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由于充电桩分布不均,里程焦虑成为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的痛点。江苏省江阴市创新建立新能源运行监控平台,实现智能化布局充电桩,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使用者越来越多,充电桩数量不足的问题越发显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为660万台,车桩比为2.4:1,即2.4辆电动汽车才拥有一个充电桩。在这种情况下,充电桩在哪建、如何建就显得十分重要。
现实当中,很多地方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选址时主观性较强,再加上各种成本因素,其位置与人们的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常常出现“一边找桩难、一边闲置多”的现象。这不仅是新能源车主的心中之痛,也阻碍了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
如何确保充电桩合理分布?江苏省江阴市用大数据智慧破解难题。一方面,通过新能源运行监控平台提供的新能源车辆行驶轨迹、充电行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车道数等数据,计算出最佳的建桩位置,把设备安装在用户最需要的地方,实现充电桩建设从“简单粗放”向“精耕细作”转变。另一方面,借助新能源运行监控平台,相关部门可以了解各充电桩点充电数据,及时调整那些布局不合理的充电桩,让充电桩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同时,车主还可以通过手机远程错峰充电,既节省了充电时间和费用,也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效率。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拥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前景,正因如此不少地方都在加快充电桩建设。期待更多地方学习借鉴江苏省江阴市的做法,多向大数据“借智”,把充电桩的位置、数量与消费者的需求精准对接起来,切实消除人们的里程焦虑,让新能源汽车更加畅快地跑起来。
用好大数据,是具体办法的改进,也是观念和思路的创新。当今时代,大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通过对其进行获取、分类、处理、分析及应用,还可以服务于生产生活很多方面。打开思路、拓宽眼界,让大数据这棵“智慧树”在更多领域结出更多“智慧果”,是江阴市这一做法带来的深层思考和启示。( 文/梅刘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