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从“开大刀”到“精准制导” 上千病患从中获益,这种创新微创手术已成为当下主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21 07:18:00 来源:杭州网

脑血管疾病因其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已经成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健康杀手。而且,一提到在脑袋上“开大刀”总是令人不寒而栗。这不仅创伤大,而且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并发症,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微创手术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一改以往需要在脑袋上“大刀阔斧”,现在只是开1个1厘米甚至更小的切口,便可完全清除脑内血肿,实现脑出血的完美处理,并发症大大降低。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微创手术脑血管病组长,科主任助理高法梁副主任医师,在千万次的临床经验和不断钻研努力下,微创方式已成为该院治疗脑血管病的主流手术方式,该疾病的诊疗效果和病人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头痛、恶心、偏瘫

七旬大伯这里出血了

前段时间,77岁的王大伯(化名)正准备入睡时,突然一阵剧烈的头痛来袭还伴随恶心呕吐等不适,家人紧急将他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结果刚到医院,王大伯整个人意识朦胧、口齿不清,甚至连右侧上下肢都处于僵直瘫痪状态。急诊科医生紧急为王大伯进行了头颅CT检查,结果提示左侧基底节出血,出血量接近30ml,情况危急。

后续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到,王大伯十年前曾做过心脏手术,而且为了防止血栓形成,多年来长期口服双抗药物,且他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加上王大伯年事已高,让治疗难度直线上升。

当地医院评估后认为开颅手术风险较大,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推荐至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高法梁副主任医师处寻求一线生机。

“完善检查后,我们发现患者病情危重,呈深昏迷状态,呼吸微弱,血压高达175/112 mmHg,四肢肌肉完全无法活动,处于瘫痪状态。更严重的是他脑内血肿体积过大,已经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从而引发了如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稳定患者脑血肿块,避免进一步出血。”高法梁介绍,患者住院后,经过对症处理,很好地稳定住了血肿,接着,便是要考虑第二步,那就是通过手术将脑内的血块取出来,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精准定位,一穿即中

机器人辅助顺利摘除脑内“炸弹”

一听说要手术,王大伯的家人不免有些担忧:“听说开颅手术要在脑袋上‘砸’一个大洞,我爸爸年纪有点大了,我们担心他身体会吃不消呀!”面对家属的顾虑,高法梁解释:“传统的开颅手术的确需要在脑袋上‘大刀阔斧’,患者可能面临严重的并发症。而我们采取的是机器人辅助下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在机器人高清视野辅助下,切口可以降低到1mm以下,并且具有操作更精准、更稳定,而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一众优点。”

几天后,王大伯顺利进行了手术。术前,高法梁团队先将颅脑三维CT数据导入机器人操作系统,根据血肿位置设计好了穿刺点、靶点、方向及深度。术中,机器人和医生配合得“天衣无缝”,在机械臂的强力辅助下,利用导管成功穿刺了脑干血肿。整场手术时长仅花费了50分钟,术后十天,王大伯基本已经恢复了清醒,能简单和家人交流,偏瘫侧肢体也能在床上水平移动了。

“从骇人的开颅手术到仅需1厘米的无痛切口,还没留下任何后遗症,真的太感谢高医生了,现在脑内‘炸弹’被完整拆除,我们全家心口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王大伯儿子感激地说。

每一台脑血管手术,都是一场生命的托付

除此之外,神经微创介入手术也是高法梁的主攻方向。“之前有个78岁的吴阿姨(化名)总是感到眼眶钝痛,多次就医却迟迟找不到病因,最后来到神经外科检查后,竟然发现是颈动脉内长了一个动脉瘤。78岁高龄的她同样对开颅手术非常恐惧。后续我为她详细介绍了微创手术方法后,她欣然同意,最后仅用时半个小时我们就完成了介入栓塞手术,切口仅2mm,患者术后恢复得也很不错。”高法梁说。

“2017年我刚来医院时,当时开颅手术是脑血管疾病的主流手术,但这种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大、风险高,而且术后恢复缓慢,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我便将微创手术逐渐取代开颅手术,通过科技的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如今,高法梁平均每年要做400多台微创脑血管病手术,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患者带着出院时高兴的笑容,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认为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更要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每一次手术都是一次生命的托付,只有全力以赴、尽职尽责,才能不负患者的信任和期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脊柱脊髓外科(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及时为他做了脊柱微创手术,解除了病痛。张先生今年65岁,前几天右腿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疼得晚上难以安稳入睡。他觉得自己可能是受寒了,就找来
2023-01-12 13:54:00
告别 “大刀阔斧”,重获“无痕”新生——烟台业达医院椎间孔镜微创技术为腰椎术后复发患者再“撑腰”
...家的讲解,张大爷毫不犹豫,当即表示愿意接受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术后,张大爷的疼痛得到了立竿见影的缓解,第二天便在护士和家属的看护下独立下床行走,第三天便顺利出院。 张大爷的成
2025-04-07 10:47:00
感染乙肝多年  十年三度患癌
...十年三度患癌因患者畏惧“开大刀”,医生为其量身定制微创手术,通过4个小孔洞成功摘瘤 时间:7月3日地点: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肝外科执行主任丁振斌(右)带领团
2023-08-11 07:35:00
剧烈疼痛致11个日夜无法入睡,男子哭诉:崩溃了……贵医附院行微创手术消除病患
...生表示道谢于子龙介绍,颈椎间盘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属于微创手术治疗,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第二天,患者症状已基本消失。目前,
2024-07-10 18:16:00
...进行手术,却采用一种让自己受累,也不让小患者受罪的微创手术来解决此类疾病。该手术在小儿外科领域属于创新手术,对主刀医生水平要求较高。同时,手术中这一层薄薄的腹膜,打透或者不打
2024-06-13 17:13:00
西苑医院济宁医院骨伤科关节镜技术,让手术不再“大刀阔斧”
...我们引进该技术以来,相继开展了关节镜下膝、肩等部位微创手术,不仅降低了术中出血和感染的风险,还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了因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生活不便和经济负担。”付宝
2024-09-17 09:17:00
精准微创解危机,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多学科协作护航罕见神经纤维瘤病患者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罕见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实施显微镜下枕下正中入路椎管内外沟通肿瘤切除术,化解了患者截瘫危机。不明原因站立不稳,竟查出罕见病49岁的陈
2025-03-07 14:21:00
TAVR手术让瓣膜病患重获“心”生
...转自:南方日报专家介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是一种微创瓣膜置换手术,手术不需要开胸。如果说我们的心脏是一个房子,那主动脉瓣就是连接心脏和大动脉的一扇门,是心脏最重要的瓣膜之一
2024-01-12 07:12:00
国宝级医生|从“大刀阔斧”到“胸中有术” 李简教授完成青岛市市立医院首例超微创胸腔镜巨大胸腺瘤切除术
...家门诊。经过详细问诊,李简建议采取胸腔镜双侧胸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并向赵先生讲解具体手术流程及治疗效果,患者及家属接受手术方案。超小切口“拆弹”成功在东院麻醉手术科副主任马福国
2024-05-30 11: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9月20日晚,第二届楚文化节在湖北荆州开幕。这场以“让世界看见楚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盛会,既是楚文化的展示平台,更是读懂湖北的立体窗口
2025-09-21 19:05:00
以孝为灯 照亮亲情长路——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左正宏荣获“东营好人”称号
近日,东营市文明办公布了2025年“东营好人”名单,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员工左正宏,荣获孝老爱亲类“东营好人”称号。左正宏
2025-09-21 09:14:00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
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镇南山根村党支部防汛抢险救灾纪实7月26日,陈栅子镇工作人员和南山根村干部一起
2025-09-20 08:09:00
2023年9月逐步交房的陕西咸阳御河宸院小区,近日遭遇大雨,地下室积水倒灌电梯井,43号楼整栋电梯停运,高层住户回家成难题
2025-09-20 08:38: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由青岛海外联谊会主办、崂山区海外联谊会承办、青岛若七酒店协办的“风韵山海·情系崂山”——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活动在青岛崂山举办
2025-09-20 09: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陈雅莹 李凤灵)随着开学季的钟声在全球各地陆续敲响,相关用品采购需求日益旺盛,火热的“开学经济”为海外市场带来消费新热度
2025-09-20 09:19:00
烟台市应急局组织龙口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防震应急预演工作
大众网通讯员 杨明任 烟台报道为扎实做好2025年山东省防震避险紧急疏散应急演练准备,全面提升参演队伍实战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
2025-09-20 09:50:00
鲁网9月20日讯庞女士2013年购买保险,浏览网页时发现一个宣传可以协助 “全额退保”的平台。庞女士心动,与该平台联系了解情况
2025-09-20 10:08:00
青岛平度:2岁男童“离家出走”警民接力寻家人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 马超群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崔曦)9月18日晚,平度市公安局南村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求助
2025-09-20 10:11:00
山东中油双线作战,硬核护航管道燃气客服员技能竞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张静9月15日至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在山东中油公司维修队成功举办
2025-09-20 10:3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开发并应用了“AI项目管家”智能体。通过应用实践,项目单位普遍反映
2025-09-20 10:33:00
82名管道燃气客服精英同台竞技,她们凭什么赢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厉聪聪9月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落下帷幕,82名来自全国的客服精英同台竞技
2025-09-20 10:33: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用心服务彰显担当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行动准则,积极践行“十项服务承诺”,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落到实处
2025-09-20 10:34:00
【寻脉?中华】“汉语桥”小选手登长城 居庸关上留下成长足迹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古老的居庸关长城迎来了一批特别的访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小朋友们踏上这座见证千年历史的雄伟建筑
2025-09-20 10:52:00
【溯奥·追光】奥运博物馆里的特别相遇:“汉语桥” 小选手与冠军同行,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北京奥运博物馆,进行了一段融合体育精神与中文学习的特别体验
2025-09-20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