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因中意一女子,竟然把别人牙齿敲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15:45:00 来源:戏说三国

想当年25岁的朱元璋,跟着老丈人郭子兴南征北战打了十五年的仗,在四十岁的时候登基为帝,国号大明。朱元璋上任之初,肯定要来一场大型的选秀活动,当皇帝了多找几个媳妇,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朱元璋因中意一女子,竟然把别人牙齿敲掉

有一天,一个爱拍马屁的太监告诉朱元璋,说当朝有一个姓熊的官员的妹妹,美如天仙,太监绘声绘色的描述着说的朱元璋心花怒放,于是他决定去熊家一睹芳容,看看熊小妹有多么的国色天香。挑了一个好日子,朱元璋真的去了,一见熊小妹,朱元璋马上被眼前的美人迷住了,太监所言非虚,熊小妹简直是杨玉环在世,西施投胎啊,从此以后,朱元璋便隔三差五的去熊家“巡视”一番,渐渐的朱元璋不再满足于“巡视”心中有了把熊小妹招进宫的想法。

朱元璋因中意一女子,竟然把别人牙齿敲掉

这个事被一个叫张来硕的老实人知道了,于是匆忙来报告朱元璋说:“陛下,熊小妹虽然未嫁,但是她与杨希圣有了婚约,您这样于情于理不合。”朱元璋一听,勃然大怒,恶狠狠的说到:“咱戎马半生,岂是偷鸡摸狗之人,你说这话什么意思”。于是,朱元璋不由分说,命人将张来硕拖出去,将他满口的牙齿敲掉了。

朱元璋因中意一女子,竟然把别人牙齿敲掉

此事一出,立马传到了熊家和杨家,熊家不敢嫁,杨家不敢娶,谁也不敢大声的吭气,就怕成为朱元璋的下一个出气筒,两家都夹着尾巴做人啦。不多久,也怪这个杨希圣倒霉,居然被朱元璋查出来贪污腐败,朱元璋将杨希圣法办,自己则高高兴兴的把熊小妹招进了宫中。

朱元璋因中意一女子,竟然把别人牙齿敲掉

总结:以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朱元璋也不例外,朱元璋很有智慧和手段,但也是非常的残暴,开国大臣三十四个被老朱杀了三十个,到孙子朱允炆“靖难之役”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带兵之将,最后朱允炆被四叔朱棣赶下龙椅,最后落了个下落不明的悲惨下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临死前要求为何会返放过张美人
...样悲惨的环境之下,还是有一些人能够逃过一劫的,比如朱元璋的一个妃子,此人便是张美人。张美人是朱元璋后宫中的一个普通女子,地位不高,也没有获得太多朱元璋的宠爱。不过,对于张美人
2024-06-24 22:05:00
朱棣为何放狠话禁止小姨子嫁人?
...结果却遭到了岳母谢氏的拒绝。谢氏是在“战争年代”经朱元璋撮合嫁给大将徐达的,谢氏一连给徐达生了4男4女,长女即后来的徐皇后,她因为“幼贞静,好读书”,朱元璋闻其贤淑,向徐达提
2024-10-21 10:46:00
...该匾额中的皇帝女婿赵辉,到底是什么人?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小女婿,即宝庆公主的丈夫。赵辉本来是个逼格不高的人,但他一旦跟朱元璋搭上翁婿关系,其历史地位就高大上了。赵辉家族世居
2023-08-18 13:42:00
从“黑发蝉鬓”到“玉指素臂”,揭秘古代宫廷选妃的三大标准
...也是一个重要要求,选拔者通常是从官员的后裔中。明朝朱元璋时期,为了防止后宫与官员勾结,改变了选妃的渠道,从民间选拔出身贫寒的女子,辅佐皇帝勤俭节约。3.审核流程明朝时期,选妃
2024-04-19 06:12:00
明朝的妃子和皇后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帝一个人负责,其他机构对其的制约十分受限制。明初,朱元璋就废丞相,设六部,阻断一些权臣,军事上,也是逐渐残害一些武将,比如永乐皇帝徐皇后的父亲徐达。文武大权都是掌握在皇帝一人
2023-06-11 14:08:00
明朝的选妃流程是什么?
...了。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明朝皇帝是如何选妃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以后,曾经下过一条祖训:他觉得以前的朝代经常出现后宫干政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皇帝们娶的妃子都是达官贵人的,所以就下
2023-01-10 23:14:00
朱元璋灭元后蒙古女子必须做什么
明朝是由汉人主导的最后一个王朝,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小时候的他经历了战乱、饥饿、苦难,年幼的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家放牛,这时候处于元朝末期,天下已经是岌岌可危了。元朝的统治也要走
2023-08-08 21:39:00
揭秘朱元璋的皇位继承之谜
...清朝,恢复了传贤不传长的制度。大家都知道,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中间还有个燕王朱棣。虽然最后朱棣还是当上了皇帝,但一开始,朱元璋是将皇位传给皇长孙朱允炆的。就治国能力来说,朱
2023-04-25 17:30:00
探讨朱元璋与蒙古女子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他辉煌的成就背后,有一段关于他如何对待蒙古女子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文将带您回望这段历史,探讨朱元璋与蒙
2024-10-17 20: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