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渊拒绝九锡:对传统权力转移的挑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7 13:51: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背景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转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然而,每一次权力的转移,无论是通过战争、阴谋,还是通过合法的继承,都伴随着一系列的仪式和象征。这些仪式和象征赋予了新统治者合法的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他们的权力。在中国的历史中,九锡就是一种特别的权力象征,它代表了皇帝对一位大臣的最高尊敬和信任。然而,在隋末唐初的动荡时期,唐王李渊却拒绝了隋恭帝赐予的九锡。他的这一决定,无疑是对传统权力转移仪式的一种挑战。

李渊拒绝九锡:对传统权力转移的挑战

二、九锡的含义及其历史渊源

九锡,顾名思义,是九种礼物。它们包括: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鈇钺、弓矢和秬鬯。这九种礼物各有其象征意义,如车马象征着皇帝的出行权力,衣服象征着皇帝的尊贵地位,乐则象征着皇帝的娱乐享受等等。自汉代以来,九锡成为了一种荣誉的象征,被赠予那些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功臣。

李渊拒绝九锡:对传统权力转移的挑战

三、唐王李渊对九锡的拒绝

然而,在隋末唐初时期,唐王李渊在接受隋恭帝将十个郡增加给唐国的同时,却拒绝了隋恭帝赐予的九锡。他对手下的官员说:“这是阿谀奉承的人干的事,孤自己把握大政又给自己加优宠和九锡,能行吗?”他认为,如果一定要按照魏、晋的规矩,那些都是些虚礼,欺骗人的;他们实际的作为赶不上春秋时的五霸,而追求的名声却想超过禹、汤、文王三王,这样的事是孤经常嘲笑的,也认为这样做很可耻。

李渊拒绝九锡:对传统权力转移的挑战

四、对李渊拒绝九锡的评价

李渊对九锡的拒绝,体现了他对传统权力的理解和挑战。他拒绝了这种传统的权力象征,并不是因为他不喜欢权力或荣誉,而是因为他更看重权力的实质和来源。他明确指出,权力的获得应当是基于至诚上应天意、下顺民情,而非虚礼或者形式的仪式。如果不能真诚地接受权力,那么权力就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无法带来真正的改变和进步。五、结论

总的来说,李渊对九锡的拒绝体现了他在权力交接问题上的独特见解和坚定立场。他拒绝了这种传统的权力象征,因为他认为权力的获得应当基于真诚和实际的表现,而非虚礼和形式的仪式。这种对权力的理解和态度,无疑为唐朝乃至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九锡制度:从周朝到汉朝的权力演变与制度创新
“锡”是“赐”的通假字,所以“九锡”又叫“九赐”。九锡最开始也叫九命。相传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位被赐予九锡的,但是没有赐全,只接受两锡,后来晋文公也只是四锡。所以后世有言“九锡备物
2024-03-04 01:24:00
在古代,“九锡”之礼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礼遇?
“九锡”是我国古代皇帝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礼遇,而且是臣子所能享受到的最高礼遇,《公羊传》中记载“诸侯有德,当益其地,不过百里,后有功加以九赐”,这里的“赐”就是“锡”,这是一个通
2023-02-15 17:19:00
聊聊都督中外诸军事与篡位三件套
...一,这一过程常伴随着所谓的“篡位三件套”:封王、加九锡、禅让。都督中外诸军事的设立:都督中外诸军事起初是作为统一指挥国内外所有军,队的最高军事职务而设立的。这样的设置使得担任
2024-09-29 22:02:00
为何得到加九锡的人都篡位做皇帝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礼仪,叫做加九锡。熟悉历史的朋友,对这项礼仪应该不陌生。因为在历史上,除了极少的几个外,几乎所有享受这项至高礼仪的,全都篡位做皇帝了。所以也有人
2023-04-25 14:03:00
诸葛亮是忠臣,但他为何说了这样1句话
...勋卓著的大臣,特设了一种对大臣的封赏制度,名为“加九锡”。具体而言,就是皇帝把九种尊贵的器物仪仗赐给大臣,拥有了“九锡”之后,此大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
2024-06-04 18:41:00
霍光权力达到顶峰几十年,为什么没有篡位?
...篡位的背景。霍光如果想篡位,他首先得做一些封王、加九锡之类的事情,然后才能通过禅让的方式,把权力接管过来。但是汉高祖早就说过,非刘姓不可以封王,非建功不可以封侯。霍光在汉昭帝
2023-02-19 20:28:00
君臣相遇、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背后,是一场二元的权力博弈
...纯臣,没有一丝野心吗?也不一定。当李严劝诸葛亮加受九锡时,诸葛亮答复:“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连十锡都不在话下,何况是九锡呢?可见诸葛亮在
2023-06-27 11:48:00
蜀汉后期,诸葛亮专权到了什么程度?
...排挤出了权力中心。李严曾上书给诸葛亮,建议他接受“九锡”。此前历史上接受九锡的名人有:王莽(废汉室建新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子曹丕篡汉称帝建立曹魏)、孙权(接受曹魏九
2023-02-22 16:32:00
探讨荀彧为何与曹操决裂
...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当曹操试图晋为魏公并加九锡时,荀彧却选择了决裂。这一选择背后的原因,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冲突。本文将探讨荀彧为何在此时才与曹操决裂,以及这一决裂
2024-10-05 20: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