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放暑假了,妈妈带着萱萱(化名)去南京市口腔医院矫正牙齿。本以为萱萱只是上面有一颗门牙咬在下面门牙的里面,牙齿有些不整齐,结果专家给萱萱的诊断为反牙合,也就是地包天!妈妈吓了一跳,心想孩子牙齿只是有些不整齐,怎么就成了地包天了?
对此,南京市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主任医师黄兰柱笑着解释说,其实牙齿反牙合,也就是地包天,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医生不光检查了萱萱牙齿有个别门牙反牙合的表现,发现她的侧貌也比较凹陷。测量了她的骨骼结构,还发现萱萱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且下颌无法后退至前牙相对位,因此萱萱还是个骨性反牙合的患者。
萱萱妈妈还是不能理解,女儿为什么会反牙合呢?黄兰柱解释道,一般反牙合有几个因素导致。
首先是遗传因素,前牙反牙合有明显的家族倾向。
其次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唇、腭裂以及上颌前牙先天缺失等。
此外,后天因素如佝偻病,患者常伴有颌骨发育畸形导致反牙合;腺样体肥大患者,呼吸道堵塞不畅,为维持呼吸通畅,舌头常前伸带动下颌前伸,形成反牙合;乳牙期和替牙期乳牙过早缺失或换牙障碍,像上颌乳切牙滞留,恒牙常从腭侧萌出,容易形成反牙合;口腔不良习惯,比如经常性伸舌、吮指都会造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
然而,孩子换牙基本也算正常,也没有佝偻病、腺样体肥大之类的疾病,那是什么原因呢?医生对妈妈说,你咬起来给我看一下呢?结果妈妈咬合时门牙刚好上下相对,且下巴突出,面中部也是凹陷的,原来妈妈也是反牙合!所以萱萱是遗传了妈妈!
那这地包天有办法预防吗?“已经有明确家族史、换牙后牙列不齐以及上述所说的先天的和后天的致畸因素都要尽早带孩子来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就能及早防止反牙合的出现或者减轻反牙合的程度。”妈妈叹了一口气,那这反牙合要怎么矫正呢?
专家解释,由于反牙合不经矫治就有随着生长逐渐加重的趋势,因此早期矫治尤为重要。早期矫治通常方法简单,且有利于颌面部正常发育。但有些病例,特别是骨性反牙合的,矫治后随生长发育还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很多患者要分阶段矫治,整个周期相对较长。
首先在乳牙期,在孩子还没换牙的乳牙期,一般为3-5岁,这一时期的反牙合多为牙性和功能性的,通常可以采用上颌活动牙合垫、斜面导板等矫治器完成矫治,疗程为3-5个月。
在替牙期,在孩子替牙期,一般6-12岁,此期的反牙合多为功能性和骨性因素混合。如有功能性因素,可以通过调牙合、活动牙合垫等矫治器去除功能因素。如有骨性问题的,则要具体区别是上颌骨发育不足还是下颌发育过度还是兼而有之。上颌发育不足者可以通过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矫治,下颌发育过度的患者则很难通过矫治抑制其发育,难度较大。
到了恒牙期,一般在12岁之后,反牙合或多或少都伴有骨性因素。如有上颌发育不足且还有一定生长潜力的患者,可以通过上颌扩弓加前方牵引等方式。如果以下颌前突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则可能需要使用支抗钉将下颌牙列整体远移内收,甚至有些患者需要拔牙矫治。对于骨性畸形程度较大的患者,可能需要等成年后行外科手术治疗。
萱萱妈妈急了,我家萱萱该不会需要手术吧?专家指着萱萱的头颅侧位片跟妈妈解释道,萱萱虽然有骨性因素,但畸形程度较轻,且还有一些生长潜力可以利用,可以对上颌先进行扩大牙弓和前方牵引的生长改良治疗,牙弓扩大后上面不整齐的牙齿会很快排齐。但下面牙齿最好要在生长潜力散尽后,再评估是否可以做牙列的整体远移内收。因为你们家有遗传因素,下颌骨发育现在还说不定,如果下颌继续发育,确实还会有再次反牙合的可能。而这也这是反牙合患者治疗的痛点所在,反牙合的患者需要早期干预,长期观察,适时介入。
萱萱妈妈想起医生之前说的话,连忙问,那我家现在矫治了,是不是就算以后还会反牙合,但程度会变轻?专家表示肯定,“确实是这样。以后就算再次反牙合,畸形程度会变轻,医生矫治起来也会更容易,有的患者甚至可以从一个手术病例变成单纯矫正的病例呢。但现在这期矫治结束后,萱萱还需要定期来复查,拍片哦。” “好的,为了我家丫头以后更好,我们打算按您说的现在进行干预治疗。”萱萱妈妈坚定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