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临终前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为何无人敢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2 12: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古代,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样一种权力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的好能够造福百姓,使用的不好就会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然而纵观历史上的皇帝,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于权力的把控。身为皇帝想要永远的占有这种权力,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皇帝想要长生不老。不过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了,所以皇帝们便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世世代代的把这种权利延续下去,也正是因此,各个朝代都能看到皇子们为了夺权了搞得腥风血雨,手足相残。

朱元璋临终前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为何无人敢答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时,为了让江山永远的把握在朱家的手中,就把地方大权都给了自己的皇子们,十几个皇子封为藩王镇守四方。不过虽然这样没有了外姓王的威胁,但是身居要职的皇子们却也依然对皇位垂涎若渴。

在朱元璋的诸多皇子中,他最看重的还是太子朱标。朱元璋认为朱标聪明仁孝,必能把江山打理好。然而谁曾想,这位朱元璋看重的皇子却早早去世了。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又把目光投到了皇太孙朱允炆身上,并对其大加栽培,希望他能够在日后继承皇位。不过相信看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位被朱元璋看重的朱允炆最终却被他的叔叔朱棣夺走了皇位。

朱棣自幼习文习武,胸中更是装有壮志,所以对于朱元璋这样一个打算自然是不满的。如果说皇太子还尚在那么情有可原,但是好不容易把皇太子耗死了,又出来个皇太孙,朱棣自然心中满是怨恨。其实关于朱棣的情绪,相信朱元璋在世时也或多或少的有所察觉了。

朱元璋临终前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为何无人敢答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他临终前颁发了自己的遗诏。在这个遗诏中尤其强调了三点,其一是,让朱允炆继承自己的皇位,其二是自己的丧失从简,其三是命令各地藩王皇子只可在自己的封地祭拜,不得来京。而在这三点中最后一点尤为在意。古代孝乃大节,平常百姓父母去世,子女都要千里奔丧,更何况现在是皇帝驾崩。其实朱元璋的这第三点用意已经很明显了。皇帝驾崩,各地边境敌对势力必然蠢蠢欲动,所以让藩王留在自己封地来镇压。除此之外,朱元璋也知道,朱允炆继承皇位,他的那些叔叔们自然是不满的,万一他们假借奔丧理由来到京城逼宫夺权,天下就要大乱了。

虽然朱元璋在皇位继承上做了以上三点对策,但是皇子中仍有一人让他芒刺在背,这个人就是燕王朱棣。朱棣的性格,朱元璋是知道的,在众藩王中,朱棣也是威胁最大的。所以在朱元璋病危之际,还特意下了一道诏书单独让朱棣前往京城,为的就是试探他一些,同时也是给他一个警告。

但是朱元璋的这道命令没有等来燕王朱棣,却把朱允炆下个够呛。他担心父皇改变心意让朱棣继承皇位。因此朱允炆为了保险起见,特意与众心腹商讨办法,最终斗胆起草了一道假的圣旨,并让人快马加鞭的送达朱棣。朱棣起初接到朱元璋圣旨后便连夜赶路,好不容易到了江苏,却又接到朱允炆让他返程的假圣旨。虽然朱棣不明白其中用意,但还是返程了。

朱元璋临终前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为何无人敢答

关于假圣旨的事,朱元璋自然是不知道的,所以在他临死之际还问着身边的大臣:“燕王来未?”朱元璋的这个问题也是吓坏了身边的大臣,毕竟其中很多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这样,朱元璋连问三遍,“凡三问,无敢对者”,最终闭上了眼睛,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朱元璋临死前这个问题没有人敢回答,直到数年后朱棣进京夺走皇位,也算是为整个问题画下了一个句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2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有3大原因,注定朱棣再厉害也没用
...,在位的皇帝往往会综合很多因素,最后才定人选。明朝朱元璋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大皇子朱标去世之后,皇位出现了空缺。这可让朱元璋犯了难,不知道要选哪个做皇帝。此时大儿子去世,还有
2024-10-12 12:02:00
明朝太子之争:为何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无人敢挑战朱标?
...皇室当中,就是一种悲哀。然而在明朝有一种奇怪现象,朱元璋有26个儿子,却立了软弱的朱标为太子。那么多儿子还包含英雄善战的朱棣,却没有人敢争,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一、“立太子
2024-02-26 12:25:00
作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在打天下上费了一番功夫。对于这好不容易建立的政权,他自然希望能更长久地持续下去。为此,明朝政权巩固后,朱元璋清除了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又采取了一些措施
2024-05-19 18:35:00
朱元璋传位于孙子朱允炆时,有没有想过儿子会篡位?
...嫡次子司马攸继位,晋朝的国运可能会好上许多。英明如朱元璋,在如此多的前车之鉴下,费尽心思地把嫡长子朱标培养成了一名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可惜天不遂人愿,朱标英年早逝。当时有人建议
2023-01-30 18:25:00
朱元璋与朱棣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长河中,还有这样一类皇帝。那就是“草根”皇帝。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位。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并且年纪轻轻就出来讨生活了。身处于乱世之中的他历经了千辛万苦才爬到金字塔的顶端,
2024-06-25 21:11:00
朱元璋考校皇子才学,朱棣回答的最好,朱元璋听后却动了杀心
...败,但是在明朝,却有一个成功的,那就是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朱棣居功甚伟,所以后来被封为燕王,朱元璋也很器重他,但朱元璋却从来没想过让他当皇帝,因为
2024-10-16 12:47:00
为什么朱元璋将帝位传给孙子,而不是儿子
...,很少有帝王会越级继承。除了这样一个例外,明朝皇帝朱元璋并没有让他的儿子朱棣继承皇位,反而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在他死去之后,或许从没想到朱家人最后还是打了起来,一切
2024-05-25 14:01:00
朱元璋为什么不担心朱标夺位?
朱元璋和康熙皇帝都是很早就确立了太子。而且,他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太子。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两人此后在对太子的培养,以及处理太子的问题上,却是截然相反的。朱元璋几乎把满朝文武大臣,都
2023-08-17 19:47:00
大明最强太子朱标:多次顶撞朱元璋,为何朱元璋从未想过要废他?
...太子朱标,一位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的皇子,频频与其父朱元璋顶撞,但惊人的是,朱元璋从未有过废他的念头。这似乎与常理相悖,因为在历史上,与权力相抗衡的继承人往往注定了悲惨的结局。
2024-08-17 13: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