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2249亩农田提标记(记者走基层)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4-21 03: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2249亩农田提标记(记者走基层)

——浏阳沙市镇河背村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苏毅 陈登辉

时下,春光明媚,农事繁忙。

在浏阳市沙市镇河背村,2249亩粮田迎来别样“双抢”:

一抢工期,高标准农田改造建设即将完工,正抓紧时间扫尾;

二抢农时,农业合作社正组织农机作业,确保秧苗及时下田。

“前段时间场面更热闹,只要不下雨,就不分昼夜抢工期。”日前,站在田间机耕道上,沙市镇农办主任周亮亮望向田野深处,长舒一口气,“还好赶上春耕了,没误农时!”

捞刀河汩汩清水,顺着渠道淌入田中;插秧机来回穿梭,点点绿色现生机,秧苗入泥,静待拔节生长;远处几台挖机奋力挥臂,正在将一口水塘填平,还塘于田。

“现在农田连片,生产效率高多了,估计两周之内就能插完。”河背村党总支书记邓期望接过话头。

可谁又能想到,两三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低标准农田”——因土地分散,到处是“斗笠坵”,导致春耕时农机进不来,秋收时谷物难出去。

规模效应无从谈起,不少农户纷纷选择亩均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

“你看那边一大片,600多亩,原来种的都是草皮。”退草还田,让农田回归粮田,沙市镇党委副书记邱凯章为此动了不少脑筋,到村上开了多少次会,他自己也不记得了。

草皮一年可以“收”三次,单论经济效益自然比种植水稻高,但带来的损失,却难以用金钱衡量。

“每收一茬草皮,铲卷机连土带草铲成‘草皮卷’,耕地就会被扒一层‘皮’。”邱凯章深表担忧,“皮”被扒光了,即使休耕深翻,地力也很难恢复。

地之不存,粮将焉附?

必须落实“藏粮于地”。

宣政策、摆事实、讲道理,邱凯章、周亮亮、邓期望等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

到了今年2月份,退草还田达成共识。

于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动工。

小拼大——实施土地平整,铲掉冗余田埂,科学规划机耕道,给大规模机械化铺好路。

增肥力——省市县专家“天团”深入田间指导,根据实地检测结果,为土壤“缺什么,补什么”。

通沟渠——整修渠道1.4万米,增设2座抽水泵站……

农田提标准,种粮增底气。

弯腰、擦汗,猛灌几口水。虽然累了大半天,但54岁的村民高成敏并不觉得疲惫。

“我家的两亩多田也在这一片嘞,都流转给种粮大户了,租金今年提高了不少!”老高憨厚一笑,“这些天来打零工,每天能赚200元。”

“改造得怎么样?满意不?”

“搞得好,以后要灌溉,到河边电排站一按开关,水就来了!除虫更便捷高效,再也不要背着手摇式喷雾器满田跑,以后是无人机打药,均匀高效。另外,田边还配套了紫外线杀虫灯,种出的粮食更生态环保。”

老高如此感慨,只因去年“很受伤”。

虽然捞刀河在田边蜿蜒而过,但持续高温干旱让河水水位不断走低,河里没水只能“望天收”。

上游水库倒是有水,奈何沟渠不畅,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今年不怕了。”老高高兴地说,“河水、水库里的水都能用,只等丰收!”

闲聊中,周亮亮接到通知,“明天镇上要去浙江考察,听说那里的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搞得不错。”

“如果一切顺利,这片2249亩高标准农田的配套设施项目,年内有望开建。到时候育秧、收割、烘干、加工、储藏、包装、上市一条龙服务,全流程都能在中心完成,种粮综合效益和村集体经济将明显提升。”邱凯章告诉记者,今年丰收节,他们计划在村上举行“亩产王”竞赛,对高产的种植户重奖,到时请记者朋友见证。

结束采访时,站在捞刀河边,回望新整的高标准农田,矗立在河边“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标语牌在春光中格外耀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沙:金秋稻田喜收获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乌山街道维梓村,农户驾驶收割机在农田里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金秋时节,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乌山街道维梓村种植的中稻迎来收获季,当地农户抢抓农时收割水稻、烘干
2023-10-11 20:4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扩面提质建好更管好 农田变良田本报记者 郁静娴《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6日 第 18 版)湖湘大地,晚稻正灌浆。行驶村
2024-09-06 07:47:00
种子生产“黄金走廊”的三个变化
...版)甘肃省张掖市不断探索盐碱地治理技术,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托覆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作业等,使昔日盐碱滩变为制种玉米示范田。图为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高寨村万亩制种玉米示范基
2024-08-26 04:44:00
湖南长沙:跟着种粮大户去秋收
...姚龙摄 11月1日,在长沙市望城区乌山街道黄花岭村广袤农田里,种粮大户高文正趁着晴好天气加紧收割晚稻。机器轰鸣,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收完了2亩多田。刚收获的稻谷通过管道倒入
2023-11-04 10:25:00
浏阳:“瘦田”变“肥田”
...里夺得高产?优胜者都有自己的种田致富经。一块高标准农田——变“瘦”为“肥”,草田变粮仓3月,田畴染新绿。河背村成片的良田,铺向远方,与周边的村庄交相辉映,一片生机勃勃。(3月
2024-04-02 22:35:00
浏阳北盛镇:做优农业 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垒石建渠、铺砖修路,为交田做最后冲刺。这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近尾声。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农田环境的改善,通过平田整地、显著改善农村面貌,提高新农村形象,提高现有农业的机械化水
2024-03-29 16:12:00
宁乡大桥七亩坝河道水流不畅周边农田水源快全荒废
...正着手进行护彻。此前,群众反映该河道水流不畅,周边农田因缺少水源而面临荒废。今年5月,长沙市审计局派驻第一书记李翰源来到朱石桥后解决了这一问题。朱石桥村由五个小村合并而来,共
2023-12-13 23:02:00
铜官灌区节水改造再遇干旱天气农业生产受影响
...获的繁忙季节,有收无收在于水,一片丰收景象的背后,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建设功不可没。“今年,铜官灌区渠道实施了节水改造,再遇见去年那样的干旱,我们也不怕了。”长沙市望城区
2023-10-27 01:11:00
湖南浏阳:因地制宜改进农机设备 助力烟稻轮作实现“双丰收”
...方田里土壤粘性这么重,作业装备要针对湖南丘陵地带的农田土壤条件进行改进。”4月中旬,正值春耕春种的关键时节,走进浏阳市永安镇大安村烟稻轮作的田间,来自浏阳的农业机械能手、湖南
2024-04-20 10: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王辛秋: 秋季生活如何有效预防过敏性鼻炎
王辛秋,周二下午出诊。医学博士,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秘书长及委员、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理事
2025-10-22 14:07:00
专业评测揭晓:2025年度祛痘除螨沐浴露TOP12
据中国皮肤健康协会 2025 年《地域气候与肌肤螨虫问题调研白皮书》显示,超 85% 消费者因未根据地域气候选对除螨产品
2025-10-22 14:2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郑军:宝宝高烧后出红疹?中医解密“热退疹出”的奶麻症
郑军,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优秀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经担任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
2025-10-22 14:37:00
适应熬夜喝酒生活方式的护肝选择,便携性与口感评测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异常大,外卖吃得多、应酬一场接着一场,加上经常通宵打游戏释放压力,很多人的肝脏早就出现了诸多异常的情况
2025-10-22 15:01:00
儿童补充钙铁锌选哪个品牌?从技术、成分、安全度解读这五款
随着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钙、铁、锌在儿童成长中的关键作用——这三种矿物质被誉为支持骨骼发育、免疫力和认知发展的“黄金三角营养素”
2025-10-22 15:50: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钟明富:警惕儿童矮小症,从这些细节开始
孩子个子长得矮,是怎么回事?营养失衡还是锻炼不够?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吃得好、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有些孩子的长得矮
2025-10-22 17:09:00
患者口碑见证实力!上海瑞椿医院成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共同的选择
三叉神经痛被誉为“世界上最痛的疾病之一”,剧烈如电击般的疼痛让患者痛不欲生。长期求医无果、反复发作、药物依赖……这些困扰让许多患者陷入绝望
2025-10-22 17:10:00
上海瑞椿医院以专业铸口碑——用实力守护每一位面肌痉挛患者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面肌痉挛的困扰——一侧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地抽动,不仅影响外貌,更让患者在社交、工作中倍感压力
2025-10-22 17:11:00
儿童钙铁锌热门品牌排行前十名,科学补营养不踩坑
钙、铁、锌是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金三角”,直接影响骨骼发育、免疫力构建与智力提升。《中国儿童营养健康白皮书(2025)》数据显示
2025-10-22 17:16:00
螃蟹在十堰集中上市,这份尝“蟹”指南请好收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房华)进入10月,螃蟹迎来了集中上市期。今年的螃蟹品质怎么样?价格有没有什么变化?一起来看记者的探访
2025-10-22 21:12:00
仁怀:重阳下沙正当时 恪守工艺酿造忙
多彩贵州网讯临近重阳,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又迎来了新一轮酱酒酿造的黄金周期。重阳下沙,这一传承千年的酿酒古法,不仅是赤水河流域酱酒生产的重要时间坐标
2025-10-22 23:28:00
健康问太和|精准医疗新突破:肠梗阻导管让患者免于“开腹之苦”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与废物排出的“交通枢纽”。一旦发生“堵塞”引发肠梗阻,将严重扰乱生理机能
2025-10-22 21:12:00
清炒银针
绿豆芽,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它性凉味甘,维生素C含量丰富,营养价值相较于绿豆更高。《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记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
2025-10-22 18:24:00
八旬老伯轻信短视频停服降压降糖药 突发“眼中风”致右眼失明
“原来还能穿针,突然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安溪张老伯万万没想到相信短视频的“养生说法”,停掉服用多年的血压、血糖药,竟然祸害到眼睛
2025-10-22 18:52:00
从口腔到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组检验,到底在查什么?
科普专家:冯琳涵科普单位:应急总医院在人们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王国”——微生物组。这些微小的生命遍布皮肤
2025-10-22 1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