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研究确定:汉阳陵着衣式陶俑穿有衣物,材质为棉麻和丝织品,武士俑铠甲有牛皮物质残留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5 19:21: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经过三年时间研究,我们现在可以确定: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原来的确穿有衣物,材质有棉麻、有丝织品,而铠甲武士俑身上有牛皮物质残留。”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二级研究员、原副院长赵静说。

汉阳陵着衣式陶俑科技检测研究报告已出版

研究确定:汉阳陵着衣式陶俑穿有衣物,材质为棉麻和丝织品,武士俑铠甲有牛皮物质残留

日前,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主编、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微痕解码——基于微痕检测的汉阳陵着衣式陶俑服饰研究项目报告》出版。该书是“汉阳陵着衣式陶俑科技检测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如何应用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技术手段采集汉阳陵着衣式陶俑表面不同部位残留物样品的实验、检测和分析过程,依据相关实验结论并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调查,对以铠甲武士俑为例的着衣式陶俑服饰展开初步复原。

4月2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这项研究的项目负责人——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二级研究员、原副院长赵静。

“难点首先是采样,进行了多学科交叉、多学科探索”

赵静介绍,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和秦俑不一样,秦俑是穿衣式俑烧制而成,汉阳陵着衣式陶俑是先把俑烧好后再在俑身上穿上衣物。以前考古人员就推测,这些裸体俑应该是穿着衣物的,不过是糟朽了而已。“但分析推测毕竟不是结论,要证实就必须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这项研究工作始于2019年,由于疫情原因延误至2022年结项。三年时间里,我们和合作单位一起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用多种技术交叉来进行验证。”

研究确定:汉阳陵着衣式陶俑穿有衣物,材质为棉麻和丝织品,武士俑铠甲有牛皮物质残留

“我们遇到的难点首先是采样问题。因为汉阳陵已完成发掘多年,即便是最近出土的东西也已有十几年,一些裸体俑出土后在展线上也已展陈多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物管理中又经过了许多工作环节,导致某些现代的物质附着在陶俑上面,所以已不具备采样条件。因此我们选择文物库房里未经现代外部物质污染的陶俑标本进行取样,选取的陶俑种类有铠甲俑、武士俑、侍女俑。我们与杭州丝绸博物馆合作采用酶联免疫球蛋白检测手段进行技术验证,发现一些铠甲武士俑身上的铠甲虽然不见了,但身上有牛皮物质分子残留。”

“为避免单一学科技术的不足,我们进行多学科交叉、多学科探索,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用多种生物学技术进行检测,应用形态学分析、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分析以及可培养微生物检测,结合仪器检测和化学分析检测汉俑衣物残留,以科研数据为基础,分析判断汉俑衣物材质为麻和桑蚕丝,结论明确:这些裸体俑身上原来的确是有衣物,有棉麻、有丝织品,而武士俑的铠甲应该是用牛皮制作的。此外裸体俑原来是有胳膊的,陶俑的身子和胳膊是用木头连接的,所以有很多碳元素残留。这项研究工作中采用的一些生物学技术,比如从微生物角度来做的检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项目的开展丰富深化了汉代着衣式陶俑的研究。”

研究确定:汉阳陵着衣式陶俑穿有衣物,材质为棉麻和丝织品,武士俑铠甲有牛皮物质残留

“面对传统考古学解决不了的问题,科技应用必不可少”

赵静表示,这项研究工作的意义,除了弄清楚这些裸体陶俑是否穿有衣物之外,对于文物保护工作也带来了一些启发:对于馆藏文物,以前一般认为只要保管好不出现残损破坏,这就算是一种保护了。但其实这仅仅是保管,谈不上科技保护,因为很多文物的内涵限于现实条件是没有揭露出来的。所以,文物的科技保护不仅仅是对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与损毁的修复,还有对文物的深层次内涵的探索和解读。以往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对文物保护展开深层次的科技研究。而且文物保护许多工作不是单一学科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多个甚至十几个、几十个学科的参与,文物保护多学科的合作与融合会为文物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支撑。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供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染织生产部门。北宋《紫鸾鹊谱》辽宁省博物馆藏宋代的丝织品种主要有锦、绫、纱、罗、绮、绢、缎、绸、刺绣、缂丝等。宋锦属于织锦类工艺品,工艺复杂品种繁多。主要分匣锦、大锦及小锦三
2023-08-17 14:14:00
曾经穿衣服的陶俑为何现在不着寸缕
...编著、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微痕解码——基于微痕检测的汉阳陵着衣俑服饰研究报告》正式发行。6月5日,记者专访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科技保护部主任、研究馆员李库,这些问题都有了解答。专
2024-06-06 09:24:00
为何说《霓裳羽衣歌》隐藏着唐朝的风尚标
...究,而是一种基于历史学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其中,女性丝织品作为风尚手段,尤为引人注目。白居易诗中“不着人家俗衣服”、身穿“虹裳霞帔”和“罗绮”的舞女,甚至已经成为长安的特定意象
2023-03-19 12:09:00
花脚大仙分享:《新疆历史文物展》系列25
...括锦、绮、绫、罗、纱、缦、绢、印染、刺绣等大量汉唐丝织品,毯、毡、绦带、刺绣等古代毛织品),多种文字 (汉文、回鹘文、 佉卢文、吐火罗文、梵文、古和田文、吐蕃文、阿拉伯文、粟
2023-09-11 11:46:00
首博锦绣中华:元末,蒙古贵族北逃中匆忙埋藏的丝织物
...量,但它很多都是属于精品,尤其是在这个窖藏中出土的丝织品可以说是元代考古的特别重大的发现。除了丝织品外,还有一些元代文书,文书上所写时间为至正十一年(1361年)、至正十二年
2023-09-03 10:03:00
聊聊一棵树引发的战争
...汉代丝织业的跨越式发展。官方除了用丝绸贸易外,也以丝织品代替货币,将薄如蝉翼的绸缎赏赐给匈奴及各大诸侯王,以此来稳固大汉江山。在这个过程中,汉代官方工场生产的丝织品质量把控成
2023-10-12 15:43:00
双槐树遗址出土,发现了三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明当时的先民不仅养蚕,还学会蚕丝纺织,否则怎么会有丝织品呢?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专家们通过蚕雕和丝织品,还发现了三个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已经出现了染色技术。在遗址中发现
2023-08-03 14:53:00
中国传统色之练色
作者:黎荔汉语中“练”字的本义,是一种加工丝或丝织品的工序,即通过水煮等方式把丝麻、布帛煮得柔软白净。这个字始见于战国文字。“练”是形声字,古字形从糸、柬声,汉字简化时“練”简化
2023-01-11 16:41:00
被诟病有“日本味儿”的舞台怎么回事?不不不,这是咱们自己的!
...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仅凭织造工艺,就已然站在了丝织品鄙视链的最顶端。而我国的考古人员,也在成都老官山汉墓中,发现了制造这种织锦的织机。它的制造过程步骤极为繁杂,且精密。
2023-02-03 11:4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