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食味记
瞎叉三馄饨
■郭红英
瞎叉三馄饨的名气已传至江浙沪,却守着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旧店铺,到点就收摊,绝不多做。很多人都不理解,如果店面扩张或者开连锁店,哪怕是延长一天中的营业时间,这利润也是可以成倍地增长。但老板只是笑笑,眼角的纹路随着笑容一点点地延伸开去。他一边忙着擦洗灶台,一边说:“过日子嘛,重要的是开心,一天做这点够了。多了,就累了。”
自然,老板这样的任性,其实也是对“瞎叉三”三个字的承诺。
“瞎叉三”,只有用新塍土话叫起来才有味道:hà cuo sai。很多人都觉得这名字古怪,不知何意。老板的说法可能更妥帖一点,也更符合这句土话的原意。他说当初的掌门人是他的岳丈陈春元,一天几个书生来吃馄饨,见陈老先生喜欢开玩笑,说话比较粗,而且语无伦次,瞎三话四的,所以脱口给他取了个绰号“瞎叉三”。没想到这个外号虽粗俗,却被大家喜欢,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叫开了。
陈老先生的长子陈法观却有另一说。“瞎叉三”一开始也叫“蟹叉三”,因在2010年被一家网络公司抢注了商标而改。“蟹”,他父亲那一代真的有蟹肉馄饨,不过价格昂贵,做工复杂,后来就不做了;“叉”,那时还是一副馄饨担子,走街串巷,楼上小姐听得馄饨来了,从窗口吊下一只篮子,馄饨放好后,叉上去;“三”,陈春元排行老三……其实,怎样的版本并不重要了,瞎叉三馄饨早已在小镇家喻户晓,这个有些粗野的外号,成了一个传说。
新中国成立后,陈春元为养家糊口,托人去乌镇打造了一副馄饨担子。锅灶盆碗,柴火水桶,皮子肉馅,一应俱全,挑着这个流动的馄饨担子,走街串巷,他开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馄饨生涯。邦邦邦,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楼上的木窗纷纷打开了,喊一声:“来一碗馄饨!”他停下担子,添好柴火,燃着的桑树块啪的一声爆裂,几颗火星飞溅开来。火焰舔着锅底,在夜色里很是温暖。没几分钟,热气腾腾的馄饨就出锅了。也有夜归人,冻得瑟瑟发抖,一碗馄饨呼哧呼哧下去,迈开步子消失在巷子尽头。记得丰子恺曾画过《馄饨担》,丰一吟在《爸爸的画》中解说此图时回忆往事:“在冬天的晚上,我有时饿着肚子回家,看到这副馄饨担,真是喜出望外。这时买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比什么美味都好吃。”《浮生六记》中的芸娘,曾在丈夫与朋友出游时,租了一馄饨担随行。饭菜酒食,均在馄饨担上边热边吃,大冷天的,大家竟然吃得畅快无比。真乃智慧也。
除了日常的鲜肉馄饨,陈春元也制作一些开洋雪菜馄饨、鸡肉虾仁馄饨等,均是制作精良,味道鲜美,口感上乘。他的馄饨越来越出名,“瞎叉三”就这样诞生了。陈法观说,当时全家就靠父亲的馄饨担养活,这担子有近一百公斤重。其实何止呢,这个担子,一头担的是馄饨,一头是全家的生活,到底有多重,也许只有挑在肩上的人才知道。
后来赶上小商小贩改造,馄饨担停歇了。直至改革开放后,瞎叉三才又重操旧业,在陆家桥附近摆摊卖馄饨。1983年,在汲水桥边盖了间小屋,12平方米,瞎叉三终于有正式的店了。那时,乡下去小镇赶集的人,都要到这个小小的店铺里吃一碗馄饨,填填肚子歇歇脚,店里笑声不断,热闹非凡。
1993年,陈春元将瞎叉三馄饨正式传给大女儿陈佩玉。陈佩玉和丈夫杨老师,兢兢业业学了两年,夫妻俩配合默契,把店经营得有声有色。2008年,在新塍首届美食节上,瞎叉三馄饨获得“特色美食”称号,后又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镇上的馄饨店大大小小有很多,缘何独独瞎叉三的小馄饨让人留恋不已呢?
首先,包馄饨的皮子是自己擀的。凌晨起来,先要动手发面,揉好,擀皮。一道道工序下来,老板杨老师说经常是汗流浃背。他擀的皮薄、韧、滑,看似与市场的没啥区别,但到入口时就会发觉不同之处。其次,选材很重要,鲜肉馄饨的猪肉最好是土猪肉,而且必须是后腿肉。杨老师经常凌晨四点就去菜场,从第一个肉摊到最后一个肉摊,来回溜达一圈,心中便有了数。肉摊老板都认识杨老师,总说他有一双火眼金睛,最好的肉总逃不过他的法眼。三十多年的经验,一看,一闻,一摸,哪还有什么差池。剁肉,这是最不能偷懒的,杨老师说,非手工不可,很多馄饨味道不好,就因这肉馅是用机器绞出来的,黏糊糊一团,失去了肉质的弹性和鲜美。杨老师的刀工曾见过一次,左右开弓,上下飞舞,可达专业厨师的级别。剁之前,还有一个细节要处理,可能很多店家都会忽视,去除肥肉后要把瘦肉里隐藏的一些筋筋襻襻剔除干净。就这一个细节,一腿肉起码得弄一个多小时。但是,好不好吃,成不成功,很多时候就是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决定的。
瞎叉三馄饨鲜美异常,有些人不懂,以为是味精搁多了。其实,关键是在汤里。杨老师舍得花血本,每天买上十来斤筒骨,泡去血水,在大锅里咕嘟咕嘟熬着。待到骨头酥烂,汤汁浓郁,再分离出来兑水继续熬煮。下馄饨时,碗里放上猪油、葱花,然后冲入滚烫的骨头汤,馄饨从锅里捞起,迅速进入碗里,撒上蛋皮。这蛋皮金黄色,切成细丝,也是纯手工,自己买来土鸡蛋做的。如果喜欢辣,再来点他们独家秘门熬制的辣油,既有江西口味,又不失本地小镇的风味,绝无仅有。据说,有的人就是专门冲着这辣油来吃的。
30平方米的小店面,排了五张桌子,里面已经座无虚席,外面排的队伍还在不断加长。陈佩玉正在包馄饨,虽然已是六十多岁了,但手指灵活技法娴熟,轻盈如燕。皮子在掌心一摊,竹签上的肉一抹,无名指、拇指、食指,根本看不清是谁先动,感觉这么一抓一捏,竹签一揿,馄饨已好了。上灶的是陈法观,他熟练地抓起馄饨,放进滚水中,勺子静等几秒,同时碗里冲入骨头汤,提起,倒入,一气呵成。馄饨皮薄如蝉翼,像鼓起的小小的降落伞浮在汤里,金黄的蛋皮丝,一缕缕如浮动的海草,加上碧绿的葱花点缀,视觉上已是动人。舀上一个,那皮子真是入口即化,还没咬已滑到喉咙口,汤汁鲜美,如果再来点秘制辣油,更是鲜香异常。难怪,有位嘉兴来的老顾客,每天早上六点多,雷打不动,一定要带着妻子吃上两碗。
每年的春节,即初二到十五,店里还制作鸡肉虾仁馄饨。预订好的土鸡,一点点把肉剔下来,最后还是一副完整的鸡骨架,竟然没有丝毫断裂损伤,食客们看着门口挂着的鸡骨灯笼,莫不惊叹其手艺。虾是河里野生的才行,这样剥出来的虾仁才有弹性,有嚼劲,才能一口下去,鲜得没时间说话。鸡肉虾仁馄饨因其制作更见繁琐,材料也难寻,数量自是有限。因而一碗难求,基本被当地的老饕们抢光。
选材、擀皮、熬汤、剁肉,无论哪道工序都饱含着时间的凝练,所有的一切,精致到没有丝毫的含糊,连那点缀的蛋皮丝都切得一样宽窄、一样长短。这难道仅仅是馄饨吗?这是生活的态度,这是一个老匠人对馄饨的态度,也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每天撒下的那一网。这一网,必须要拿出十分的认真和努力。
一切的技艺都可以传授,唯独那份岁月沉淀下来的淡定、从容,无法传递,还有生活的懂得。懂得生活,才能懂得瞎叉三馄饨里包裹的那份时间的凝练,那一网足够的闲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0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