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凡人善举耀渝钤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2-20 09: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余日报

凡人善举耀渝钤

——记“中国好人榜”入选者、操场乡太湖村村民黄瑞连

本报记者 吴晓敏 新春前夕,中央文明办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入选名单,分宜县操场乡太湖村村民黄瑞连荣登“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类),对黄瑞连40余载孝老爱亲、传递向善向上正能量进行褒奖。今年64岁的黄瑞连左手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后评定四级肢体残疾,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但是,40余年来,她大力弘扬和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沐浴着文明乡风,身残志坚,从小就无微不至照顾瘫痪母亲;成家后不离不弃地侍奉瘫痪在床的公婆,为他们养老送终;不遗余力地照顾患有癫痫脑梗的两个儿子。面对生活的多重打击,她与家人相扶相守共渡难关,无怨无悔,自信乐观,彰显担当,书写荣光。 在娘家,她是妈妈的“好棉袄” 命运好像跟黄瑞连开了个玩笑,黄瑞连出生就患有左手手掌运动功能障碍。由于家里穷,没钱医治,她长大后只能右手用力、左手根本使不上力。因此,黄瑞连从蹒跚学步就承受着生活的不便和艰辛。不幸的是,在黄瑞连9岁时,她的母亲因患高血压瘫痪在床。年幼的黄瑞连并没有因此被生活吓倒,反而愈发坚强。那些日子,黄瑞连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起床,准备好早饭后再一口一口地喂给母亲吃,等母亲吃完饭后再去上学。在学校时,她刻苦学习;回到家后,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的母亲。后来,由于父亲要干农活,弟妹又小,才读到小学三年级的黄瑞连不得不辍学在家照料母亲。期间,每当有人到家拜访探望时,都会被在床前帮母亲梳洗、陪母亲解闷的小瑞连感动。“这家是不幸中的万幸,有个这么懂事、孝顺、乖巧的好女儿。”这是左邻右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这个女儿,我早就没了。”瘫痪后,黄瑞连的母亲曾经对村里人说过这样的真心话。由于病痛,她母亲曾一度觉得自己就是个废人,吃喝拉撒全靠女儿,有时还发点脾气,但是,黄瑞连顶多只是偷偷抹下眼泪。正是女儿的爱,给母亲活下去的希望。 就这样,本应快乐无忧的童年、少年时光,黄瑞连却过早地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在日复一日繁杂的事务中厚植爱亲之情。黄瑞连这种爱持续到12岁时,她母亲终因病重,告别这个不舍的世界。 “我父亲当过兵,担任过村小组长。我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姊妹要孝敬老人,关心家人,要跟邻里友好相处,不要跟别人相骂吵架,要和村里人合得来。”黄瑞连深情回忆道。正是少年时就在这种纯朴的家风涵养下,黄瑞连的性格温顺,脾气好,是妈妈的“好棉袄”,给当年生病的母亲阳光般的温暖。 在自家,她是公婆和儿子的“好护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按农村习俗,19岁那年,孝顺的黄瑞连嫁给了高岚乡盆溪村的钟春生。因生计问题,黄瑞连夫妻俩没有与公婆住在一起,但她心中总惦记着公婆。为能让公婆烧上煤球,每月月末,黄瑞连把煤球做好,再挑着煤球走几十里路,从太湖村送到盆溪村。山高路远,黄瑞连一挑就是6年。 1980年,黄瑞连的大儿子出生,随后二儿子、小儿子也相继出生。1986年,黄瑞连生下小儿子不久,婆婆因病瘫痪,卧床不起。黄瑞连把婆婆接来家中同住。她无暇顾及自己还在月子中,尽管身体虚弱,她还是一心只想照顾好婆婆。那时,黄瑞连经常一只手抱着襁褓中的小儿子,另一只手给婆婆喂饭。丈夫为了养家糊口早出晚归,照顾家人的责任就落在黄瑞连身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 真是祸不单行,1991年,公公又因病瘫痪。公婆的生活起居需要人全程照顾,丈夫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外务工,不能长期在家照顾老人,于是勤劳善良的黄瑞连就独自扛起照顾公婆的重任。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媳?为更好地照顾公婆,她干脆把公公也接到太湖村与自己同住。黄瑞连照顾家人的同时,还利用碎片时间帮助丈夫干农活,洗衣做饭操持家务。身患残疾的她没有怨天尤人,日子过得再艰难,也依旧对生活充满信心。 1997年,黄瑞连的公公去世后,心思细腻的她担心婆婆孤单,每天晚上都与婆婆一起睡。冬天天气寒冷,又没有电热毯、热水袋之类的取暖东西,黄瑞连就把婆婆的脚放在自己的腋窝里取暖。就这样,黄瑞连用爱心温暖婆婆,直到2011年婆婆病重去世。 屋漏偏逢连夜雨,也是在1991年,黄瑞连6岁的小儿子在摔了一跤后不幸患上癫痫,虽然多处求医,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尽管黄瑞连给他温情的母爱,但在2016年,小儿子还是离开人世。伤心悲痛之余,黄瑞连夫妻二人将希望寄托于大儿子和二儿子身上。但老天不公,2019年3月,在外务工的二儿子突发疾病,双眼失明,经手术治疗后仍然常年卧床,如今40多岁的二儿子吃饭喝水都要人喂,每天还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进行控制,一年光买多功能护理垫就是2000多元。母爱绵绵,60岁的黄瑞连,本该到了享儿孙福的年纪,每天却起早摸黑,做家务、干农活,日复一日地照顾卧病在床的二儿子。“今后,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照料好他;只要有一口饭吃,就要给他吃。希望有一天他能好起来。”黄瑞连说道。寥寥数语,饱含着博大的母爱。 钟春生感慨地说:“黄瑞连嫁给我后,家里几个人得病,都要人服侍。她吃了苦,可以说是没过几天好日子,她真是良心好。” 来时的路,黄瑞连遇到太多的坎坷不平。然而,面对生活的不公,坚强的黄瑞连却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黄瑞连说:“党和政府对我们家很关心,给了很多照顾。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活不成现在这个样子。对此,我们十分感激。有大家的关心,相信生活会变得好起来。” 在乡村,她是老表心中的“好心人” “瑞连妹子为人老实,心地善良,跟大家处得不错。”70多岁的林任妹老人说道。 “瑞连嫂很有孝心,做人实在,人缘好。像碰到快要下雨时,她都会及时帮邻居把衣服、稻谷之类收好。有时村里小孩到屋前水塘边玩耍,她看到后,会叫他们不要去玩水。”原村民小组长钟秀根说。 “这么多年来,黄瑞连吃了很多苦,但脾气好,人实在,一路走来,她真是不容易,也很不简单。”村妇联主席张青花深有感触地说。 有爱当然就有影响力。黄瑞连孝老爱亲成为十里八乡的美谈,树立了乡村道德新风,引领了一方向善风气。 村民小钟发自肺腑地说:“瑞连婶就是一道光,点亮生活中的平凡和伟大。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要向她致敬、看齐!” 的确这样。见贤思齐,奉献爱心,在偏远的操场乡蔚然成风:有长期照顾瘫痪丈夫的钟传妹;有见义勇为,勇救落水儿童的钟小英、刘玉英;有在疫情防控期间无偿为颐养之家送菜的残障村民钟万生;有积极为颐养之家捐款的老板;有关爱留守儿童的“童伴妈妈”…… 岁月无情,人间有爱。黄瑞连深怀孝老爱亲之心,尽心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公婆,尽力照顾生病的儿子,充分展现渝钤儿女孝敬老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为“新余有爱”这张精神文明建设亮丽名片增添光彩。无疑,黄瑞连是渝钤大地“最美女儿”“最美儿媳”“最美母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1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心价值观,积极培树道德典型、礼赞道德楷模、鼓励凡人善举、褒奖身边好人,产生成风化人社会效应,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张秀云是我市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良好风尚的传承者
2023-03-16 02:28:00
凡人歌·青岛故事丨守护患病丈夫16年,公交司机柔肩撑起一片天
...,都在无声诉说着穿透岁月的力量,让平凡生活中的孝爱善举绽放出温暖人心的道德光芒。
2025-05-16 11:40:00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凡人善举最是动人!危急关头,幸好有你们挺身而出N晚报记者 韩瑜超通 讯 员 王 燕 孙依倍 吴宇哲这两天,在嘉兴市南湖区和嘉善县分别发生了暖心的一幕,凡人善举瞬
2024-03-28 07:00:00
...明的“集聚效应”,似繁星闪烁,如春潮涌动。呵护凡人善举形成“城市精神”8名中国好人,64名山东好人,35名省市级道德模范……近年来,郓城县大力弘扬“文明四风”,积极打造“德来
2023-05-10 10:16:00
本文转自:安庆日报本报讯 近日,望江县鸦滩镇古炉村村民韦凤仙专程赶到怀宁县石牌镇独秀医院,替婆婆送上一面写着“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表达对独秀医院护工徐妹伢的感激之情。今年6
2024-01-06 08:43:00
...她早已为自己的妈妈点了一个大大的赞。乐于助人 凡人善举绘写心中热忱生活中的杨静慧是一名待人温和、心地善良的人。在一次逛街买衣服时,她发现了一部别人遗落的手机,她想失主心里肯定
2023-02-22 14:30:00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凡人善举铸就人间大爱——记第五届曲靖市文明家庭严小妹家庭麒麟区益宁街道花柯社区彩云居民小组居民严小妹以孝顺为荣,以奉献为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妻、为人女
2023-04-17 00:20:00
禹城安仁镇:凡人善举促进人心向善
...榜样学子”213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个个“凡人善举”的感人事迹,带动了更多的身边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美德”已成为安仁发展的最美底色。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为幸福安
2023-08-18 16:21:00
记者快评|现代滑稽戏《顾家姆妈》:笑泪交织中看凡人善举,时代变迁里观人间大爱
一个年轻保姆,一对乡下弃婴,48年不离不弃、相依相随。他们的命运,更与时代变迁紧紧相连……6月9日晚,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江苏省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的参演剧目、苏州市滑稽
2023-06-10 22:3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