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同日报》圆我“记者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4 06: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大同日报》圆我“记者梦”

高存林

我从小就对记者这一行业产生了特殊的情感,总是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记者。为此,在上初中时,我专门买来著名记者田流著的《我这样做记者》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并报了河北省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如饥似渴地学习新闻写作知识,系统地学习了《新闻芳草地》刊授教材,梦想着自己能够在日后考入新闻专业,成为一名记者,但是事不遂愿,高考落榜后只上了技工学校。为此,很长时间我都陷入了极度的懊悔之中。

1984年8月,刚刚20岁的我从大同矿务局技工学校毕业分配到四台建井工区搞井下测量工作,工作条件艰苦,生活枯燥乏味。有时加班出井晚赶不上班车就得临时住在工地。面对陌生的环境、偏僻的荒野,一种寂寞惆怅感蓦地涌上心头。一天晚上,我躺在床板上,随手拿起一份《大同日报》,忽然发现在一版右下角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刊登了一篇四台沟矿井建设进展的报道,这篇不足300字的稿件,我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一种隐藏多年的想法即刻涌上心头:何不用闲暇时间阅读书籍,写写身边的人和事,向《大同日报》投稿呢?

一周后,我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成的两篇稿件投到《大同日报》,半月之内两篇稿件相继刊登。其中一篇《测量大拿李才》还被《山西日报》“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栏目转载。工区领导表扬了我,处党委宣传部还奖励了我10元钱的购书款,鼓励我多写稿。没想到自己无意写的两篇小稿竟会引起关注,我内心深处顿时生出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这之后,我在建井工区时相继有十几篇小稿被《大同日报》等采用,两年后,我被调到处党委宣传部专职搞通讯报道工作。

为了适应宣传报道工作,我每天认真读报,感到《大同日报》既刊载时事政策,又反映社情民意,文章或长或短,题目或大或小,总是把道理阐述得十分清楚,语言生动活泼,读后令人耳目一新。每次读完《大同日报》,我就把自己认为好的散文、杂谈、理论、新闻及各类小知识等文章剪下来,专门贴在一个剪贴本上,30多年来一共剪贴了多少篇文章我没数,但每期我必看,看后我必剪,开始这几本剪报集放在办公室,一有空隙就拿起来读几篇文章,后来又把它拿回家,置于床头柜上。由于经常读《大同日报》,并学习借鉴报纸的写作方法,我写的稿件不时在《大同日报》和其他报刊发表,我写稿的兴趣随之越来越浓。

从1984年到现在,算来我与《大同日报》的缘分已有40年了。这些年来,《大同日报》不仅对我的写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也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2012年4月,我爱人因患肝硬化在北京309医院做换肝手术,前后花费近百万元,急需社会救助,当时《大同日报》和《大同晚报》专门做了专题报道,很多人看了报道后纷纷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宏远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及社会人士的捐款和关爱,使我度过了人生的寒冬,让我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40年来,我在《大同日报》发表消息、通讯、散文、杂文、随笔等各种体裁的文章300多篇,有40多篇文章在《大同日报》举办的各类征文活动中获奖,连续12年被《大同日报》聘为特约通讯员,我从一名井下工人成为企业专职“记者”。我感谢企业多年的滋养。

2010年3月,我被公司党委聘为宣传部副部长和高级政工师,2017年6月又被公司党委任命为下属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大同日报》的培养,是它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造就了我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毅力,我从“弱冠”之年走入“花甲”之年,是《大同日报》在我寂寞惆怅、人生困惑之时,为我描绘了未来的人生之路。我将以百倍的工作热情,回报《大同日报》对我的厚爱和帮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一路相伴 助我成长张建明我与《大同日报》结缘,可以追溯到1986年。那年我十六岁,还是一名高一学生,暑假期间不远千里从洪洞县来到大同看望我的爷爷。爷爷时任大同市
2024-05-14 06:00:00
大同大学附小举行读报学习活动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媒体进校园 “悦”读伴成长大同大学附小举行读报学习活动图为大同大学附小师生浏览近日大同日报刊发的新闻。 本报记者 韩堃摄本报讯 (记者 丁亚琴) 最美人间四月天
2024-04-03 06:01: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四代日报情郭瑾有人说,老年人喜欢看报纸,是因为他们手里握着一沓时间。而爷爷看报,则是一种习惯和责任。他曾任原矿区区委书记,总喜欢坐在家里的破沙发上戴着老花镜看报
2024-05-28 05:55:00
大同日报小记者古城海洋科技馆乐翻天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感受海洋生物的魅力,体会科技知识的乐趣。8月5日,60多名大同日报小记者及家长走进古城海洋科技馆探访。 活动中,小记者们参观了运动主题馆、光影之魅主题馆、电磁
2023-08-10 06:08: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吴广寨我当了6年兵,参加过青藏辅油管线建设。1981年,我从海拔4000多米、含氧量只有内地50%的西藏唐古拉山退伍。回到村里,我在马脊梁矿当了工人,当时矿上成
2024-05-11 05:59: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这是我参加工作30多年来先后换发的4个记者证,这些证件的更替变化,也见证了《大同日报》的发展历程和岁月变迁。”老报人王彦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边翻看着他珍藏已久的
2024-05-06 06:38: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把脉”高考志愿填报 助力考生圆梦大学大同日报社邀请专家本周日做客直播间面对面答疑本报讯 (记者 田雁) “把脉”高考志愿填报,助力考生圆梦大学。本周日(
2024-06-14 05:55:00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本报记者 任翔宇1949年5月5日,《大同日报》创刊。1963年5月1日出版的《大同建设》。1985年,大同报社印刷厂的铅轮印报机。
2024-05-05 06:17: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拓展文学空间 激发创新活力——访第五届市作家协会主席侯建臣本报记者 赵永宏10月29日,大同市作家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完成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选举。赵树理文学
2023-11-07 04: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解锁亲子“新玩法”,背后乐趣藏不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晚上六点半,威海市环翠区嵩山城市书房里,一场特殊的“约会”如期而至——“六点半阅读会”的成员们正齐声共读《大学》
2025-09-09 17:06:00
以专业铸魂 用真情架桥——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生李光援疆纪实
当银翼划破戈壁长空,天山脚下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时,泰安市中心医院医疗援疆骨干李光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征程的期许,更有对使命担当的笃定
2025-09-09 17:06:00
微记录·聊城|一位语文老师的37年,他坚持做“擦星星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刚过,青年周黎明怀揣着父亲的奖品——一个崭新的黑色提包
2025-09-09 17:06:00
临沂农行河东九曲支行利用近期大学新生开学前开立借记卡、激活借记卡的业务高峰的契机,结合大学新生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侧重实用性
2025-09-09 17:11:00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2025-09-09 17:25: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队”余兵:于细微处守护呼吸
鲁网9月9日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余兵教授亲历了中国呼吸道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的迭代
2025-09-09 17:32:00
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墨香润校园
鲁网9月9日讯书法是临沂新桥大官小学的校园特色课程。近日,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开展的 “我为学校题校名” 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书法才华
2025-09-09 17:32:00
血管外科“国家队”专家李清乐:守护血管“生命线”,为家乡医疗添“京”彩
鲁网9月9日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脏器”,因人体全身遍布血管,血管外科也被誉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不仅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支撑
2025-09-09 17:32:00
无声世界二十载,一朝手术获新声!耳鼻咽喉头颈专家夏瑞明教授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鲁网9月9日讯五十七岁的郑女士(化名)在无声世界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再次听到亲人的呼唤,这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寂静世界,重新融入有声社会
2025-09-09 17:33:00
【天眼关注】从“母婴”到“育婴”,育儿空间优化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近日,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标牌更换,出现了“育婴室”“父婴室”等新名称,引发网友热议。从名称变更到设施细分,从管理制度到社会共识
2025-09-09 17:34:00
艺术市南・庭院有约 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正式发布
鲁网9月9日讯9月9日,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娜别墅举行。据悉,在这个秋天,庭院艺术活动以“老建筑活化+文化赋能”为核心
2025-09-09 17:34:00
“老师夸夸大会”开幕啦!快来壹点情报站开启花式赞美模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长春 张雅楠教师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老师夸夸大会”正式开幕啦!把花式赞美送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09 17:38:00
9月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香港航商总会主席、华光海运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长赵式庆在采访中表示:青岛港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绿色港口模型,是全球少数实现能源自给自
2025-09-09 17:43:00
太平人寿:高效服务暖人心 客户致谢赠锦旗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燕燕 李琛 潍坊报道近日,太平人寿潍坊诸城支公司收到一面写有“理赔迅速 行业典范 风险无情 太平有爱”的锦旗
2025-09-09 17:49:00
菏泽市三院工作人员热心相助 七旬退伍老兵丢失钱包及时找回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王霞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伍老兵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八一路院区就医缴费时
2025-09-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