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应对疫情冲击,“家门口的医院”很给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3 07: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7个全科诊室“火力全开”,就诊延至晚9点,钱报记者探访杭州基层医疗机构

应对疫情冲击,“家门口的医院”很给力

应对疫情冲击,“家门口的医院”很给力

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入新院区,硬件提升

“今天还算平稳,早上差不多有200位病人。”杭州西湖区紫荆花路108号,坐落着崭新的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达6200平方米。一楼全科诊疗区,综合显示屏不断滚动叫号。登记台的护士一边记录信息,一边安排患者就诊。

钱报记者采访当天,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人员排班表。表格里,不少名字后面都写着:公休3天。

文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50多人,其中卫技人员119人,在这一波感染高峰中,几乎都中过招。“只能保证高烧那几天休息,最多也就3天。很多人是只休息了一天就带病上岗。”

从1月6日开始,全科门诊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这样的安排,保证了上班族的就医需求,而医护人员则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新设肺部CT和新冠检验套餐,居民实现家门口就医

这段时间来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大多以新冠感染后的诊治为主。

“有的咳嗽一周,有的胃口比较差。”这其中,六七成患者经检查后,确诊感染肺炎,需根据病情对症治疗。而肺炎的确诊,得益于中心CT设备的启用。

2022年11月28日,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入新院区。硬件提升,一些新项目也随之开设。“还好搬入了新院区,12月份疫情出现新情况,新开的项目对诊断、评估、治疗起到了大作用。”全科科长胡鸣宇介绍,中心的全科医师需要对居民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再予以处理。一般患者可在门诊进行输液、雾化、抗炎等治疗,急、危、重症患者转省市级医院诊治。

去年12月中旬,中心推出肺部CT项目,开单后半小时可完成检查,1小时内出报告。仅12月已完成1200多人次的检查。以往,这些患者只能到省市级医院。

据了解,目前,杭州主城区的上城、拱墅、西湖、滨江共有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供CT检查,占到这四个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58%。

最近在日常门诊诊疗中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除呼吸道感染症状外,还可能累及心血管、消化道、肾脏等多个系统。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尤为重要。像文新街道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针对阳康人员推出了系统的检查套餐,包括急诊生化6大项目和新冠阳后查体11个子项目。

据统计,去年12月以来,该中心新冠检验套餐检查2326人次,肺炎支原体检查3866人次,为尽早识别出并发症,及时处置和转诊、改善预后赢得了时间。

如及时雨般的举措有不少。在退烧药一药难求的那段时间,服务中心推出解热镇痛、宣肺止咳等方剂,至今开出近4000剂,帮助患者缓解病情。

7个全科诊室“火力全开”,就诊时间延长到晚9点

去年12月4日晚,杭州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覆盖辖区11.6万常住人口、4万余流动人口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直击疫情的最前线。

半个月前,诊疗区人头攒动,一位全科医生的日接诊量达100多人,中心7个诊室全部开诊,就诊时间延长到晚9点,以应对不断增加的新冠感染患者。

“早上7点半到岗,一到诊室坐下,病人一个接着一个,不可能离开座位。”全科主治医师姚乐燕,已在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10年。

这两年春节,她都在隔离点度过,最近这一个月工作的高强度,仍让她措手不及,“早上的病人看完,差不多要到中午12点以后,马上下午的病人又要接上。看着二三十个病人在外面等着,每个医生都很自觉地放弃休息。吃饭就是随便扒拉几口,连水都不敢多喝,要把上厕所的时间也省下来。”

一天接诊八九十个新冠病人,是姚乐燕和同事的日常,为此,她常常失眠。“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另一重身份是家庭签约医生,一边门诊看诊,一边接听居民咨询电话——“我在听,你有什么情况请说……”

这种双重忙碌,几乎医生们都经历过。

以姚乐燕为例,她是1300位居民的签约医生,其中65%以上为老年人。去年12月25日,她自己还发着烧,在家一天接了四五十个咨询电话,还要应对四五十位签约居民的微信问诊,手机根本放不下来。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凌晨3点仍有居民在线咨询

“凌晨三四点,工作手机响了,有居民问,自己肺不好,感染了新冠该怎么办。”在文新街道,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一万多人,疫情冲击下,签约医生就像是他们能抓住的救命稻草。有的居民着急之下,也会拨打中心对外公开的电话咨询。

“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从下午1点半到3点半,俩小时接了70多个电话。”综合办公室主任李少仁坦言,电话那头的手足无措是相似的,“多是老人,有基础疾病……”

通常情况下,医生们会询问患者身体情况,有没有发烧?烧到几度?身体有什么不适?

几天前,姚乐燕就接到一位92岁老人家属的咨询。考虑到老人的年纪,她担心老人存在肺部感染,有沉默性缺氧情况,“检查后发现氧饱和度只有74,赶紧让家属送到上级医院治疗。”

这样危急的情况并不多见,很多时候,姚乐燕和同事们更多的是解释。

“低烧的年轻人,建议他们居家观察;情况还好的老年人,宽慰他们不要紧张。”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让患者心有所信。

即将到来的春节,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又将经历一次实战检验。“下面4个站点轮流抽调医生来坐诊,所有护士进入门诊夜班轮值,还安排了备班人员,就是希望通过任务分解,尽量减轻一线工作人员的压力。”

好在,好消息已经不断传来,比如,几天前,一位患者给服务中心打来反馈电话:夫妻两人都70多岁了,前段时间感染新冠,来服务中心配了几剂中药,如今体温已经正常,人也舒服了很多,想问问要不要再配点药。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病人好转,这是最大的安慰。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要突出保健康防重症,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医疗物资保障能力、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保障水平,提高疫苗接种率和科普实效性,尤其在医疗卫生方面,要新改扩建规范化村社卫生室500个。

“工作十年,单位业务用房从1000平方米到3000平方米,再到现在的6000多平方米,设备从无到有,从低端到高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姚乐燕说,政府投入加大,不断改善基层就医环境和硬件设施,充分筑牢疫情防护的第一道防线,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真的很用心用力。

这份政府工作报告,让医护人员更有信心和力量。这张基层医疗防护网将越织越大,越织越紧,真正实现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家门口就能做CT杭州有社区医院推出“阳过”体检套餐
...杭州有社区医院推出“阳过”体检套餐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操作CT仪器感染新冠病毒“阳”了之后,杭州的李女士一直不停咳,担心自己会不会得了肺炎。“听说大医院爆满,还能去
2023-01-09 07:31:00
拧成“一股绳”,打造群众信得过的“家门口”医院
...院——记“浙江省工人先锋号”南湖区东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CR实验室■撰稿 卜一丰 何金妹图片由南湖新区(东栅街道)提供新冠疫情时期的PCR实验室,现在的医院检验科,它是医
2024-05-17 06:59:00
...便利,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在任阳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们早早排起了长队,永济市中医医院的“移动智能中药房”便民车直接开到现场,车内配有医师、护士、药剂人员,让村民不
2023-02-02 06:27:00
分级诊疗成效明显,留更多医疗资源给急危重症患者
...哨点诊室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等服务。(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本报记者 李晨琰为进一步方便广大居民发热就诊需求,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迅速行动,扩点布局,增
2022-12-20 05:32:00
双向织密救治网,当好健康“守门人”
...,默默守护着百姓的平安健康。小病去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疑难重症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去综合医院就医;病情稳定后还可回家门口康复治疗……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农村百姓
2023-01-27 07:06:00
缺药、缺人、靠输液治疗,农村如何应对疫情冲击?
尽管春节返乡潮尚未完全到来,但疫情已“快人一步”,从一线城市蔓延到四五线城市,继而是广大农村地区。资料图张雨茜是河南省济源市某乡镇卫生院医生。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平时医院单日
2022-12-23 13:12:00
告别失眠——漕湖人民医院这场义诊让你安睡如初
...务质量,提升百姓就医体验,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至百姓家门口,切实解决群众难题,保障辖区居民健康。顾艳雯
2024-04-29 12:17: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望谟县蟠桃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夏兵:[基层故事]建好“家门口的医院”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唐波“代饮茶是金银花5g、生黄芪9g、广藿香(或佩兰)3g。”“成人预
2023-01-16 04:06:00
用专业托举呼吸之重,烟台山医院费建文新起点助力区域诊疗升级
...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卓越的专业水平与突出贡献,烟台山医院东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主任、主任医师费建文成功当选为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这不仅是对其个人精湛医术与学
2025-08-08 20: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天津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创新的光芒,创造了我国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第一台照相机和电视机等诸多“第一”
2025-08-12 19:45:00
亲友间的日常寒暄,社交媒体上的热门内容,有关“运动”“锻炼”的话题从未缺席。但与此同时,一些人因盲目跟风,运动不当,进而导致运动损伤
2025-08-12 19:45:00
暑假期间,外出旅游人数激增,如何避免外出就餐掉“坑”呢?省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合会提示,消费者就餐前学会“三查看”,即查看饭店经营资质
2025-08-12 19:59:00
一对邻居,拆迁搬走后,彼此失去联系。8月11日,其中一人听说邻居的新住址后,专程到社区打听。经网格员查询登记信息,联系到本人
2025-08-12 19:59:00
8月11日下午,小区突发停电,祖孙俩被困电梯。他们迅速按下紧急呼叫按钮,并拨打电话通知了网格员,冷静等待。20分钟后,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
2025-08-12 19:59:00
8月12日,柳巷街道海西社区成功化解一起因燃气热水器安装引发的邻里纠纷,两户居民在专业检测和温情调解下,双重协调下重归于好
2025-08-12 19:59:00
新装修店铺灯箱彻夜不关,强光直射居民卧室,引发邻里矛盾。8月11日晚,新华西社区网格员连夜调解,以情说理、依法释疑,店主承诺夜间关闭灯光
2025-08-12 19:59:00
“饮鉴-饮酒基因速测星盒”亮相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 通讯员 张静酒桌上,有人一杯就倒,有人“千杯不醉”。酒量大小,究竟是天生注定还是后天练就?这个困扰无数人的问题
2025-08-12 20:05:00
护航世运,五度穿云!“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中国网8月12日讯(记者 李智)8月1日以来,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四川省气象局部署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海燕Ⅱ型无人机已高质量完成了5架次成都世运会气象保障任务
2025-08-12 20:21:0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医师节·德医医者风采特辑|泌尿外科高立健——“泌”护生命通途
编者按: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值此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推出“医师节·德医医者风采特辑”名医专家宣传专栏
2025-08-12 20:29:00
“小李,有人要扣我钱!”8月12日,东岗路二社区网格员李崎接到辖区居民王大娘紧急求助电话。凭借丰富反诈经验,李崎迅速识破骗局并现场拦截
2025-08-12 20:29:00
8月11日,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脑激活专科(MDT)诊疗中心”并开诊。该诊疗中心主要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简称“MDT”)模式为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功能恢复提供有效
2025-08-12 20:3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谢小真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能量由母亲通过脐带将血液、氧气、各种营养物质输送给胎儿
2025-08-12 20:40: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中小学春秋假相关话题引发关注。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印发通知,明确2025-2026学年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春秋假试点
2025-08-12 20:40:00
演唱会门票“不可退”:规则背后,是霸王条款还是合理避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近日,一则消费者因亲人在演唱会前夕去世申请退票、历经9个月才艰难追回580元演唱会门票的新闻
2025-08-12 2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