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金雷
中远两湾城业委会通过法律途径赢回属于小区的公共收益,这对急需维修楼房、整修小区环境的业主来说非常及时,解了后顾之忧。听闻消息,几位朋友却很感慨。一问原因,说是自己居住多年的小区许多地方急需整修,但除专项维修资金贴补外,商定业主自负部分时却卡住了。
朋友居住的小区建成20多年,共用设施设备早过保修期,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有两处:楼顶漏水,电梯老化。楼顶的解决方案是重做防水,但每栋最低也要数十万元,整个小区四五栋楼,按这个预算,维修资金不够用。目前只能哪里漏就补哪,但治标不治本。老化的电梯则经常“罢工”,住在高层的朋友叫苦不迭。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更换电梯控制系统,朋友几轮询价下来,一套系统十几万元,其中大部分需要业主自负。
征询意见后,业主们都同意更换,但新的问题来了——自负部分如何分摊?业委会拟定两套方案,但上门征询后,却有一半业主没有表态。朋友说,理解不表态的业主,因为没有一套方案是十全十美的,每户楼层、人口和面积均不同,大家各有各的想法。有的业主认为,相比按居住面积分摊,按居住人口分摊更合理;也有住低层的业主表示,自己分摊的比例过高……
上海现有1.3万左右个住宅小区,涉及800多万户家庭。据记者了解,不少商品房住宅小区存在相似的苦衷,楼顶、管道、电梯等损耗严重,影响居民人身安全,维修资金是按20年前的标准缴的,而小区没有停车、广告等公共收益作为补贴,面对年年上涨的材料和人工费,无力支撑整体维修的成本。
朋友查遍《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条例,也咨询了律师,没有找到可依据的法规。他们呼吁,针对上述突出的现实问题,相关法规能否尽快立项,将住宅小区共用设施设备维修中关于业主自承自负的规约细化,这样广大业主今后遇到难题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解决起来会高效许多。
住宅小区就像遍布城市的毛细血管,小区治理好了,正是城市治理于细处见功力。而这当中,法规的填补和引导仍大有可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