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范佳元
2022年即将过去,对于中国体育用品业来说,这一年过得挺不容易。
疫情持续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世界局势动荡……中国体育用品业,尤其是海外市场板块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根据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1-11月体育用品及设备总出口额163亿美金,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21.8%。根据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得到的数据,中国跑步机出口在2021年出口总金额超过111亿人民币,这一数据在今年1-11月下降为52亿人民币、而其他健身及康复器械今年1-11月的出口总共金额为近238亿人民币,这一数据相较去年同期也下降了近一半。
面对压力,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仍然彰显出了强大韧劲和发展潜力。随着国家治理宏观经济的“工具箱”为体育用品行业应对市场动荡提供强有力的信心支撑。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工作方案》、《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等陆续出台多项惠及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为体育企业的复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首次将体育产业列为单独一章,这既肯定了体育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成效,也为新时期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
广阔的国内市场,不断释放的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根据政府采购信息报从正福易找标上进行的不完全数据统计,今年6月至11月,全国体育采购项目5391个,总金额145.07亿元。全年采购规模呈上涨趋势,尤其是8月及11月达到峰值,各级政府采购项目、金额都是有明显的逐月提高的趋势。
在12月27日举行的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2022年度新闻通气会上,秘书长罗杰表示,全年政府采购规模呈上涨趋势,展现出政府在加大投入、拉动内需的部署。从采购人来看,多来源于体育系统及教育系统单位,农民体育设施、体育公园、健身步道采购项目有所增多。
相比体育装备器材,体育鞋服板块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面对各种不利冲击,展现出极强的韧性。2021年末,据联合会统计,我国42家体育产业上市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较上年涨幅超过30%,为行业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确立了信心。在这个基础上,今年安踏、李宁、361°、特步等体育用品业上市公司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过去三年,居家健身的热潮进一步带动健身装备和服务的热销,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参与冰雪运动人群不断增加;飞盘、露营、骑行这些“网红打卡运动”2022年异军突起,大众体育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体育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的基本选择。
对此,罗杰认为,进入“后疫情”阶段,体育企业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做好“制造+服务”,加快转型升级,补短锻长,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原有优势,满足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才能更好的拥抱充满黄金机遇的未来。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体育用品行业发展的视角出发,既要看到国内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也要善于把握大众体育消费意愿提升的小趋势。据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展览部主任董明介绍,2023(第4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已报名企业1160家,申请参展面积已达可售面积的85%。“2022年体博会遭遇三次延期,但参展企业没有受此影响,依然踊跃报名,体现了企业对行业复苏的信心。”董明说。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等一系列提升信心、促进经济增长与拉动消费的会议精神。罗杰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与宏观政策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相信体育制造业会和诸多行业一齐整体向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