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春天,到《诗经》中去挖野菜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10 01: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春天,到《诗经》中去挖野菜

春天,到《诗经》中去挖野菜

春天,到《诗经》中去挖野菜

在遥远的《诗经》时代,野菜是春天送给人类的犒赏,奖励大家又度过了一个苦寒的冬季。《诗经》已经有三千年历史,多少朝代更迭,可是这些留在书页中的野菜,依然是餐桌上的点缀,延续着古老的味蕾记忆。

苦苣:从野菜变成了一道家常菜

《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采苓》的这句诗,说的是一个人攀山越岭去采苦菜的情景。

苦菜口感并不好,但是可以清热去火,是很健康的野菜,春夏之初,阳气上升,人很容易上火,一道苦菜,是食物,也是健康的保障。首阳是山,诗中的人不辞辛苦爬到山上去采摘,可见在那个时代,这种野菜对生活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苦菜即我们现在吃的苦菊,也叫苦苣。

在唐朝,苦菜在民间已经正式改名成苦苣,杜甫在诗中写: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以词句仔细对比,杜甫诗中的苦苣,正是如今苦菊的样子。

对于苦苣菜的最早记录来自于宋仁宗时期的《嘉祐本草》,书中说苦菜:“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这本植物本草记是宋代医官们集体编撰的,代表着苦苣作为食物之外,它的药用价值是被承认的。

到了明代的《本草纲目》中,也专门考证了苦菜:“苦菜,即苦荬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从苦苣这个名字产生起,苦菜已经成为了家里大面积种植的蔬菜,杜甫写的便是自己家菜园的情景。

同一种植物,苦菜是野菜,山上挖的。苦苣却登堂入室,成为菜园的风景。

苦苣初春生苗,茎空,开黄花,和野菊花类似,属于菊科,所以后来的演变中,苦苣就成了苦菊,名字更直接了。

苦菊清爽碧绿,味道清新,清热爽口,很受欢迎。所以《诗经》中的很多蔬菜变成了今天的野菜,苦苣却从野菜变成了一道家常菜。

蕨菜:范仲淹向皇帝推荐的民间美食

《召南·虫草》“徒彼南山,言采其蕨”

蕨菜在《诗经》中已经常见,它不止出现在《虫草》中,《小雅·四月》中也出现了采摘蕨菜的场景: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山上有蕨菜和薇菜,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餐桌也迎来了丰盛期,姑娘们挎着筐子上山采蕨菜,采薇菜,顺便见一见心上那个人。

春天采蕨菜的女子,等不来相思的那个人,忧心忡忡,心事万千,但是劳动人民的本色,她并没有放下手里的活儿,她知道家里等着她采摘的野菜吃饭呢。

小雅表达的都是大主题,召南是小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无论庙堂还是民间,圣人还是民妇,大家都得吃饭,蕨菜是一根牵引线,串联古今,春天的餐桌上,少不了一碗碧绿的蕨菜。

蕨菜在《诗经》的时代就作为食物被广泛采摘,经过了岁月的大浪淘沙,许多蔬菜野菜都被更有营养价值和更美味的菜取代了,但蕨菜一直代代相传。

宋朝吃蕨菜,《山堂肆考》中记载,范仲淹到江淮任职的时候,为当地贵族奢靡风气忧心,为了遏制这种一味追求精贵的饮食方式,他特意采摘了蕨菜进献皇帝,请求皇帝带头尝一尝底层人民吃的野菜,从而制止奢靡风气。贵族餐桌上精致的美味与贫民餐桌上的野菜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蕨菜显然并不难吃,范仲淹也不敢采真正苦涩难吃的野菜给皇上。

明朝人罗永恭似乎特别爱吃蕨菜,他把蕨菜写成了人间美味:堆盘炊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饴,但觉馁腹回春熙。

《尔雅翼》中介绍“蕨生如小儿拳,紫色而肥”。

蕨菜长得高高瘦瘦,一根茎笔直,表面有一层绒毛,梢头绿色叶子卷曲盘绕像极了婴儿的小拳头,所以古人说:蕨菜已作小儿拳,嫩芽初成小儿拳。“小拳头”攥起来,蕨菜就可以采摘了。

荠菜:著名的吃货诗人苏轼最爱的野菜

《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诗经》很青睐荠菜,说荠菜是甘甜的,和其他的味道清苦的野菜比起来,荠菜确实是一道美味。

荠菜不仅美味,还营养丰富清涤肠胃,也被誉为净肠草。

《离骚》中写荠菜:故荼荠不同亩兮。说苦荼和荠菜不能种在一起,那个时期,有人已经在尝试大面积种植,试图将野菜变成蔬菜。

但是将荠菜引入田园的实践终究是失败了,一是因为荠菜生长周期短,不好活,只有嫩叶时期可以食用,一旦错过了嫩叶的那几天,就会开花,不能吃了。田地是农人的生存命脉,他们很难舍得留下一块好地来种植食用期如此短暂的荠菜。第二个原因是荠菜的种子非常小,像细细的沙子一样,种植的话难以把握间距,而小苗密集会导致荠菜苗十分弱小,荠菜贴地生长,像莲花盘一样,间苗非常麻烦,要匍匐下用手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

因为这两点,荠菜终究没有大面积种植成为蔬菜。

不在田园就在田野,大家都爱荠菜,齐国人还专门写了一篇《荠赋》歌颂荠菜。

《尔雅》中第一次出现了荠菜的做法:“荠味甘,人取其叶做菹及羹亦佳。”

著名的吃货诗人苏轼最爱的野菜就是荠菜,他将《尔雅》这种做法发展了一下,用荠菜加黄豆和粳米一起煮菜粥,十分美味,被称为东坡羹。他还发明了一种荠菜的吃法,用新鲜的荠菜铺在白鱼上清蒸,蒸出来的鱼清新,有荠菜独特的甘甜味。

苏轼当时在杭州任职,他见农民们采了新鲜的荠菜不太会吃,只清炒这一样,吃不饱,也容易腻。于是带着他的百姓们挖荠菜,做荠菜羹,大家在那段时间都欢欢喜喜填饱了肚子。

宋朝很流行吃荠菜,辛弃疾也描写过荠菜: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陆游也爱荠菜: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意思是用荠菜煮的羹和荠菜熬的粥,鲜美程度比烤乳猪有过之而无不及,陆游的吃法和苏轼的东坡羹很接近。

民间有“到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这个习俗来自于《周礼》中的:“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周礼》中的三月三是上巳,供奉各位神仙的日子,荠菜因其重要性,渐渐成为了供奉佳品,又演变成了民间三月三的最佳美食。

每年春天,荠菜大片大片成长在田野,低低矮矮的绿意,点缀着春风吹过的大地,从先秦到如今,它一直稳稳当当地受欢迎,连名字也没有改过。

车前草:曾救过大文豪欧阳修的命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诗中采芣苢的女子一边唱歌一边干活,非常快乐,她们低头弯腰,去撸,去摘,去挖,短短几句诗,将采摘车前草的动作形容得非常生动形象。后来姑娘们采摘得太多了,她们就将衣裙张开将这些鲜嫩的小家伙们放进去,就这样兜回家去。

汉代的《诗经》注释《毛传》中写到过:“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也。”

芣苢就是车前草。

在远古时代,车前草都是作为穷人的食物出现在餐桌的。

明代《救荒本草》写车前草的样子和食用方式:“车轮菜,叶丛中心撺葶三四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密,青色,微赤。生道旁,采嫩苗叶,煠熟,水浸去涎沫,淘净,油盐调食。”

清代学者在《尔雅义疏》中说车前草:“今药所收,野人亦煮啖之。”野人是乡野穷苦人。到了清代,车前草已经是药了,但还是有穷苦人在春天挖车前草做食物。

车前草救过大文豪欧阳修的命。

有一次,欧阳修腹泻不止,请了很多医生都治不好,连宫中的太医也束手无策,以为人没治了。结果他的夫人上街买回一剂药,却药到病除。欧阳修特意到集市上寻找这位医生求问药方,卖药的告诉他,这药主要是用车前子研磨成粉,同米汤混合熬成。

苏轼听闻这件事,特意将药方写在了自己所撰写的《苏学士方》中,后来这本书与沈括的《良方》合称《苏沈良方》传于世。

从《诗经》时代到如今,苦菊由野菜变成了蔬菜,荠菜和蕨菜依然占据着野菜榜首位置,车前草却从食物变成了药材。

时光自远古一路逶迤,人类始终与植物不可分割。

文/月满天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05:45:5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呼吸抑制,所以高血压、甲状腺、心脏病患者应慎用。 车前草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它又名车轮菜子、猪耳朵棵子、五更草等,常见于山野、路旁、花圃或菜园、河边湿地。车前草具有抗炎、
2022-12-23 21:28:00
跟着《诗经》识野菜
...香气,更有着先民生活的烟火气。《诗经》中记载了大量野菜、野果,其中可供食用的野菜就有20多种。4月15日,记者走进西安早市、农贸市场,跟着《诗经》识野菜。荠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2024-04-16 01:40:00
年轻人组团“打野”,网传挖野菜攻略可信吗?
说起春天的味道,一定少不了各种野菜,荠菜、马兰头、香椿头等成了餐桌上的春季美食。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们流行着一种“打野”热,“打野”其实就是到野外摘野菜。在某社交平台上,关
2024-04-01 09:37:00
野葱、草籽、蕨菜、荠菜 挖野菜大军出动了
虽然还没正式入春,但野菜已冒头,挖野菜大军也已出动了。近日就有余杭网友说自己在瓶窑毛元岭附近一处桃园旁挖到宝了。网友“小鱼”手中握着一大把野葱,说野葱炒饭炒肉特别香,吃起来别有一
2024-03-04 17:27:00
荠菜马齿苋靠边站,苜瓿才是“野菜之王”,营养鲜嫩,4月抓紧吃
...自然的馈赠,在阳光的浸泡下长势蓬勃。荠菜、马齿苋、车前草等等,这些野菜不仅口感鲜嫩,充满了春天的清新气息,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它们是自然生长,未经人工干预,所以天然无添加,是我
2024-03-26 11:11:00
3月,不容错过的6大野菜,鲜嫩美味,全部吃过的绝对是吃货!
...表示无法接受折耳根的味道,觉得是黑暗料理。第4种:车前草车前草看起来像是趴着的蛤蟆,也叫蛤蟆草,有利尿功效,可以煲汤,车前草,可以用来做汤也可以用来炒着吃,茎叶都是可以食用的
2024-03-04 06:32:00
一筷子㧅(dao)起河南的春天,这份攻略一键get!
...春天在哪里?在河南人的蒸锅里。当春风拂过田野,各种野菜和时令蔬菜纷纷“探出脑袋”,带着泥土的芬芳,成为河南人心中最惦记的美味。河南的春天,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舌尖上的盛宴
2025-03-20 16:26:00
没吃上几口野菜,就不算来到了春天
...儿消化能力弱,也不宜多吃。春天的野菜有很多,像香椿、车前草、面条菜、柳芽、榆钱等等,此外,外出踏青时,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吃前确定其有无毒性,有些野生植物含有剧毒,误食后轻者
2023-02-24 00:13:00
春天,最好吃的4种“野菜”,抗菌消炎味道鲜美,聪明人都抢着吃
...山林里去,你会发现那些在野外自由生长的绿色宝藏——野菜,它们静静地生长在春风中,等待着被发现。这些野菜,可能不像超市里的蔬菜那样外表光鲜亮丽,但它们拥有着超市里找不到的独特风
2024-03-23 14: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
当 “暑光” 漫过屋檐:一座医院的人文坐标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巴中城的屋檐,巴中暑光医院的玻璃幕墙上便漾起温柔的光晕。这里不是冰冷的医疗空间,而是用专业与温度交织成的健康栖息地
2025-09-19 14:14:00
兴园社区开展健康讲座 关注老人认知健康
为提高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在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前夕,高新区兴园社区服务中心的朱新维医生于2025年9月17日
2025-09-19 14:14:00
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025-09-19 14:43:00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2025-09-19 14:50:00
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局办公室宋丽以《办公室如何高效办文办会办事》为题进行分享
2025-09-19 15:13:00
农发行长顺县支行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为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近日,农发行长顺县支行组织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该行精准触达群众需求
2025-09-19 15:13:00
万山区关工委法治宣讲进校园 为青少年成长筑牢法治根基
为持续深化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9月16日下午,铜仁市万山区关工委联合区检察院到仁山中学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活动
2025-09-19 15:14:00
清镇市青龙山街道关工委:双线发力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日,清镇市青龙山街道关工委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心理健康支持和校园安全守护两个维度,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上午
2025-09-19 15:14:00
玉屏:“送学上门”传党音 情暖桑榆守初心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全覆盖,确保离退休干部“离退不离心、学习不掉队”,9月以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精心组织为行动不便、年高体弱的离退休干部开展“送学上门”活动
2025-09-19 15:15:00
安徽正麦医疗器械:以专业与创新,筑牢健康守护线
作为扎根安徽的医疗器械领域新锐力量,安徽正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便以“聚焦医疗本质,服务健康需求”为导向,在设备供应
2025-09-19 15:26:00
脱牙年轻化趋势加重 口腔医生建议减少奶茶、碳酸饮料等摄入
大皖新闻讯 “老掉牙”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俗语,提起脱牙,大多数人或许都会认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利”,然而近些年来,脱牙年轻化的趋势却愈发明显
2025-09-19 15:58:00
莱州市人民医院:预防出生医学缺陷可防可控【叶酸你补充对了么】
大众网记者 孙建峰 通讯员 石英 烟台报道每一个家庭都期盼迎来一个健康的宝宝。然而,出生缺陷,如大家熟知的“脊柱裂”等神经管缺陷
2025-09-19 16: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