动由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属于社会公益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无论是否深圳户籍,均可参
2024-03-31 07:21:00
清明期间合肥累计接待现场祭扫群众超181万人次
...民政局获悉,清明期间,合肥全市95个殡葬服务机构累计接待现场祭扫群众超181万人次,疏导车辆约37万台次,参与服务保障工作人员1.9万人次,殡葬服务机构未发生突发安全事件,群
2024-04-07 15:02:00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市民逐渐接受,清明节即便不去墓园,也可以表达对故去亲友的哀思,要么错峰祭扫、要么鲜花祭扫,还有的选择了“代客祭祀”“云祭扫”等新的祭扫方式。清
2024-04-05 14: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为扎实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有效提升用户感知,山东移动临沂分公司多举措优化网络质量。以问题为导向,狠抓整改落实。对物业场景
2025-10-10 12:14:00
假期销售总额八千多万,潍坊奎文打造文旅消费新高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通讯员 董晓慧 郎翠艳国庆中秋假期,潍坊市奎文区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文旅假日市场消费热情高涨
2025-10-10 12:15:00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的金融素养,增强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与能力,近日,中国银行郯城支行走进当地企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宣传及反诈科普活动
2025-10-10 12:15:00
三大客运数据均有减少,国庆假期潍坊城市公共交通利用率略有增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10月1日至10月8日,潍坊市道路客运、铁路客运、民航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共发送旅客399.05万人次
2025-10-10 12:15:00
威海环翠:不停工,忙生产!国庆中秋长假,他们火力全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设备高速运转,工人穿梭忙碌……国庆中秋长假,当人们与家人团聚、外出游玩时
2025-10-10 12:16:00
山东移动临沂分公司持续深化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紧密围绕传输网络基础维护要求,结合现网分布格局,不断探索创新维护方式,提升维护效能
2025-10-10 12:16:00
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开展2025年度“政府开放日”活动
为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内容领域,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切实推进阳光、透明、开放、服务型政府建设。近日,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人民政府邀请群众
2025-10-10 12:19:00
中国网10月10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昆明市委原常委
2025-10-10 13:19:00
中国网10月10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大理州原副州长
2025-10-10 13:19: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郑玥东港区综治中心创新运用“山东解纷码”平台,有效打通部门壁垒,构建起矛盾纠纷化解的“网络枢纽”。该中心与区法院协同重构诉调对接机制
2025-10-10 13:2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郑玥“家里的争吵停了,孩子的笑声回来了,是维权中心的同志们让我们家重获温暖。”莒县居民王女士紧握调解员的手
2025-10-10 13:24:00
聚焦低空经济,山东华辰航空科技构建无人机应用服务“生态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邹杰在日照高新区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山东华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敢为人先的闯劲、精益求精的钻劲
2025-10-10 13:24:00
日照:山海之间,文旅新景扑面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厉昕月秋日的港城,海风裹挟着文艺气息,山峦映衬着涌动人群。这个假期,日照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2025-10-10 13:26:00
情暖中秋传文明 —— 马鞍山镇在北岗子村开展“我们的节日 - 中秋”文明实践活动
近日,伊通县马鞍山镇在北岗子村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 文明实践活动,以“团圆、文明、传承”为核心,将中秋传统习俗与移风易俗理念相融合
2025-10-10 13:5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苗润鹏 通讯员 乔磊 俞凯近日,一起涉企注销行政许可争议的成功化解,让企业“松了一口气”——借助威海市“1+1+N”行政争议化解机制
2025-10-10 0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