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驾崩时,雍正欣喜若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0 16:41:00 来源:戏说三国

康熙皇帝驾崩时,雍正都还不知他就是“皇储”,直到隆科多传来“遗诏”,雍正欣喜若狂。

雍正当皇帝,自己也觉得是个意外。康熙皇帝驾崩时,雍正都还不知他就是“皇储”,直到隆科多传来“遗诏”,雍正欣喜若狂。

一、清朝没有“立储”传统

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嫡长子继承”制是皇位传承的核心,但许多王朝都没有认真遵守,清朝更是如此。原因很简单,谁当皇帝,还是实力说了算。

康熙驾崩时,雍正欣喜若狂

626年,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以及10个侄子,让父亲李渊退位让贤。李世民就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因为他有实力。

清朝历史上,谁最倒霉呢?嫡长子,或者长子,应该是其中之一。清朝没有册立“储君”的传统,皇位斗争非常激烈,刀光剑影,险象环生。

脱胎于游牧、渔猎生活的清朝,八旗贵族力量十分强大。入关之前,八旗勋贵是影响朝政走向决定力量,即便是皇帝的决策,若是“议政王大臣”会议不通过的话,也是作废。

八旗勋贵手握重兵,大汗(皇帝)对他们十分忌惮,皇位的继承人选,他们要是不满意,也难以继位,甚至还会被处死。

1611年,太子褚英与“五大臣”以及兄弟关系恶化,剑拔弩张。褚英,努尔哈赤的长子,也就是“储君”,但大臣、兄弟战功显赫,威胁到他的利益,双方很不愉快。

努尔哈赤偏袒“五大臣”以及其他兄弟,褚英更加生气,把父亲视为敌人,准备突袭宫廷,提前接班。褚英此举,与当年的冒顿单于没啥区别,但努尔哈赤先发制人,囚禁褚英,随后将他绞死。

褚英被处死,同母弟弟代善成为“储君”,又引起了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其他兄弟不满,暗地里给他使绊子。1621年,代善被皇太极“设局”,提前跟多尔衮母亲阿巴亥约会的事情暴露,努尔哈赤很生气,废了代善。

褚英、代善“出局”,努尔哈赤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八旗勋贵权力太大,如果不妥善解决内部纷争,平衡各方的利益,“大金”迟早要完蛋。此后,努尔哈赤不再册立“储君”,军国政务由八旗议事会决定。

1626年,努尔哈赤被袁崇焕击败,郁郁而终。努尔哈赤没有留下“遗诏”,也没有指定继承人,因为他说了也不算,而且还容易引起矛盾。

四贝勒皇太极,众望所归,代善家族给予他绝对支持,故而继承大统。皇太极继承大汗位置之后,极力加强君主权力,削弱满洲贵族的权势,但还是不敢迈出“立储”这一步。

1643年,皇太极的“家天下”计划到了关键时刻,却突然暴毙而亡。皇长子豪格、十四弟多尔衮对皇位跃跃欲试,谁也不愿意屈服,结果年仅6岁的皇九子福临“捡得”皇位,是为顺治帝。

康熙驾崩时,雍正欣喜若狂

顺治继位后,君主专制继续强化,但还是没能“立储”。1661年,顺治帝奄奄一息时,还不知道该册立谁为“储君”。汤若望:“皇三子玄烨,出过痘,对天花有免疫力”,顺治才让他继位,是为康熙帝。

二、康熙迫于局势,册立“皇储”,引起内斗

皇太极、顺治、玄烨继位,都不是事先“立储”,然后继承大统,故而清朝没有所谓的“立储”传统。究其原因,八旗勋贵的权力太大,“立储”容易引起内部矛盾,是问题的关键。

康熙当了皇帝,为何要册立“储君”,打破清朝的“祖制”呢?原因两点,君主权力强大,能够适当震慑八旗权贵,故而“立储”之初没人敢反对。

但是,康熙册立储君的关键,并不是君主专制的强化,而是迫于局势严峻,不得已而为之,是无奈之举。康熙册立胤礽为太子时,康熙不过20岁,胤礽也才一岁,这足以说明问题不简单。

胤礽出生时,母亲赫舍里氏病逝,又恰逢“三藩之乱”,康熙也是焦头烂额。八旗战斗力弱,没人是吴三桂的对手,叛军纵横江南,很快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陕西的王辅臣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出征潼关,杀向中原。蒙古察哈尔部的布尔尼亲王,也率兵起义,带着蒙古骑兵南下,准备攻打京师。此时,清朝可以说是到了生死存亡关头。

胤礽是何许人也?外公家是两黄旗的大臣索额图,也就是索尼的儿子,这是拥戴皇室的一支核心力量。1643年,没有索尼与鳌拜拔出佩刀,扬言:“不是先帝的儿子继位,就大战一场”,多尔衮也不会屈服,顺治也就当不了皇帝。

清军入关之后,索尼家族坚决拥戴顺治,对抗多尔衮,捍卫皇室尊严。顺治驾崩时,索尼是“四辅政大臣”之首,临死前又设局扳倒鳌拜,让康熙得以掌权。

胤礽当太子,索额图家族就一定继续支持皇室,一旦事情不测,清军退守关外地区,也不至于立刻崩溃。索额图家族支持,“皇储”还活着,即便康熙在战斗中阵亡,清朝还可以续命。

康熙的想法很不错,起初也没问题,但过了二十年就不行了。还是老问题:八旗勋贵权力太大,皇子们都可以带兵征战,还可以参与政务,这对“储君”而言就是个威胁。

康熙驾崩时,雍正欣喜若狂

“九子夺嫡”持续了几十年,让康熙焦头烂额,儿子们剑拔弩张。康熙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不但血肉相残,还可能重演晋朝的“八王之乱”,丢失祖宗基业。

三、雍正能继位,是康熙保护儿子的需要,却事与愿违

“九子夺嫡”斗争,可以分成三大派系: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集团;以及一向低调,貌似对皇位没有想法的胤禛(雍正)集团。

论实力,以及野心,胤禩集团第一。首先,皇子大多支持胤禩,宗室大臣也站在胤禩这边。胤礽第一次被废,康熙让大臣推荐太子,内阁大臣几乎是“一致通过”要选择胤禩,让康熙震惊——胤禩集团太强大,这不是好事。

其次,胤禩集团手握重兵,人才济济。十四阿哥胤禵,此人手握13万兵马,坐镇西北,进入青藏高原驱赶准噶尔,吊打大策凌敦多布。胤禵对胤禩是铁了心支持,虽说他跟胤禛是同一个妈生,但不在一起长大,关系很差。

再则,胤禩集团野心勃勃,对争夺“储君”毫无顾忌。大哥胤褆,此人曾追随福全征讨噶尔丹,立下赫赫战功,他也是胤禩的支持者。太子胤礽犯错,被康熙圈禁起来,胤褆表示要帮父亲杀了“逆子”,被康熙斥责一顿。

不能杀胤礽,胤褆还是不死心,居然去找张明德来面相,诅咒太子,还说胤禩具有王者之气。康熙忍无可忍,当即把胤褆叫来,劈头盖脸一顿骂,准备把他囚禁起来,永远不能出来。

胤禩也跟着倒大霉,卷入“张明德事件”,康熙也打算圈禁他。此时,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不服,他们怒气冲冲,还带着毒药,来为胤禩求情,表示要一起死。康熙怒火中烧,拔出佩剑,要砍了胤禵,却被五阿哥拉着。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胤禵、胤禟被杖责几十大板,直接被轰出去。考虑到皇子们怨气太重,康熙最终还是放了胤禩,但胤褆被永久圈禁,张明德被出去凌迟,割了一千多刀。

康熙驾崩时,雍正欣喜若狂

“皇位面前无亲情”,胤禩集团、太子集团之间斗争公开化。1712年,胤礽第二次被废“储君”之位,康熙再也没设立太子,也没表露出究竟要选择何人继承大统。

康熙知道,只要册立“储君”,就一定引起新的矛盾,“储君”就成为各方攻击的对象,下场也许比胤礽还要惨。从胤礽第二次失去“储君”之位,到康熙驾崩的10年里,清朝没有“储君”,谁也不知道下一任皇帝是谁。

“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能一天无主”,清朝皇位总得有人来继承。那么,究竟该选择何人呢?康熙一直在思考,“李世民的故事”给了他灵感,他决定效仿唐太宗,妥善解决皇位继承问题,同时保全参与“九子夺嫡”的儿子们安全。

643年,李承乾效仿父亲李世民,也来一次“玄武门之变”,结果被扼杀在摇篮里。李承乾失去了“储君”之位,但劲敌李泰也不能继承大统,而是从未参与争夺的李治笑到最后。

李承乾、李泰,无论是谁当皇帝,对方都得死。如果李泰当皇帝,顺带还会处死李治,因为他不可能兑现“兄终弟及”,杀自己儿子,传位给李治的承诺。想来想去,还是李治最合适,李世民选择了他。

李世民相信,李治当了皇帝,李承乾、李泰都能善终。康熙也是如此,胤禩集团继承清朝皇位,太子集团肯定遭殃;太子阵营胜利,也会干掉劲敌胤禩集团,毫不留情面。

胤禛不一样,“九子夺嫡”大战,他不显山露水,谁都没想到他会暗中部署夺取皇位事宜,连康熙都被蒙在鼓里。太子胤礽被囚禁,许多人都落井下石,但胤禛没有,他从事实出发,让康熙认真核查证据,不要轻易下决定。

胤禩被斥责,康熙怀疑他准备“提前接班”,胤禛也出来说好话,打消父亲的疑虑。如此,康熙认为胤禛是好儿子,也是皇子们的好兄弟,皇位的继承人选也就倾向于胤禛了,但胤禛并不知道。

1722年,康熙驾崩,身边只有隆科多,所谓的“遗诏”也不是现场拟定,而是雍正后来补上去。雍正得知自己当皇帝,是通过隆科多传达的“口谕”,这也是后人怀疑他皇位来路不正的原因之一。

《雍正朝起居注册》记载:“钦命予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雍正说自己从没想过能当皇帝,应该也是事实,虽说自己平时表现比较好,但康熙可以随时改变主意,况且自己的母亲乌雅氏地位卑微。

雍正继位后,进行秘密立储,也多次谈到康熙是:“仓促之际,一言定大计”。这也表明,康熙是在最后关头,才决定让雍正继位。10年期间,康熙一定经过很多思考,内心也非常矛盾,谁能当皇帝,都是个未知数。

康熙驾崩时,雍正欣喜若狂

1722年,雍正继位,从康熙的“仓促之间,一言定大计”得到启发,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保证皇位继承的和平过渡。当然,康熙的想保全儿子的愿望很难实现,雍正不是李治,胤禩、胤禟、胤祉、胤禵、胤䄉都倒霉。

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最倒霉,被雍正圈禁起来,不堪受折磨而死。十四阿哥胤禵是同母弟弟,雍正不好下死手,虽然胤禵屡次挑战他,还曾拒绝承认其皇位的合法性。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继位,才放了叔叔胤禵。

参考书目:《清朝通史雍正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努尔哈赤临死前立下一条规矩,保全了清朝的皇室血脉
...候却不曾有过这样手足相残的场景,这主要归功于清太祖努尔哈赤,他临死前曾经立下一个规矩,正是这条规矩避免了皇室手足相残,保全了皇室的血脉,到底是什么样的规矩呢?这条规矩就是禁止
2023-04-22 10:09:00
乾隆立永琰为太子时为何让他去祭拜永琏
...的出生也非常高贵,正经的镶黄旗人。她的祖上曾经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建立了清朝以后,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是朝廷少有的元老。之后他的后代一直都受到朝廷重用,其中富察氏的父亲还和雍
2023-08-05 21:46:00
清朝皇帝长子们的命运
...去了继位的资格。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1、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子褚英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是其原配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所生。努尔哈赤起兵时褚英只有四岁,加上佟佳氏早逝,所以褚
2024-01-26 13:23:00
康熙若把皇位传给他,清朝很可能成为大国
...者或有实力的皇子,就可以继承大统。 例如,后金时期努尔哈赤阵亡之后,由实力最强悍的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继承了皇位,而他也是清朝的开山鼻祖。实际上康熙帝应该算得上清朝入关后的
2023-02-06 15:47:00
九子夺嫡的背后,是皇子们的贪婪与权力欲望
...皇子终其一生就是一个贝子、贝勒,与王爷根本无缘。在努尔哈赤时期,继承人的选拔采取的是推选制,努尔哈赤将举荐的权力交给八旗王爷,皇太极就是综合能力比较强被举荐上位。到了顺治继位
2023-09-09 00:19:00
清朝皇长子继承皇位之难:推举制与秘密立储制的矛盾
...位继承制度的两次重大变革有莫大的关系。首先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之后,其汗位(皇位)的继承采取八旗王公推举制。因此像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等人
2023-11-08 15:01:00
秘密建储、文字狱、密折制度,雍正帝三管齐下打击朋党的威胁
...皇位继承问题和建储问题依旧困扰着清初的几位君主,从努尔哈赤时期的长子褚英和皇太子的长子豪格,再有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非但没有顺利继承皇位,反而落得被杀后或者被废黜圈禁的凄凉境地
2023-05-20 13:14:00
九子夺嫡雍正成最大赢家,“皇位大热门”八阿哥为何失败?
...。遗诏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事情其实早在清朝的创始人努尔哈赤的身上发生过,曾经的他为了保证利益集团的稳定早早立下长子褚英为太子,但是这位褚英太子也是因此骄奢淫逸,甚至对于集团
2023-02-04 18:19:00
富察皇后痛失爱子,南巡时在船中病逝
...册封富察氏为皇后,并进行秘密立储,让永琏当接班人。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来,清朝皇位的继承人选,嫡长子、长子都没戏,而且下场都比较悲剧。乾隆继位后,立誓要遵循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
2024-07-13 19: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