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潘峰 潘晶
近日,捷报传来。凭借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卓越的专业水平与突出贡献,烟台山医院东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主任、主任医师费建文成功当选为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这不仅是对其个人精湛医术与学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烟台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呼吸健康领域的专业影响力与学科引领地位进一步提升。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实至名归的专业实力支撑。作为烟台市首个呼吸专业重点学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和山东省公共卫生重点专科,烟台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力有目共睹。而作为一名在呼吸健康领域奋斗了29年的“老兵”,这份新的任命于费建文而言,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她将以更坚定的担当、更精准的医术守护百姓的呼吸健康,助力区域呼吸与危重症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费建文深入基层开展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防治培训
潜心躬行,多领域精研不辍守护畅快呼吸
深研呼吸之道,守护生命之光。34年前跨入医学院校大门之前,费建文对呼吸专业并没有更多了解,凭着“挽救生命”的一腔热血,她顺利考入青岛大学附属医学院,开启了守护畅快呼吸的笃行之旅。
“当时呼吸科主要看的是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咳喘型为主的疾病。”但这并没有劝退费建文。1996年大学毕业后,怀着对生命的敬畏,费建文在烟台山医院呼吸内科扎下根来,并逐渐将专业重心聚焦于慢阻肺、肺栓塞等高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
彼时,随着烟台山医院“咳喘之家”的正式开设,呼吸内科的工作重心一度集中在哮喘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上。而抢救哮喘病人的惊险时刻,至今仍清晰地刻在费建文的脑海里。年近花甲的陈老太是科里的“老病号”,有多年哮喘病史,一次坐火车返回烟台途中,哮喘突然急性发作,随身携带的急救药物根本无法完全缓解症状。抵达烟台后,她急忙打车赶赴医院,可就在途中陈老太却因呼吸困难加重不幸晕倒,情况万分危急。接诊后,医护团队迅速为其建立静脉通路,同时紧急实施气管插管术,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并配合平喘、抗炎、纠正缺氧等一系列对症治疗,这才将陈老太从生死边缘成功拉了回来。
费建文(右一)带领团队查房
“以前这种抢救是常态,现在几乎看不到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了。”多年的规范化管理有了成效,费建文也将主要精力转入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慢性咳嗽及肺癌全病程管理,以精湛的技术与高度的责任心全力护佑患者的呼吸健康。
医路追光,与国内大咖开展密切合作
精进自身的同时,依托医院搭建的高水平学术交流桥梁,费建文带领团队与国内呼吸界顶尖专家保持密切合作,持续跟进前沿诊疗理念与技术,开启了“医路”追光的奋进之旅。
早在2001年,烟台山医院就作为分中心参加王辰院士牵头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肺栓塞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并以此为起点,连续参与国家“十一五”至“十四五”期间肺栓塞领域的系列重点课题研究,在临床数据积累与诊疗方案优化中不断突破。与此同时,王辰院士提出的医疗、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理念,更成为推动科室规范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引,促使烟台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专业精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学科实力的持续提升,吸引顶尖学术力量的深度赋能。2017年,钟南山院士曾带队来烟台山医院指导,并将当年的全国咳嗽年会放在烟台山医院举办,为区域呼吸学界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此后,烟台山医院成为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作单位。基于对烟台山医院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水平以及科研数据的认可,钟南山院士团队进一步抛出橄榄枝,邀请医院作为分中心参与由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牵头的“全新哮喘管理”“重症哮喘注册登记”“慢性咳嗽队列研究”等国家级课题。在此过程中,科室不仅积累了海量临床科研数据与宝贵经验,规范化诊疗能力更实现了阶梯式提升。
去年4月,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主办的院士大查房——呼吸系统疾病能力提升项目学术会议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召开。烟台山医院作为三大分会场之一,线上参与了授课及疑难病例讨论。这一重要学术参与机会,既是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业实力的肯定,更成为科室医疗技术能力跃升的“加速器”。
而这一系列学术优势也转化成了服务患者的“红利”。国内顶尖诊疗理念与优质医疗资源借助学术桥梁直达烟威,让患者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国家级诊疗服务,彻底免除了奔波求医之苦。
齐头并进,推动学科与区域呼吸诊疗协同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做不了多少事,但一个团队可以做意想不到的事”,费建文喜欢用动车的特点来类比科室的发展,在她看来,传统列车全靠车头牵引,而动车时代的核心优势在于每节车厢都拥有独立动力。因此,为团队每位成员精准定位、激发个体潜能,通过“以点带面”的协作模式推动科室全面发展,正是她深耕学科建设的核心思路。
费建文积极组织参与义诊及科普宣教
全面推动亚专业建设的初衷,正基于此。近年来,烟台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先后精准布局肺栓塞与肺血管病、慢阻肺、哮喘、肺结节与肺癌、肺内感染、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介入等10个亚专业领域,同步开设相应特色门诊,学科建设卓有成效。其中,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地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治位居省内前列,肺部感染控制水平获国家认可。专业细分带来的诊疗精度持续提升,直接惠及港城百姓。仅2024年该科室门诊量便突破3万余人次,年出院人次超5000例。
有序的梯队建设则为科室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夯实学科发展根基,近年来,烟台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精准施策,构建起“引才-育才-用才”的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该科室积极对接国内呼吸领域头部医院,以个人或团队签约的方式,陆续引进肺血管病、间质病、肺癌等亚专业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在年轻医生的培养方面,则采用内部培养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借助每周的疑难病例讨论、业务交流以及外出进修等途径,帮助他们在临床实战与科研创新中快速成长。如今,这支由资深专家领航、骨干医师攻坚、青年医师接力的人才梯队,已成为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实现门诊与病房统一高效管理的核心支撑。
作为国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项目烟台市级牵头单位及烟台市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办公室、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防治技术市级牵头单位,烟台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将目光放得更高更远。积极承担烟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及呼吸职业病的防控工作,在高效落实疾病早筛早诊早治、积极开展相关诊疗技术项目以及患者健康管理指导等方面全面发力,费建文和她的团队还想为区域呼吸诊疗的协同发展出更多力。
“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此番受聘成为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也给费建文带来了从医之路的新指引。在持续深耕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她更希望推动技术的创新突破,带动区域呼吸疾病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同时,借助医联体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等平台,积极向基层医疗机构辐射推广规范化诊疗经验与适宜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让百姓切实受益。
从临床一线的救死扶伤,到学科建设的精耕细作,再到区域诊疗的协同共进,29年间,费建文以坚守与担当,在呼吸健康领域孜孜不倦。站在新的起点上,她将继续带领团队在守护百姓呼吸健康的道路上笃行不怠,为构建区域呼吸健康防护网、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