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班组现场】谁说这条铁路“活不过30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3 03: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张建华

《工人日报》(2024年04月23日 08版)

春光无限好,治沙播绿忙。4月15日一大早,在包兰线348公里处铁道线两侧,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工务段治沙车间杭锦旗治沙工区工长李保伟和36名治沙工挥锨铲土,栽种树苗,干得热火朝天。

包兰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其中内蒙古段穿越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处在温带干旱半荒漠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4200毫米以上,种树治沙难度不言而喻。

“包兰铁路刚通车时,曾有外国专家预言,这条铁路‘活不过30年’,但铁路治沙人就是不信邪,如今看着火车越跑越快,这就是我们的骄傲。”说话间李保伟扬起手中的铁锹,有力地插进砂土里。

由于铁道线两侧大多是砂石盐碱地,挖坑栽树不光是一项体力活,还是一项技术活。李保伟和工友们三人一组,一人负责用锄头将表面的砂石刨除干净,另外两人用铁锹慢慢铲出树坑廓形,然后艰难地一寸寸向下掘进,不一会儿黢黑的脸颊上便挂满了汗珠。

“铁路治沙绿化三分靠种,七分靠养,今年我们主要从选地、育苗、整地等6个环节入手,使已经种植的800余棵樟子松成活率达到了100%。”李保伟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和工友配合将樟子松苗慢慢放进树坑,然后开始悉心培土。

每一棵樟子松栽植过后,李保伟和工友们都会及时打开滴灌,为梭梭苗补充水分。他们愈走愈远,一排排梭梭苗也不断地随着铁道线延伸,绿色的希望在春日里生根发芽。

自1958年以来,乌海工务段在包兰线植树33万余株、培育绿化林带97.916延长公里、培育防护林290多公顷、绿化覆盖面达6290亩,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秦大地深绿版图再萌新绿
...宇涛摄徐凡4月,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林场,10万亩樟子松已抽出新梢,满树的雌雄球花。从黄沙飞舞到绿波荡漾,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翠,经过70多年不懈努力,三秦儿女在千里风沙线
2024-05-15 09:44:00
“绿海”锁黄沙
...造林的氛围越发浓厚,全民参与的格局已然形成。 开创樟子松固沙先例在彰武,樟子松随处可见。走进彰武县章古台镇万亩松林,绿意盎然,松林以其独特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生命力。彰武是
2024-06-13 03:17:00
海北:40年,在高寒旱沙区谱写绿色奇迹
...克土治沙点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向远处眺望,一片片樟子松、青海云杉等常绿植物,青杨、乌柳、沙棘、柠条等乔灌木交错铺就的立体的绿色屏障蔚为壮观。40余年,经过海晏县三代治沙人风
2023-12-26 09:19:00
造林治沙 生态富民
...益也非常可观,真正实现一代人植树,几代人受益。”在樟子松嫁接红松林果双赢项目基地,肖德胜介绍,总场在杨树林、哈拉海、三盛玉三个管护区栽植了106公顷的樟子松嫁接红松林,12年
2024-06-03 00:56:00
陕西榆林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奇迹。如今,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携手同行,用一株株樟子松、沙地柏等树木,共同描绘更美丽、更动人的“榆林绿”,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经验借鉴初夏时节
2023-06-05 15:39:00
...素沙地深处,我们一头扎进满目葱茏之中。耳畔,风吹过樟子松林,呼呼作响。经过水泡子,时而会惊扰芦苇荡里的鹭鸟,振翅飞复回。“想不到吧,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的黄沙地。”90后小伙张
2024-05-16 09:54:00
...减少,截至2024年7月底,集二线铁路干线绿化率达82.2%,樟子松、榆树、沙枣等树种在线路两侧蓬勃生长,寸草不生的荒漠戈壁披上了美丽新装,不仅构筑了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24-09-21 21:04:00
兴安盟:5.9万亩裸露沙地治理全部完成
...蒙古日报仲夏时节,踏上兴安盟突泉县的广袤土地,只见樟子松、柠条、文冠果等各种树木郁郁葱葱,道路两旁的樟子松在微风里,轻轻摇摆,一朵朵黄色花瓣缀满枝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兴安盟
2024-06-13 10:22:00
冬日的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马鞍山造林基地,一排排樟子松、侧柏依旧青翠。治沙成就展馆里,前来参观的人一拨接一拨,年近70岁的王有德不厌其烦地讲起白芨滩多年的治沙史。“人民楷模”“改革先
2023-11-27 07: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