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医学中的“侦察兵”--让小小鱼刺,无所遁形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8 21:10:00 来源:鲁网

鲁网3月28日讯 (记者 管晓慧 见习记者 孙健秀 通讯员衣俊娇)近日,一位市民因进食鱼肉后咽部刺痛3天来招远市人民医院就诊,临床医生怀疑咽内异物,建议患者到放射科进行喉部CT检查,由于扫描部位的范围受限,在正常扫描范围内并未看到明显异物影,这引起了放射科诊断医师路殿涛的高度重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路大夫继续扩大了扫描范围,经与患者沟通后对其重新进行扫描,最后在食管的上段隐蔽处发现异物影,为患者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明确了方向。

医学中的“侦察兵”--让小小鱼刺,无所遁形

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为异物嵌顿的高发位置,分别为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 cm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点处(距中切牙约25 cm处)、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 cm处)。

由于食管位于后纵隔,邻近主动脉、气管、心脏等多个重要的组织结构,若对异物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误吞导致的食管穿孔,90%以上的异物为尖锐异物。当尖锐异物的形状为线形或梭形等两头尖锐时,异物对食管壁的压强最大,最易发生穿孔等并发症。异物滞留时间超过24 h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医学中的“侦察兵”--让小小鱼刺,无所遁形

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则成为食管异物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因其不仅能发现异物,还能通过三维重建图像推断异物在食管内的位置、异物本身的形状、大小等,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治疗手段。

责任编辑:管晓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8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急诊故事】卡了一根刺,做了俩手术 医生提醒:这些“土办法”千万别再用了
...于老太因为吃鱼被卡刺只能急诊入烟台毓璜顶医院,结果鱼刺取出了,但因为刺卡时间过长引起纵膈脓肿,无奈只能再次手术。一根鱼刺卡了四天才就医6月13日,家住烟台蓬莱区的于老太因为进
2023-07-21 15:57:00
鱼刺吐出后也并不安全!这个径路为危急纵隔脓肿排险,快来看看吧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查先生在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住,虽然当时鱼刺已经脱落,但胸痛症状持续加重,并伴有39℃以上的发热,复查胸部CT,发现食管周围的纵隔组织因之前的“肇事者”——鱼刺
2023-02-23 21:33:00
锋利鱼骨卡在婆婆的支气管,医生这样操作帮她取出异物
...好。取出的鱼骨李婆婆(化姓)今年74岁,上周吃鱼时,鱼刺卡在喉咙里,家人把她送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消化内科。食管+胸部CT显示,有一个较大的异物卡在婆婆的左主支气管,
2023-09-06 09:44:00
满意滕医丨3cm鱼刺深扎食管1周,内镜剥离巧取出!
通讯员 朱曙光取出的长3cm多的鱼刺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李曙晖主任医师在内镜中心护理、麻醉团队密切配合下,通过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成功为一辗转3家医院食管异物1周的患者取出
2024-01-05 10:48:00
鱼刺“卡喉”,七旬阿婆吞咽饭团险些扎进主动脉!看看吧
...菜,但是总有人因为吃饭不仔细或者边吃饭边聊天,出现鱼刺“卡喉”的情况,很多人就会用喝醋软化、吞咽米饭等方式试图把鱼刺给咽下去。其实,这些方式不仅不科学,可能会划伤咽喉、食道,
2024-02-02 16:23:00
一周后竟发现在肝动脉上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男子误吞鱼刺一周后竟发现在肝动脉上吃鱼不慎被鱼刺卡喉,相信是绝大部分人都有过的经历。但你还在用喝醋、吞馒头饭团的“偏方”吗?近日, 一名51岁的男性患者在误吞鱼
2024-01-09 02:44:00
4厘米鱼椎骨卡住食管 内镜医生“巧”取化险为夷
...姓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但如果吃得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鱼刺卡在咽喉部或食管中。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可能导致局部粘膜红肿、疼痛、感染;重者,若鱼刺穿破食管壁刺入附近的主动脉则可能出现
2023-09-30 09:21:00
鱼刺扎穿食管“消失不见” 医生探查三小时成功“挑刺”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田豆豆湖北孝感一位78岁的婆婆被鱼刺卡喉,用尽各种“土办法”强行咽下后,喉咙疼痛加剧。后来才知道,鱼刺不仅扎穿食管,还玩起了“潜伏”引发感染。武汉大学人民
2024-02-26 19:40:00
男子误吞鱼刺意外发现食管癌 医生提醒:这些饮食习惯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
吃鱼时不小心吞了鱼刺,导致胸部隐隐作痛,一个月都好不了,这不是一件十分倒霉的事吗?可是余先生却因此查出食管癌,及时手术保住生命,并回归正常生活,可谓“因祸得福”!“与其他恶性肿瘤
2023-12-19 06: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