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瞎叉三馄饨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30 06: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食味记

瞎叉三馄饨

■郭红英

瞎叉三馄饨的名气已传至江浙沪,却守着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旧店铺,到点就收摊,绝不多做。很多人都不理解,如果店面扩张或者开连锁店,哪怕是延长一天中的营业时间,这利润也是可以成倍地增长。但老板只是笑笑,眼角的纹路随着笑容一点点地延伸开去。他一边忙着擦洗灶台,一边说:“过日子嘛,重要的是开心,一天做这点够了。多了,就累了。”

自然,老板这样的任性,其实也是对“瞎叉三”三个字的承诺。

“瞎叉三”,只有用新塍土话叫起来才有味道:hà cuo sai。很多人都觉得这名字古怪,不知何意。老板的说法可能更妥帖一点,也更符合这句土话的原意。他说当初的掌门人是他的岳丈陈春元,一天几个书生来吃馄饨,见陈老先生喜欢开玩笑,说话比较粗,而且语无伦次,瞎三话四的,所以脱口给他取了个绰号“瞎叉三”。没想到这个外号虽粗俗,却被大家喜欢,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叫开了。

陈老先生的长子陈法观却有另一说。“瞎叉三”一开始也叫“蟹叉三”,因在2010年被一家网络公司抢注了商标而改。“蟹”,他父亲那一代真的有蟹肉馄饨,不过价格昂贵,做工复杂,后来就不做了;“叉”,那时还是一副馄饨担子,走街串巷,楼上小姐听得馄饨来了,从窗口吊下一只篮子,馄饨放好后,叉上去;“三”,陈春元排行老三……其实,怎样的版本并不重要了,瞎叉三馄饨早已在小镇家喻户晓,这个有些粗野的外号,成了一个传说。

新中国成立后,陈春元为养家糊口,托人去乌镇打造了一副馄饨担子。锅灶盆碗,柴火水桶,皮子肉馅,一应俱全,挑着这个流动的馄饨担子,走街串巷,他开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馄饨生涯。邦邦邦,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楼上的木窗纷纷打开了,喊一声:“来一碗馄饨!”他停下担子,添好柴火,燃着的桑树块啪的一声爆裂,几颗火星飞溅开来。火焰舔着锅底,在夜色里很是温暖。没几分钟,热气腾腾的馄饨就出锅了。也有夜归人,冻得瑟瑟发抖,一碗馄饨呼哧呼哧下去,迈开步子消失在巷子尽头。记得丰子恺曾画过《馄饨担》,丰一吟在《爸爸的画》中解说此图时回忆往事:“在冬天的晚上,我有时饿着肚子回家,看到这副馄饨担,真是喜出望外。这时买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比什么美味都好吃。”《浮生六记》中的芸娘,曾在丈夫与朋友出游时,租了一馄饨担随行。饭菜酒食,均在馄饨担上边热边吃,大冷天的,大家竟然吃得畅快无比。真乃智慧也。

除了日常的鲜肉馄饨,陈春元也制作一些开洋雪菜馄饨、鸡肉虾仁馄饨等,均是制作精良,味道鲜美,口感上乘。他的馄饨越来越出名,“瞎叉三”就这样诞生了。陈法观说,当时全家就靠父亲的馄饨担养活,这担子有近一百公斤重。其实何止呢,这个担子,一头担的是馄饨,一头是全家的生活,到底有多重,也许只有挑在肩上的人才知道。

后来赶上小商小贩改造,馄饨担停歇了。直至改革开放后,瞎叉三才又重操旧业,在陆家桥附近摆摊卖馄饨。1983年,在汲水桥边盖了间小屋,12平方米,瞎叉三终于有正式的店了。那时,乡下去小镇赶集的人,都要到这个小小的店铺里吃一碗馄饨,填填肚子歇歇脚,店里笑声不断,热闹非凡。

1993年,陈春元将瞎叉三馄饨正式传给大女儿陈佩玉。陈佩玉和丈夫杨老师,兢兢业业学了两年,夫妻俩配合默契,把店经营得有声有色。2008年,在新塍首届美食节上,瞎叉三馄饨获得“特色美食”称号,后又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镇上的馄饨店大大小小有很多,缘何独独瞎叉三的小馄饨让人留恋不已呢?

首先,包馄饨的皮子是自己擀的。凌晨起来,先要动手发面,揉好,擀皮。一道道工序下来,老板杨老师说经常是汗流浃背。他擀的皮薄、韧、滑,看似与市场的没啥区别,但到入口时就会发觉不同之处。其次,选材很重要,鲜肉馄饨的猪肉最好是土猪肉,而且必须是后腿肉。杨老师经常凌晨四点就去菜场,从第一个肉摊到最后一个肉摊,来回溜达一圈,心中便有了数。肉摊老板都认识杨老师,总说他有一双火眼金睛,最好的肉总逃不过他的法眼。三十多年的经验,一看,一闻,一摸,哪还有什么差池。剁肉,这是最不能偷懒的,杨老师说,非手工不可,很多馄饨味道不好,就因这肉馅是用机器绞出来的,黏糊糊一团,失去了肉质的弹性和鲜美。杨老师的刀工曾见过一次,左右开弓,上下飞舞,可达专业厨师的级别。剁之前,还有一个细节要处理,可能很多店家都会忽视,去除肥肉后要把瘦肉里隐藏的一些筋筋襻襻剔除干净。就这一个细节,一腿肉起码得弄一个多小时。但是,好不好吃,成不成功,很多时候就是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决定的。

瞎叉三馄饨鲜美异常,有些人不懂,以为是味精搁多了。其实,关键是在汤里。杨老师舍得花血本,每天买上十来斤筒骨,泡去血水,在大锅里咕嘟咕嘟熬着。待到骨头酥烂,汤汁浓郁,再分离出来兑水继续熬煮。下馄饨时,碗里放上猪油、葱花,然后冲入滚烫的骨头汤,馄饨从锅里捞起,迅速进入碗里,撒上蛋皮。这蛋皮金黄色,切成细丝,也是纯手工,自己买来土鸡蛋做的。如果喜欢辣,再来点他们独家秘门熬制的辣油,既有江西口味,又不失本地小镇的风味,绝无仅有。据说,有的人就是专门冲着这辣油来吃的。

30平方米的小店面,排了五张桌子,里面已经座无虚席,外面排的队伍还在不断加长。陈佩玉正在包馄饨,虽然已是六十多岁了,但手指灵活技法娴熟,轻盈如燕。皮子在掌心一摊,竹签上的肉一抹,无名指、拇指、食指,根本看不清是谁先动,感觉这么一抓一捏,竹签一揿,馄饨已好了。上灶的是陈法观,他熟练地抓起馄饨,放进滚水中,勺子静等几秒,同时碗里冲入骨头汤,提起,倒入,一气呵成。馄饨皮薄如蝉翼,像鼓起的小小的降落伞浮在汤里,金黄的蛋皮丝,一缕缕如浮动的海草,加上碧绿的葱花点缀,视觉上已是动人。舀上一个,那皮子真是入口即化,还没咬已滑到喉咙口,汤汁鲜美,如果再来点秘制辣油,更是鲜香异常。难怪,有位嘉兴来的老顾客,每天早上六点多,雷打不动,一定要带着妻子吃上两碗。

每年的春节,即初二到十五,店里还制作鸡肉虾仁馄饨。预订好的土鸡,一点点把肉剔下来,最后还是一副完整的鸡骨架,竟然没有丝毫断裂损伤,食客们看着门口挂着的鸡骨灯笼,莫不惊叹其手艺。虾是河里野生的才行,这样剥出来的虾仁才有弹性,有嚼劲,才能一口下去,鲜得没时间说话。鸡肉虾仁馄饨因其制作更见繁琐,材料也难寻,数量自是有限。因而一碗难求,基本被当地的老饕们抢光。

选材、擀皮、熬汤、剁肉,无论哪道工序都饱含着时间的凝练,所有的一切,精致到没有丝毫的含糊,连那点缀的蛋皮丝都切得一样宽窄、一样长短。这难道仅仅是馄饨吗?这是生活的态度,这是一个老匠人对馄饨的态度,也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每天撒下的那一网。这一网,必须要拿出十分的认真和努力。

一切的技艺都可以传授,唯独那份岁月沉淀下来的淡定、从容,无法传递,还有生活的懂得。懂得生活,才能懂得瞎叉三馄饨里包裹的那份时间的凝练,那一网足够的闲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0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骆驼担上岁月稠
...步走上前,摆摊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婆。“来两碗泡泡馄饨。”母亲说道。“好嘞!”馄饨是现包现下的,阿婆站起身来,一边应和,一边利索地用刮板挑起一丁点儿肉馅,抹在左手的馄饨皮子上
2023-05-09 09:47:00
...片、藕丝等初加工产品和蜜汁莲藕、藕粉、莲藕汁、藕粉馄饨等诸多深加工产品。春节以来,王江泾镇莲藕产销两旺。以当地的嘉兴市进知莲藕营销专业合作社为例,今年以来,日均发货量较去年同
2025-03-03 11:34:00
上影新片《菜肉馄饨》进社区系列活动继续进行,监制/制片人顾晓东、导演吴天戈、领衔主演周野芒及茅善玉先后走进上海马桥社区、江川社区以及古美社区,现场为社区居民包馄饨送馄饨,与居民亲
2025-10-29 10:59:00
化龙巷:龙城百年生面店
...的日常生活、节庆习俗可谓是息息相关,下碗面条、包个馄饨、炸个春卷……讲究点的常州人都要跑趟化龙巷生面店,哪怕不得不排个长队。可就是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相识”,不少常州人
2023-09-15 09:18:00
馄饨皮盖在纸上能看到字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这碗馄饨『香』承百年——馄饨皮盖在纸上能看到字员工现场包馄饨。 杨宝岭 陈源浩 摄杨德林展示馄饨皮。 杨宝岭 陈源浩 摄馄饨皮,“薄如蝉翼”堪称一绝。在江都区樊
2023-02-15 08:13:00
...自:周到上海网68岁的吴叔叔从1979年起便在上海经营柴爿馄饨摊,至今已超过40年。1985年与吴阿婆结婚后,小摊变成了“夫妻档”,吴阿姨掌勺,吴叔叔处理一切杂物。吴叔叔说:
2023-02-24 10:31:00
上海老半斋的刀鱼大馄饨
...老半斋门庭若市,每张桌子前边都坐满了唏哩呼噜吃面、馄饨、菜饭的食客,还有不少人在旁等位,春季刀鱼新鲜的香气丝丝缕缕飘荡在店堂空间内。而在临街的外卖窗口,还有诸多顾客排着队购买
2023-02-24 18:34:00
沪语叫卖声里,化不开的乡愁
...)和烘山芋陆续上市了。老菱的品种有沙角菱、牛角菱、馄饨菱等好几种。小贩在黄鱼车上架了一只炉子,一口大锅里满满的是煮熟的老菱,热气腾腾,上面以一块厚厚的麻袋片为盖。卖糖葫芦的小
2023-09-01 09:09:00
路边摆摊:热闹与辗转的四十年
...备箱还有3瓶矿泉水。从1979年算起,吴鹏高在上海摆摊卖馄饨40多年了,袁桂花嫁给他以后成了掌勺人,还是路边摆摊。从人潮汹涌的黄浦闹市到杨浦区安静的街角,从挑担子到小推车、大
2023-05-26 11:0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
胃溃疡,你真的了解吗?
“一饿就胃疼,吃点东西就缓解”“饭后半小时胃隐隐作痛”,很多人有此经历,却以为是“胃炎”或“吃错东西”,随便吃胃药应付
2025-11-08 05:24:00
重症肺炎的“隐形杀手”如何打破免疫防线
重症肺炎是重症医学科(ICU)最棘手的挑战之一。当普通肺炎突破人体免疫防线,发展为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时,这场与病原体的“战争”便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
2025-11-08 05:24:00
拔罐养生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拔罐是流传千年的中医养生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温和调理的特点,但是很多人忽视护理细节,没达到养生效果,引发皮肤损伤、邪气入侵等问题
2025-11-08 05:24:00
深呼吸真的能减压吗?科学原理揭秘
面对堆积的事务、突发的挑战,不少人会下意识地叹口气或做几次深呼吸,随后便感觉紧绷的神经稍有舒缓。但也有人疑惑:这不过是简单的呼吸动作
2025-11-08 05:24:00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常见病因与诊疗进展:聚焦扁桃体与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及心血管健康。其中,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
2025-11-08 05:24:00
呼吸道感染高发期病毒检测项目怎么选
秋冬一到,咳嗽、咽痛、发烧的人突然变多,诊室里常能听到这样的疑问:“我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要不要做病毒检测?”“核酸和抗原选哪个
2025-11-08 05:24:00
中医教你几招打通气血
生活中,不少人常被头晕、手脚发麻、胸闷等不适困扰,却不知这多与心脑血管气血运行不畅相关。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2025-11-08 05:24:00
腹痛发生,不能盲目用药
日常生活中腹痛不是单一症状,还可能是胃肠道、肝胆、妇科等多系统问题,盲目用药会掩盖真实病因,加重病情,那么,发生腹痛应该如何处理呢
2025-11-08 05:24:00
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科学调整饮食结构,不仅能辅助控制血压,还能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最新研究
2025-11-08 05:24:00
腋下悄然冒出无痛肿块?神经鞘瘤或是罪魁祸首
鲁网11月7日讯家住宁阳县的胡先生今年59岁,10余年前,胡先生无意间发现自己左侧腋窝下有一鸡蛋大小的大疙瘩,按压有痛感
2025-11-07 11:04:00
首创躺瘦黑科技,TimeShop肠倍轻登陆2025进博会,引领千亿赛道新风尚
11月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再次成为世界焦点。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为期六天的全球商业盛宴
2025-11-07 12:14:00
专注妇婴健康,南昌华儿山医院以匠心守护生命起点
在医疗健康领域,妇产专科承载着关乎生命起源与家庭幸福的重量。位于赣江之滨的南昌华儿山医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医疗、预防
2025-11-07 12:17: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精医重德,守护患者健康
在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凭借数十年临床经验,致力于帮助各类癫痫患者改善病情、重获健康。癫痫发作表现多样,从短暂意识丧失到肢体抽搐不等
2025-11-07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