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如何在“多病之春”防患于未然,听听中医怎么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6 16:1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做好养生,一年四季身体好。早春乍暖还寒,气候多变,因此会对人的身体及心理变化产生影响,反复的气候常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皮肤病、心脏病、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所以春季又称“多病之春”。

如何在“多病之春”防患于未然,听听中医怎么说

春捂秋冻,防止过敏

山东省中医院门诊部助理研究员薛海燕表示,风为春季的主气,“风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开泄”,风邪经常会裹挟着其他的邪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引起感冒、流感、皮肤病等疾病高发。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即便天气变暖,也要留着御寒的衣物,防止乍暖还寒。

不少人在早春时节会穿着裙装、轻薄的衣服,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特别是关节部位外皮下脂肪少,缺乏保护,对冷空气的侵袭较为敏感,受寒后更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久之甚至会引发关节的问题。体虚者少去人群密集地方或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同时,春季是风疹、麻疹等皮肤病的高发期,有花粉过敏史或患有哮喘疾病的人群,要谨慎参加赏花活动,避免到花卉盛开的地方。从中医学的角度上说,春季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等进行调养。

早睡早起,少卧多动

《黄帝内经》云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应该是早睡早起,晚睡会耗伤阳气,晚起同样会封杀阳气。春天万物复苏,早睡早起,散步缓行,有利于阳气的养护和生发,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春季是健康投资的最佳季节,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也高,这种环境最有利于身体的吐故纳新,充养脏腑。因此,立春后应根据自身情况增加户外活动。

薛海燕表示,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清晨可到阳台,河边,公园等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的地方散步、打太极、慢跑、做体操等,年轻人则可进行一些球类活动。春游、放风筝等户外活动也能使人体各种组织器官适应春天的升发之气。春天空气清新,春游不仅使人在大自然环境中能吸收更多新鲜空气,给心、肺、脑充氧,更可从一片鸟语花香场景中愉悦身心、振奋精神,以此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积极意义。

“所以真正的养生,其实重在养心、重在修智慧,我们要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有利条件,重修智慧,做一个活着有意义的人。”薛海燕说。

调整饮食,省酸增甘

药王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写道:“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属木,主肝,主酸,肝旺克脾土,因此春天之时万物生发,肝火旺盛,要少些酸味,抑制肝旺,加些甘味,以养脾气。这也是春季重要的饮食养生原则,其中也蕴含着治未病的思想。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用简单的味觉来判定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经过消化后最终形成氮、碳、硫、氯、盐等形成酸根留在体内,故列为酸性食物。日常生活中的酸性食物主要有牛、羊、猪、鸡、鸭、鱼肉、谷物、蛋黄等。食物中所含矿物质钾、钠、钙、镁、铁等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比率较多者,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故列为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腐等是对身体有益的食物。省酸增甘的主导思想就是通过“省酸”——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避免肝气亢盛、肝脾不和而产生的一系列情志疾病;“增甘”——增加甘性食物,既养脾又柔肝,可使人肝气条达,精神振奋,适应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之需。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饮食,可以从清淡适宜、温和养肝等方面进行搭配。可以吃些补肝益肾、疏肝理气的如枸杞、桑葚、当归、天麻、佛手、菊花茶等。枸杞泡茶能帮助人更好地升发阳气,补肾、益肝、明目。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搭配枸杞可保护视力。另外,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春季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多吃青菜更有益健康,荠菜、香椿、豆苗、莴笋都是很好的选择。有条件的不妨吃点野苋菜、蒲公英、白蒿等野菜。此外,还可以多吃些温补的食物,如鸡蛋、山药等。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

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春天五行属木,主升发,肝属木,人体活动加强,肝脏所藏之血流向四肢,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春季与肝相应,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肝气开始亢盛,肝火、肝气过旺的人春天会出现莫名的烦躁、易怒、易激惹,表现为心情烦躁、胁肋胀痛、甲状腺乳腺结节、抑郁焦虑、失眠多梦等。因此,多读书,多培养兴趣爱好,开阔眼界,就能看得开,看得远。学会释放不良情绪,避免急躁易怒的情绪,不要发怒。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怒伤肝,气逆不顺足以伤身。心情抑郁也会导致肝气郁滞,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春季养生尤为注重精神调理,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为气生,四时之法成”,表明人与自然界生息相关,天人是相应的。每个人要使自己很好地生存在自然环境中,只有遵循天地四时阴阳的自然变化规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来顺应人体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节律,通过养生之道提高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适应能力,才能不断维护和加强机体的阴阳平衡,进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健康长寿的目的。要想在一年之中身体无病,应该借助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大自然光辉,振奋精、气、神,才能使自己在精力和体力上,力争“永葆青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2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惊蛰:饮食应少酸多甘 养生宜护肝健脾
...活力,应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本文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朱海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教研室主任闫占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4-03-04 17:34:00
春季养生以“肝”为先,多食甘辛食物以养“肝气” 遵循“四气五味”,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料峭,虽然最近气温还有点低,但已能感受到春的气息。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而肝又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调畅气机,因此,春季养生当以“养肝”为要务。中医常说,养生要遵
2025-02-22 06:57:00
春天肝气不足 多吃酸性食物
中医认为,肝火旺的人在春季应该多食甜,肝气不足的人反而要适当吃些酸性食物。在中医里有“五味对应五行”的说法,食神曾谈过“五色养生”系列,本周就来详细谈谈“五味饮食”,从补肝的酸性
2023-09-03 18:34:00
...转自:人民日报春季为阳气生发、肝气旺盛的时节。按照中医理论,肝木克脾土,肝气过旺容易损伤脾胃。同时,随着降雨量增加,寒湿之邪也容易导致脾胃的损伤。因此,春节养生重在“健运脾胃
2023-02-24 04:25:00
春季养生,记得“少吃酸多吃甘”,这几种菜,养脾胃、补阳气
食补,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抵御外邪入侵!所谓食补,中医称为饮食调补学,是利用食物本身的作用来维护人的身体健康,《千金要方》中专门有一卷为“食治”,分类介绍了果实、蔬菜、谷米、鸟兽及
2024-06-24 19:43:00
做到这几点惊蛰不“惊”春归不“敏”
...即喷嚏鼻塞者,经专业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证者,可趁一年之春“补肺固表”补补气;选择黄芪、防风、大枣三种药食同源,煮汤(药材各10g、炖煮30分钟)或泡茶(各6g)均可,有助于提高
2024-03-16 02:24:00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生正当时,中医专家教你正确的养生方法
...界的新生,也是人体内在节奏与自然界同步的最佳时机。中医教导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不仅仅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更是人体养生的关键时期。此时,人体的阳气开始上升,生命力逐渐增
2024-03-13 12:07:00
中医春季养生调护
吴华凤 桂平市中医医院《黄帝内经》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阳气升发、肝气当令,因此中医养生强调以疏肝健脾、调和气血为核心的“顺时调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
2025-03-29 00:11:00
鲁医健康说|春季养生先养肝,情绪管理是其重要一环
...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邀请山东中医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有关专家介绍春季养生、体重管理和眼部疾病防护等有关健康知识。山
2025-03-20 17:1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血脂报告单上“↑↓”符号,哪个指标风险大?
许多人在拿到血脂检验报告单时,最关注的是报告单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健康信息,其中一些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紧密相关
2025-11-14 06:49:00
掌握糖尿病足早期信号 这5个部位要重点检查
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前来医院就诊的情况并不少见。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2025-11-14 06:49:00
“大脑重启”不是科幻片:MECT治疗室里的“无痛升级”全记录
在精神科治疗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大脑重启”的治疗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它就像给大脑做一次精密的“系统升级”
2025-11-14 06:49:00
咳嗽总不好?中医辨“寒热”、西医查病因!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相信许多人都经受过咳嗽反复发作的困扰,持续咳嗽不仅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还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
2025-11-14 06:49:00
便秘太难受,可试试这些方法改善
蹲厕所半小时,腿麻了还没动静,你是否也被便秘缠上过?其实便秘不只是排便困难,长期忽视还会导致腹胀、口臭、皮肤变差,甚至增加痔疮
2025-11-14 06:49:00
中医如何看待腰椎病的成因以及预防
腰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中医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腰椎病的成因有独特理解
2025-11-14 06:49:00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魏玉龙:经络辨证,精准治疗头痛
魏玉龙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系副主任、气功教研室主任。历经20余年临床实践
2025-11-13 14:40:00
东城中医医院马剑雪: 产后脸上长斑不消,别只怪日晒,多是“肝郁血瘀”
马剑雪,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四川省名中医胡玲香老师。2013年至今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医师学习
2025-11-13 14:40:00
杏林春暖除鼻患,丹阳陆鸣斋中医诊所创新疗法获赞誉
随着季节更替和环境变化,鼻炎已成为困扰众多民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涕、喷嚏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11-13 15:23:00
深圳永福医院:排便剧痛、大便出血 警惕肛裂找麻烦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后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据欧美统计女性比男性多得此病
2025-11-13 15:25:00
数据管理再进阶!盈康一生以DCMM四级认证领跑大健康行业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布最新评估结果,盈康一生成功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4级(量化管理级)认证
2025-11-13 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