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咸阳博物院(新馆)5月动工 郑国渠渠首遗址区已对外开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4-23 08:35: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4月22日10时,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冷劲松,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俊英,咸阳市科技局局长杨冲锋,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君宇出席,以“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奋力迈出咸阳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更大步伐”为题目,介绍了有关情况。

投资90亿元杨家坪煤矿6月将动工

乾县一汉服民企实现产值5.1亿元

2024年,咸阳市经济总量迈上3000亿的新台阶,增速达到6.5%。今年一季度,咸阳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生产总值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顺利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咸阳北部(北五县)煤炭储量超过110亿吨,咸阳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特别是去年投资33亿元的世界首个660兆瓦超超临界CFB示范项目投产运行,投资90亿元的杨家坪煤矿今年6月正式动工。咸阳(彬州)高端能化园区已经落户精细化工企业30余家,90%以上是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园区产值将突破百亿。纺织也是咸阳的一个传统产业,支持咸纺集团深化国企改革,支持民营纺织企业创新发展,乾县一家民企抓住“汉服热”机遇,去年生产汉服213万件,实现产值5.1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探索出一条转型发展之路。

2024年交大创新港咸阳新区正式落户咸阳高新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西安交大在咸阳共建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两年位居软科中国理工类高职院校首位,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抓住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建成投用的机遇,推动咸阳经开区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粮食总产实现“二十一连丰”

全国每十个苹果就有一个产自咸阳

2024年,咸阳市粮食总产超过185万吨,实现“二十一连丰”。水果产量超过550万吨、居全省第一,其中,苹果占八成以上。全国每十个苹果,就有一个产自咸阳,“咸阳马栏红”苹果位列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的第4位,瑞雪、秦脆、华硕等新优品种远销世界各地。蔬菜产量达到388万吨,设施蔬菜面积41万亩、产量141万吨,均排在全省第一。泾阳是陕西西红柿第一县,普罗旺斯西红柿深受消费者青睐。羊乳也是咸阳农业的一个特色产业,这几年推行“产、加、销”融合发展,奶山羊存栏量超过70万只,年产羊奶量近1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土特产”也可以成为“大产业”。咸阳茯茶制作技艺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技艺,提升标准化、智能化生产水平,目前产量接近6000吨,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的农业,为食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原材料资源,益海嘉里、双汇、伊利、金沙河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咸阳,咸阳自身也培育出红星软香酥、心特软、子祺等本土优质食品加工企业。

郑国渠渠首遗址区已对外开放

茂陵正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咸阳深入挖掘郑国渠“天下第一渠”的文化内涵,渠首遗址区已正式对外开放。谋划实施秦直道遗址保护利用工程,不断擦亮秦文化标识。开展汉唐帝陵保护专项行动,乾陵去年成功创建5A级景区,茂陵正在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距茂陵9公里,备受关注的咸阳博物院(新馆)5月份动工建设,将全面展示咸阳深厚的历史文化。

咸阳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袁家村是全国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是一个关中小村落,每年游客接近千万人次,五一、春节等节假日每天游客近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每年超过12亿元,是乡村振兴的奇迹。除了袁家村之外,还有马嵬驿、龙泉公社等一批乡村旅游体验地。

咸阳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咸阳北山最高海拔1800多米,气候凉爽、绿树成林,是“天然氧吧”,秦代的林光宫、汉代的甘泉宫均坐落于此。盛夏酷暑,从都市圈出发,踩一脚油门,一个小时就能到北山,开启避暑休闲之旅。修建在泾河上游的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今年11月将开始蓄水,总库容32.76亿立方米、水域面积7.3万亩、回水长度97公里,被称为陕西的“小三峡”,蓄水完成之后,对周边区域小气候将产生影响。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曹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3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国渠是为谁而修的?嬴政和吕不韦的初次较量初露帝王之相
...开始向众人兜售自己酝酿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宏大计划。郑国渠这个弘大计划就是“疲秦之策”,意思是让秦国疲惫不堪,无力再向东扩。因为秦人西出函谷关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就是韩国,秦人不断
2023-05-17 19:44:00
陕西5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线路详情公布
...听千年农耕文化故事。二、行程路线西安市→龙泉公社→郑国渠旅游景区→袁家村→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西安市三、最佳旅游时间4月—10月四、主要乡村旅游点(项目)
2023-08-04 06:37:00
秦都咸阳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如何?
...通的横桥。秦咸阳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最典型的事例当数郑国渠的开凿。郑国渠虽不属秦咸阳城的范围,但它的开凿对解决咸阳日益增长的人口而引起粮食不足的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郑国渠是联
2023-02-13 20:14:00
韩桓惠王的水利策略,修剪郑国渠背后的真实意图
...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很多人恐怕不了解这项水利工程,诚然,他的名气确实不如都江堰,大运河等水利
2023-12-14 16:09:00
聊聊秦始皇一生6大“世界级”建造
...权,秦始皇在位期间建造了六项惊世界的伟大工程。其中郑国渠、灵渠、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至今仍在发挥巨大的作用,被世人誉为千古留名的世界级遗产。一、郑国渠:开创我国水利之先河秦国
2024-01-14 21:20:00
穿军大衣到陕西一景区旅游可免门票,景区回应:系旅游淡季活动
...,而是军大衣(花棉袄)更有性价比”,11月30日,陕西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景区自12月1日至31日对穿军大衣与花棉袄的游客免门票,引发网友关注。此前在11月
2023-12-05 10:27:00
郑国渠的修建始于阴谋,疲秦之计却成为强秦之策
...下去了。接下来发生的,就是本年度真正的大事件:兴建郑国渠。当然,这个时候,它还不叫郑国渠。世界充满各种阴谋论,兴建郑国渠这件事实在太像阴谋论了,但它偏偏不是阴谋论,而是一场真
2023-06-16 10:59:00
秦国给了赵国多少翻身的机会,可惜赵国一点不懂珍惜
...很生气,但仍然让郑国坚持修完了该渠,并将其命名为“郑国渠”。这就不免令人惊叹了,郑国作为间谍,计谋败露后不被处以死罪,反而能继续负责领导此一伟大水利工程,甚至在工程完工后还“
2024-07-14 16:49:00
春秋战国时期四大水利工程,为何有两个在秦国
...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由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
2024-06-06 11: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