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16:2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嫡长子继承制,很多喜欢古代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制度。这个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非常久,大概三千多年。总的来说嫡长子继承制从出现后就被历代王朝重视,不过有一个王朝却例外,这个王朝就是清朝。清朝对嫡长子继承制可以说是不屑一顾,因为清朝的皇帝中一共只有一个是嫡长子,其他的连嫡子都没几个。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嫡长子继承制诞生之前,君主位子大多数状况下是兄终弟及的,也有少数是父死子继的。我们熟悉的商朝,很多时候都是兄终弟及,这也是商朝经常迁都的重要原因。在当时的状况下,父死子继取代兄终弟及还是很先进的。而这个先进的做法,经过西周改良后优点就更明显了。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简单地说就是君主去世后,其地位和财产由嫡长子继承。这个制度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嫡长子继承制最复杂的部分就是确定谁是嫡长子。所谓嫡长子,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我国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只有一个正妻。正妻生的儿子是嫡子,其他小妾生的是庶子。如果执行严格的话,比如一个女性是小妾的时候正妻之前生了一个儿子,成为正妻后又生了一个儿子。这样的话,第二个儿子是嫡长子,第一个并不是。虽然都是同一个所生,地位完全不同。如果嫡长子去世了,继承君主位子的可以是嫡长孙,也可以是嫡次子,这个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这个制度总的来说还是很简单的,执行起来也容易。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在继承人选择上非常明显,你是嫡长子就有继承权,不是嫡长子就无法继承。毕竟一个人的出身是无法改变的,也无法通过后天努力改变。这就造成了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优点:稳定。这使得嫡长子继承制不会出现很多人争夺储君的现象。所以君主之间的传承还是比较平和的,要知道历代王朝最大的心愿就是君主位子和平交接,这也王朝才能传得更久。正因如此,嫡长子继承制在西周被发明出来后,被后世王朝不断采用。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西周灭亡后,东周和诸侯用的大多数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秦朝建立后,由于只传了两世,所以无法确定。汉朝建立后,也一直用嫡长子继承制。之后汉人建立的王朝都一直沿用这个制度,西晋、东晋、南朝、隋朝、唐朝、宋朝、明朝等,基本上都沿用这个制度。除了汉人,很少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后来也大多数使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北魏、辽国、西夏、金国、元朝使用的也都是这个制度。不过清朝却是个例外,可以说清朝一直没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从后金算起的话,清朝一共有12位君主。这里面努尔哈赤是开国君主就不算了,后面的11位皇帝一共只有1位是嫡长子。清朝的皇帝中道光是唯一一个嫡长子,其他的连嫡子都没几个。光是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清朝对嫡长子继承制并不感冒。我们看一下清朝为何不用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优点就是好选继承人,不会造成大家争夺储君的位子。不过这个制度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管嫡长子是什么样的人,他都是储君。说白了储君如果没治国能力,或者脑子不正常都无所谓,只要他是嫡长子就行。试想一下,这样的人即使继承大位。也未必能治理好国家。而清朝之所以不采用这个制度,主要是想选一个有才能的人来继承皇位。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选有才能的人继承皇位这个想法很早之前就有。不过才能这个东西不好确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君主有很大的决定权。正因如此,会出现很多皇子争夺储君的位子。有些朝中大臣甚至会参与其中,严重的话会引起朝野动荡。正是这个原因,很多王朝才不敢采用其他制度选继承人。而清朝之所以敢这样做,主要是清朝做到了两点。

第一点就是清朝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封建社会的特点就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就是把地方大权集中到中央,君主专制是中央的大权集中到君主一个人手中。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君主掌握全国大权。最初的时候,君主权利并不是很大,有很多大臣能威胁到君主的权利。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君主权利越来越大,尤其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再也没人能威胁到皇权。清朝建立军机处后,皇帝的权利达到顶峰,大臣连参与权甚至都没有。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就是说,在这种状况下,皇帝不管选谁做继承人都可以,毕竟其他人都不敢和皇帝对抗。不管储君之前如何,只要他成为了皇帝,就能自动掌控所有大权。那些反对他的人也不再是他的对手。这样的状况下,根本不会造成政局动荡。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其次就是清朝有新的立储制度。雍正即位后,设立秘密立储制度。秘密立储制度是“皇帝写出储君之名,密封于匣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书一份密封于闸内,随身携带,以备不虞。”皇帝去世后,再取出宣布新的继承人。这个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皇帝可以自己选继承人,而且没人知道谁是继承人。这样的话,皇子虽然暗中争夺皇位,但大臣也不敢轻易支持别人。毕竟储君是谁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大臣们都会提前知道储君是谁的。这个表现一般很明显,看皇帝和皇子之间的态度就能知道了。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清朝为何不屑一顾

正是这两点原因,使得清朝不再使用嫡长子继承制。当然,清朝虽然在君主继承上不使用嫡长子继承制,不代表嫡长子继承制在清朝不存在。很多官员爵位的继承,还是依靠这个制度的。在民间,嫡长子继承制也很盛行。毕竟这个制度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不可能突然消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4 00: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努尔哈赤处死嫡长子褚英的真相
...不容缓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忽然处死了自己的嫡长子褚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战功赫赫的大贝勒说到褚英就不得不说他的母亲佟佳氏,佟佳氏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可以说即使是努尔
2024-03-10 05:47:00
康熙驾崩时,雍正欣喜若狂
...若狂。一、清朝没有“立储”传统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嫡长子继承”制是皇位传承的核心,但许多王朝都没有认真遵守,清朝更是如此。原因很简单,谁当皇帝,还是实力说了算。626年,李世
2023-08-20 16:41:00
雍正的秘密立储制度是否会比直接立太子优越?
...世袭制,实现以奴隶主贵族的专政政权。到了西周以后,嫡长子继承逐步制度化和法律化,再到秦朝以后,几乎都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的王位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本身就标志着皇权统治的
2023-08-31 17:46:00
杨坚为何要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
...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自封为隋文帝。按照秦汉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他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意在培养杨勇继承自己的帝业。当时杨勇年仅十岁,作为十岁的孩子,他显然承受不起储君的重任。但
2024-02-28 11:25:00
杨坚要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背后却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原因
...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自封为隋文帝。按照秦汉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他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意在培养杨勇继承自己的帝业。当时杨勇年仅十岁,作为十岁的孩子,他显然承受不起储君的重任。但
2024-03-02 20:45:00
...立长”的说法。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平头百姓,对于“嫡长子”都有着很大的期望。所谓的“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男人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地位,嫡长子更是一个家
2023-08-01 20:31:00
朱见深是如何从废旧立新的明君,到宠万贵妃致明朝走向衰亡
...周贵妃。当时,朱祁镇的正妻是钱皇后,所以朱见深并非嫡长子。 朱见深出生之后,血气方刚的朱祁镇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他要像父亲和曾祖父一样,为大明王朝开疆拓土。但是却忽略了
2024-04-26 12:22:00
废立储君酿惨剧,赵武灵王晚年的悲怆抉择
...,就如此憋屈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结语当初周朝立下下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为了建立规矩。可赵武灵王废嫡长子公子章,无疑就废了这个规矩。原有的规矩一旦被破,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就此拉开
2024-04-08 14:26:00
扶苏自刎的主要原因,是与秦始皇有分歧
...王朝无限遐想的可能。但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嫡长子的死,与他本身和其父嬴政的为政布局相悖有关。一、嬴政与扶苏的父子心结1.父子之间政治思想的冲突扶苏的仁义之心,时人所知
2023-05-04 11: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