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苓桂术甘汤为治“水心病”要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5 09: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简称“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原方组成为: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炙甘草各二两。

该方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所载版本,白术用量增加到了三两。原文对“寒饮”一证有这样的描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又曰:“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后人多数认为该方出自《金匮要略》,却不知该方的理论根本,所以才有了本末倒置的认识。该方历代医家用得多,而论得少,也许是《金匮要略》中讲述得更好理解。然而如何去探求仲景公的理论真谛呢?对于水气“寒饮”之证该如何理解?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发现了“水心病”,揭开了现代医学最疑难的问题如心脏病及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病症的“伪装”,科学地说明了血栓、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与水饮的直接关系,对于许多的难证、恶证开创了治疗的广阔天地。让我们沿着刘渡舟的思路打开仲景公智慧的大门。

首先来理解水气的概念,何谓水气?成无己注曰“水寒相搏,肺寒气逆”,钱天来注为“水气,水饮之属”。刘渡舟认为他们似乎各自说对了一半,认为“水与寒,往往结伴而行,水指其形,寒则指其气。如影之随形,不能分离”。

其次,水气为什么要上冲呢?这就是仲景公对苓桂术甘汤的论述。到底仲景公在揭示和论述什么呢?其实就是“水气上冲”一证的治疗,也是我们治疗该证的理论基础。《伤寒论》第67条中的“若吐、若下后”,明确指出该证属虚证而非实证。《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这段话讲明了心为生命的根本,主宰神明变化。心有这么重要的功能,在于它有强大的阳气。心主阳气而为先,心主血脉、心主神态等功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心阳督守的基础上,阳生阴长,方能主宰血脉之功用。

然而心阳与水寒相对而立,既矛盾又统一。心阳若虚,坐镇无权,而使水气成为致病因子,夹寒邪而上冲,势不可挡而引发疾病。同时也应该指出“水气上冲”一证,与中焦的脾土、下焦的肾气虚弱不能制伏水寒邪气有很大关系。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病证“水气上冲”是因心阳虚在先,脾、肾虚弱在后,致使水饮成邪,上冲为患。

对于“心下逆满”的解释,刘渡舟认为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水气上冲的病机;二是指相应的症状。“满”就是胀满,或称“痞满”,为上腹部气机痞塞不利,因而胀满不通。“心下逆满”旧注为“胃脘”病证,刘渡舟认为是心阳虚而阴气不降所致,笔者也赞同该观点。若是“胃脘”之证,主要是脘腹部胀气明显,不至于“气上冲胸”甚至咽喉不利。而胸为心之宫城,太和之元气所聚之所,今心阳被水寒之邪遏阻,觉胸中满闷,或憋气疼痛。心阳被遏,胸中阳气受制于水寒之邪,肺居于胸中,水寒凌肺,金寒津凝,咳嗽、气喘、痰涎增多,面部浮肿之症也相应出现。

“起则头眩”是指患者头晕为甚,只能静卧,不敢起动。心脾阳虚,不能上养清窍是一方面;而水气上冲,阴来搏阳是另一方面,清阳既虚且又水气上冲,头晕目眩怎会不重?

“脉沉紧”,仲景公《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曰:“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沉脉主水,紧脉主寒,从脉象上原无可议之处。然刘渡舟认为,苓桂术甘汤一证,脉多见于沉弦,也有脉结与沉伏无力之时。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另起而接在“脉沉紧”一句之后,仲景公可谓用心良苦,一是指水气上冲之证发生后,医者误发其汗,从而导致阳气进一步损伤;二是指“误治”之害发生后,仍以苓桂术甘汤治之。汗法伤阳必动经脉,经脉动,身摇摆,甚或抽搐都可能发生。仲景公形象地指明了误判误治的危害,医者不可不察。

仲景公在苓桂术甘汤证中,完整地从理、法、方、药中概述了“水气上冲”一证。所以笔者对人民卫生出版社21世纪课程教材《伤寒论讲义》中将该表现归为“脾胃阳虚证”是有异议的,该解释不如第4版《伤寒论讲义》中“阳虚兼水气证”一说准确。证名是为了立论,苓桂术甘汤温而不燥,补而兼消,是“温药和之”的代表方。仲景公用该方于《伤寒论》中治疗“水气上冲”一证,于《金匮要略》中治疗“痰饮与微饮”之证,运用于心肺系病证之中。方中用药仅四味,茯苓为君,桂枝为臣,大有深意。水寒之邪上冲于胸中,故利水为主;而又用桂枝温通胸阳,心阳一复,肺可治节,调水道而朝百脉。脾土弱不能制水,故用白术补之;对于甘草的应用,元明医家赵以德认为,虽有“中满者勿食甘”之说,然桂枝之辛,得甘则佐其发散,复益土制水,且得茯苓不致满,而反泻满。

在现代临床中,该方广泛用于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包积液、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尿潴留、梅尼埃病等多种难症怪病之中。对于该方证,刘渡舟总结出了“水心病”的诊治理论,开辟了中医学的新篇章。 (冯向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国医大师王庆国:千古祛湿妙方-苓桂术甘汤 加减变化而出的15首类方
临证运用苓桂术甘汤时,根据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又有类方与之相对应。以下就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常用的以苓桂术甘汤为基础加减变化而出的15首类方总结如下:苓桂枣甘汤 本方即茯苓桂枝甘草大
2024-07-09 11:00:00
白长川论苓芍术甘汤及其类方
...相互对用的规律。由此认为,应存在“苓芍术甘汤”与“苓桂术甘汤”对应,指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即是“苓芍术甘汤”。 “苓芍术甘汤”提出至今已有30余年,但其流传程度不高,
2023-09-18 09:29:00
治水气凌心、肝郁血虚证验案一则
...之于阳气虚损,其二亦与肝气上逆有关。初诊、二诊皆用苓桂术甘汤治水、逍遥散调肝,再加夜交藤预知子汤调情志利睡眠。三诊时患者所述手胀痛、两腮累均为体内水湿重的缘故,方继续以苓桂术
2024-01-03 10:40:00
祛痰利水第一方,头晕、呕吐、胃胀、心慌,湿气重,都能用
...家介绍一个中医的经典方剂,它就是祛痰利水第一方——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由茯苓、白术、桂枝、甘草四味中药组成。这个方剂的功效是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2024-06-03 11:03:00
“有是证用是方”不可一概而论
...则可作为杂病的辨治法则,且书中各病篇中诸多方证,如苓桂术甘汤证、茯苓甘草汤证、五苓散证、小青龙汤证、黄连汤证、五泻心汤证、吴茱萸汤证、真武汤证、当归四逆汤证及白头翁汤证等,皆
2024-05-27 10:10:00
水饮致视物重影治验一则
...吐痰为清稀痰涎,可用小青龙汤治之。所以此患者治疗以苓桂术甘汤合小青龙汤为主方,再加藿香芳香化湿,芦根、白茅根进一步加强祛水湿力量,并加小剂量黄连,引导药力至心。二诊出现黄苔,
2024-03-13 11:32:00
东城中医医院“百年赵炳南医馆”特聘专家曲剑华:暑湿之季皮肤病多发!赵炳南从“湿”治疗皮肤病 8大经验方
...证。临床适用于慢性湿疹、冻疮、雷诺症等。代表方剂: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出自东汉伟大医学家张仲景之《伤寒论》,论中所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为其主要见症,原治
2024-08-02 16:55:00
张志明运用经方治验
...,二诊时因苔腻仍存,时有反酸,加麸炒苍术12g,即合用苓桂术甘汤,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三诊时胸闷气短症状完全消失,但仍有腻苔、舌暗,痰浊未尽,血脉不利,风能胜湿
2023-10-18 06:57:00
...。《金匮要略》记载:“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苓桂术甘汤为温化水湿的代表方,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功效。
2022-12-28 19: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安徽省胸科医院完成省内首例鞘内药物输注装置脑池内置管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3月25日,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二科成功为一位晚期肺癌伴脑膜转移的老年女性患者实施了省内首例鞘内药物输注装置脑池内置管术
2025-04-01 17:26:00
科学验证功效 循证评价RCT助力保健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小月)“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规模稳步增长、产品质量连续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循证评价功不可没
2025-04-01 17:45: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木薯美食风靡,食用风险需警惕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琥珀色汤汁晶莹剔透,咬一口薯块儿粉糯拉丝。最近,木薯糖水在社交媒体和外卖平台上出镜率颇高。木薯糖水作为一些“吃货们”心里的“甜品白月光”
2025-04-01 17:45:00
就医帮 |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骨科一体化诊疗服务上线
来源 | 北京积水潭医院编辑 | 李冬梅4月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推出骨科一体化诊疗服务,通过空间重构与服务流程再造
2025-04-01 17:58:00
4月1日,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宝宝巴士”正式开通
4月1日,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就医公交专线”B61路启动仪式在医院住院部门前隆重举行。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2025-04-01 18:07:00
河北邯郸:春灌正忙 麦田生机旺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田间地头迎来了春耕春灌的繁忙时节。当前,河北省冬小麦已陆续进入返青期,苗情长势良好
2025-04-01 18:40:00
深化医教协同创新 共筑医学教育新生态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学基地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重庆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第二临床学院分中心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在师资培训、课程创新及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5-04-01 19:46:00
袜子脱了先闻一闻?男子肺部真菌感染进了医院
4月1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呼吸内科近日接诊了一名日常生活中习惯袜子脱了放入洗衣机前先闻一闻
2025-04-01 19:46:00
湖南道县:早稻插秧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5年4月1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上关街道东进村和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水稻集中育秧基地,农民在起秧苗
2025-04-01 15:20:00
书亦烧仙草“鲜梨”系列推出,传递健康理念
随着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新式茶饮消费场景愈发多元化,品类不断创新与拓宽,消费者对健康、时尚且富有文化内涵的新式茶饮需求也持续增长
2025-04-01 16:23:00
潼南区中医院魏宗彬:以中医为根,探索男科发展新路径
“你现在的情况,建议中药内服结合坐浴治疗,再看恢复情况进行调整……”走进潼南区中医院男科诊室,魏宗彬医师正专注地为患者把脉问诊
2025-04-01 16:40:00
乳制品、粮谷中食品安全隐患测定两项团体标准发布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陈冬东 记者任震宇)近日,由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牵头制定的两项中国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25-04-01 16:45:00
国家医保局发布中医服务价格立项指南 划定重复收费等4类违规行为 2025-04-01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中医(灸法、拔罐、推拿)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等五批中医类立项指南
2025-04-01 16:45:00
莒南县第三小学开展“清明尝春”主题活动
鲁网4月1日讯清明时节,春意正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劳动教育实践,莒南县第三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清明尝春”主题活动
2025-04-01 16:58:00
吃方便面会胖吗
会,而且极度缺乏营养。患贫血率极高,常吃泡面没有营养,会让人胖。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面粉和油脂,此外调味包内还有些味精、食盐
2025-04-01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