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3种食物再加热,或产生致癌成分?警告:吃不完也别放好几天再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6 11:36:00 来源:康之道

晚餐后厨房里剩下的食物:一盘炒土豆丝、一锅剩米饭和几块烤鸡。这些食物通常会被放进冰箱,第二天再加热食用。但是,是否曾考虑过这种常见的做法是否安全?一些食物在反复加热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健康风险。

科学研究揭示,某些食物在多次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对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增加致癌的风险。为了健康,了解哪些食物不宜反复加热至关重要。

3种食物再加热,或产生致癌成分?警告:吃不完也别放好几天再吃

3种食物再加热,或产生致癌成分?警告:吃不完也别放好几天再吃

食物再加热的隐患:当便利成为健康威胁

在日常生活中,将剩余食物存放在冰箱中,之后再加热食用是一种常见做法。然而,这种看似节省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可能潜藏着对健康的威胁。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逐渐减退,对食物中的有害成分更为敏感。

当食物反复加热时,其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例如,某些植物性食物含有硝酸盐,初次加热时通常安全,但在反复加热过程中,硝酸盐可能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以进一步转化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

研究显示,长期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上升有关。一项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亚硝酸盐的摄入量与胃癌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此外,食物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蛋白质和糖类可能发生反应,生成杂环胺类物质,这也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杂环胺类物质在高温烹饪如煎烤过程中尤为常见。根据《食品化学》杂志的一篇研究,长期摄入高水平的杂环胺可能增加患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

3种食物再加热,或产生致癌成分?警告:吃不完也别放好几天再吃

再加热这些食物,可能藏着健康隐患!

当谈到家常菜的安全问题,土豆、米饭和鸡肉是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常客。然而,这些食物在反复加热时,可能潜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

土豆:隐藏的化学变化

土豆,被广泛认为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但当它被反复加热后,情况就变得复杂。土豆中的淀粉在高温下会发生变化,产生一种叫做丙烯酰胺的物质。据研究,丙烯酰胺在实验室环境下展示出了潜在的致癌性。例如,一项研究显示,在18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下反复加热土豆,丙烯酰胺的含量会显著增加。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建议将土豆存放在阴凉处,并尽量避免将其反复加热至高温。

米饭:细菌滋生的温床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对米饭的处理。米饭在室温下放置过长时间后,其中的细菌如芽孢杆菌会迅速繁殖。这些细菌能够生产一种耐热的毒素,即使在再加热后也不会被消灭。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一项调查发现,超过60%的食品中毒案例与不当处理的米饭有关。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剩余的米饭迅速冷却并存放在冰箱中,且尽量在一天内食用完毕。

鸡肉:重复加热的隐患

鸡肉作为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然而,鸡肉在被反复加热时可能产生硝胺类物质,这类物质在多项研究中被认为与某些癌症类型有关。例如,一项研究表明,鸡肉在高温下反复加热会使硝胺的含量增加,从而增加健康风险。因此,建议尽量避免将鸡肉反复加热,或者在低温下温和加热,以降低健康风险。

3种食物再加热,或产生致癌成分?警告:吃不完也别放好几天再吃

“智慧食品处理:避免致癌风险的关键步骤”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食物不仅是为了保持其口味和营养,更关键的是保障健康。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群,注意食物的储存和加热方式尤为重要,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关于食物储存,保持食物新鲜是关键。例如,剩余食物应在两小时内放入冰箱。这样做可以显著减少细菌滋生的风险。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研究,超过两小时在室温下暴露的食物,细菌数量可能会迅速增加,达到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水平。

食物加热。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反复加热。以鸡肉为例,反复加热会破坏其蛋白质结构,可能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建议一次性只烹饪足够的食物,避免剩余。如果确实有剩饭剩菜,建议加热至摄氏75度,持续2分钟,这样可以有效杀死大部分有害细菌。

还有一些具体的食物处理技巧。例如,剩余的土豆不宜在高温下长时间存放,以防止其产生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建议将剩余的土豆存放在冰箱中,并在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1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提醒:真正不能二次加热的,是这4种食物
...什么啊?别什么都信。”“这次是真的!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会有细菌和微生物!”“哈?那这样说的话,我这几年的蛋炒饭都白瞎了,不都说蛋炒饭就要隔夜米饭加热炒吗?”在我们的餐桌上,
2024-12-27 02:33:00
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医生提醒:5类食物,最好不要二次加热
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的说法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让很多人对吃剩的米饭产生了疑虑。但是,这种说法能否真实牢靠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根本事实:食物在加热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响
2024-03-25 10:34:00
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吗?医生建议:4种食物尽量别 二次加热
...食物安全的疑虑。有些人担心,二次加热食物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特别是米饭,这个说法流传甚广,但它的真实性却有待商榷。其实任何一种食物不当的加工方式下都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但是,这
2024-01-21 06:47:00
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真正不适合加热的是这两类食物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流言:“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白米饭是最“差”的一种主食,如果将其二次加热后食用,很可能会产生有毒致癌物质,危及健康。流言分析:并非如此。合理保存的米饭
2024-09-18 11:02:00
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提醒:不能加热的是这3种,伤肝肾,毁脾胃
...法。然而,最近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称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这种说法让很多人产生了疑虑,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首先,让我们澄清一下这个传言。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2023-12-26 10:39:00
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医生:真正不能二次加热的,是这5种食物
...突然听到邻居李大妈在楼下议论纷纷,说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张阿姨心里一惊,赶紧放下手中的锅铲,跑到楼下向李大妈询问详情。李大妈神秘兮兮地告诉她,自己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米饭二
2024-05-26 21:41: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空气炸锅炸的食品会致癌吗? 2023-08-31
...颇受家庭主厨们青睐。然而,用空气炸锅炸出来的食物会致癌的说法也一直存在。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朱雨辰副教授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
2023-08-31 13:55:00
哪4种食物,尽量别二次加热
...有一些人以为米饭隔夜贮存之后经过二次加热的话会容易致癌,而这样的说法也招致绝大多数人不敢再去贮存剩饭剩菜了。那么米饭二次加热的话真的会致癌吗?今天就让大家理解分明,希望大家看
2023-08-06 16:34:00
这几种食物也不建议大家吃,会增加致癌风险
...可以很快解决早餐问题,但有一种说法说,吃剩米饭会导致癌症。特别是第二天米饭加热之后,对身体特别有害,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但是网络上确
2023-10-10 15:5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益生菌粉都有什么牌子?看完这篇不踩坑
益生菌作为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帮手,不仅能帮助日常消化,还能提升整体舒适感。市面上品牌众多,选择时不仅要关注活菌量
2025-08-21 22:41:00
秋燥渐起,做好这四点安稳过秋天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之后,秋意渐浓。作为连接夏秋的重要节气,处暑不仅是自然气候由热转凉的转折点,更与人体健康紧密相连
2025-08-21 22:39:00
云岩区委老干部局举办2025年云岩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委员或骨干)培训班
8月14日至15日,贵阳市云岩区委老干部局举办2025年云岩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委员或骨干)培训班,全区4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委员或骨干)参加培训
2025-08-21 18:53:00
让轿子山破酥包的香气飘得更远
“给我来四个肉包。”“我要两个三鲜包,两个蔬菜花卷。”……清晨的安顺轿子山破酥包旗舰店内,顾客络绎不绝,刚出笼的包子转眼间便被抢购一空
2025-08-20 09:58:00
张店通报2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涉及蔬菜、餐饮……
近日,张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此次共组织22类食品497批次样品抽检,其中2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情况为
2025-08-20 11:04:00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吉民优品|蓝靛果蓝莓纯汁:长白山馈赠的纯净之选
在广袤的长白山麓白山市靖宇县,一颗颗深紫色的浆果正酝酿着吉林大地的自然精华。吉林蓝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匠心打造的“亿口乐”蓝靛果蓝莓纯汁
2025-08-20 11:22:00
秋季润燥正当时 龙角散成健康“养声”好搭子
随着夏日的热浪渐渐退去,凉爽的秋风轻抚大地,昼夜温差加大,很容易患上感冒、咳嗽、鼻炎等呼吸道疾病。且秋季空气湿度变小,气候干燥
2025-08-20 11:38:00
上海复之小科技有限公司:心灵之路的“破壁者”,数字化守护心理健康高地
身处快节奏的上海浦东,一间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年轻的“复之小科技”团队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心灵守护——他们的战场不在实体诊室
2025-08-20 11:44:00
上海旦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当青少年心理焦虑飙升,他们用AI与真心守护
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心理服务赛道上,上海旦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迅速崛起。区别于传统心理咨询平台,该公司借助科技赋能、专家督导与青少年专项服务
2025-08-20 11:46:00
威海这个早市突然就火了,连游客都知道是“威海必打卡”
大众网记者 殷子茹 林啸 威海报道在威海这地儿,有个特热闹的地方——古陌早市。它就像颗亮闪闪的珠子,嵌在城市里头,好多本地人还有来玩的游客都爱往这跑
2025-08-20 12:10:00
西普金奖!三诺生物解码慢病管理新生态
2025年8月16日-21日,第十八届西普会(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在中国·博鳌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
2025-08-20 15:54:00
突破常规!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巧用“延长杆”技术,成功挑战高龄高难度膝关节置换!
大众网通讯员 黄鹏 烟台报道近日,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成功为一位81岁高龄的膝关节病患者实施双膝关节置换手术。通过术前精准评估
2025-08-20 16:03:00
颌面深耕者:四川友谊医院赵延峰医生以学术深度定义颌面美学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选择一位值得托付的颌面整形医生?是看重琳琅满目的案例,还是深信不疑的口碑?或许,一位医生的学术背景与专业传承
2025-08-20 16:28:00
从肿瘤到干眼再到危重症:远大医药钇90、OC-01、STC3141实力护航健康
近日,远大医药(0512.HK)在创新药物领域频传捷报,其旗下的钇 90(SIR - Spheres® 钇 (90Y) 微球注射液)
2025-08-20 16:29:00
2025年度十大护肝片品牌权威排行榜,临床数据、产品研发、科学机制官方旗舰详细介绍
《实用肝脏病杂志》官网显示,匆匆忙忙争抢时间的生活选择让我们的肝器官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战斗。长期作息不正常会打乱肝区域的正常代谢节律
2025-08-20 17: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