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1988年
有甜有苦忙插秧
♥朱发强
儿时的“五一”对我来说是真正的“劳动节”,因恰好遇上插秧时节,一放假我就得跟着父亲去田里插秧。而1988年的“五一”,我记忆特别深刻。那时我读初一,离家住校,特别盼望放假,但又有点不情愿,放假回家就意味着要去田里插秧。
那几天,每天凌晨四点就得起床,带上秧凳,挑上粪箕,先是在秧田里坐在秧凳上扯秧苗,扯一把绑好一把,直到秧苗装满两个粪箕。扯完秧苗,手心已经起泡,可还得挑上满粪箕的秧苗,赤脚走在田间小路上。我身体单薄,路又不好走,不知摔过多少回。特别是去那块最远的田,路上有个很高的坎,上去时每迈一步,都得用力硬撑,稍微松点劲,就会“不进则退”。等上了坎,还没开始插秧,都快要累死了。
到了田边,先在田中间拉一条尼龙绳,固定好,把绑扎好的秧苗均匀地往绳子两边抛。接着,父亲带头,顺着绳子弯着腰开始插秧,我紧跟其后。父亲手长,一排可以插八蔸秧苗,我只能插五六蔸。父亲插秧又快又好,横平竖直非常整齐,简直像用尺子画出来的一样。我插的少却还赶不上父亲,渐渐地被越拉越远。等到父亲掉头从绳子的另一端开始插的时候,往往我才插到一半处,而且,插的秧歪歪扭扭,难看得很。我还时不时直起腰,一会抹抹额头,一会挽裤腿,一会又捶后背,磨磨唧唧的,没少被父亲催。
插秧那个苦啊,不光腰酸腿疼,手指头还肿痛,有几次不小心插到石块,手指都破了,可没有办法,还得继续插。秧没插好,田里哪来的收成?更讨厌的还有蚂蟥,吸在腿上吃饱血鼓鼓的,用手一抓,滑溜溜黏糊糊,太恶心了!下雨天插秧也很烦,必须穿雨衣,但并没什么用,雨水还是顺着空隙浸湿了衣衫,非常难受。
不过插秧也有舒心的时候,比如有风的傍晚,插完秧,坐在田坎上吹着风,欣赏着壮丽的晚霞,聆听此起彼伏的蛙声,心情格外舒畅!
如今我远离了家乡,生活在千里之外的闽南,“五一”再也不用忙着去插秧了,却常常梦回故乡。多想再回去插秧,再闻一闻家乡泥土的芳香,再去看看父亲的坟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