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在古代女子能容忍丈夫纳妾?不怕自己地位不保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11:00: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家是不是经常在现在众多的古代影视剧中发现,一个男人家里妻妾成群,皇帝后宫妃子众多,就连普通百姓身边都有妻子和小妾。为什么在古代女子能够容忍丈夫纳妾呢?她们就不怕自己地位不保吗?

咦~有一点大家要区分清楚,在古代男人纳妾和现代养“小三”是不一样的性质。在中国的现代,男人结了婚在外面养“小三”属于出轨行为。在最新的《婚姻法》规定,禁止有配偶与他人同居。

为什么在古代女子能容忍丈夫纳妾?不怕自己地位不保吗?

因为现代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而在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古代不同的时期是规定了男人可以纳不同数量的小妾,他们纳妾是合法,和现在养“小三”是完全不同性质的。

在古代男人纳妾就像现在女人逛街一样,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封建的古代时期,女人的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低的,而且大家都听说过“三从四德”其中有一条,“出嫁从夫”,意思就是:嫁过去后就要听丈夫的话,所以在古代男人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为什么在古代女子能容忍丈夫纳妾?不怕自己地位不保吗?

而在那个时期,男人纳妾,基本上都是由妻子操办的,有些妻子会精心给丈夫挑选小妾。为什么古代女子能够容忍呢?不能说容忍,其实更多的时候女子是为自己做打算,在古代女子除了遵循三从四德,还有七出之条的枷锁。

据汉代的《大戴礼记》就记载了“七去”,又称作“七弃”,其中“无子”是最重要的一条,要知道在古代如果你没有给丈夫生下儿子,那么就意味着你丈夫就属于绝户,等你丈夫去世后,他的兄弟们就开始瓜分财产,将你赶出去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家家户户都很看重香火延续的问题,倘若你不能生那么只能给自己的丈夫挑选小妾,让别人代劳。

为什么在古代女子能容忍丈夫纳妾?不怕自己地位不保吗?

就像《红楼梦》中王熙凤是有能力的女子,但是她没有给贾琏生下儿子,只能默许贾琏将尤二娘娶回家。在古代也不需要担心小妾能够将自己的权力地位抢走,别让影视剧迷惑了。实际上,在古代小妾的地位是极低,她甚至都比不上正妻的丫环。而且正妻的地位是受法律保护,其中在《大唐疏议》中就规定:“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者,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意思就是:“如果你把婢女当正妻,那你就等着被流放两年;如果你把小妾和客女当正妻,把婢女当小妾,你就被流放一年半再回”。所以你想宠妾灭妻,别想了,不可能。

为什么在古代女子能容忍丈夫纳妾?不怕自己地位不保吗?

还有《大明律》也规定:“夫将妻打死,判绞刑;将妾打死,判一百杖,流放三年”。所以大家看出差距了吗?在任何年代的法律所保护的都是正妻的地位,而小妾基本上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正妻是明媒正娶,而小妾只要钱给到位就可以了。

前面也说了,古代女人的地位都是比较低,对于女人来说能够给自己丈夫挑选小妾,他高兴了,也不找自己的麻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因为古代有句俗语:“宁可穷死也不娶生妻”意思就是:男人们宁愿穷死,也不会娶被休的女人,在他们的眼里一旦结过婚被休了的女人,肯定是女人有问题。男人都会看不上这样的女人,一般能够远离就远离,而被休的女人很难再有嫁人的机会。不像现代社会要离婚就离,离了还能找到更好的。

为什么在古代女子能容忍丈夫纳妾?不怕自己地位不保吗?

在古代女人基本上都是要依靠男人生活,她们不能抛头露脸的在外面工作赚钱,只能依靠男人过日子。所以对于她们来说,能够给自己的丈夫纳妾,而且妾室生出儿子可以让自己自保。

起码就保障自己以后的生活,即便丈夫那天去世了,自己起码有个儿子能够继承家产,以后依靠儿子养活就可以了,加上小妾生出的儿子是管正妻叫妈妈,管小妾叫姨母。

因此,古代男人纳妾是合法合规的,正妻从来都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地位能够被小妾代替。起码法律就保护了正妻该有的权利和地位,不像现在社会,经常有小三上位。男人有钱抛弃糟糠之妻,在古代你要敢这样做,分分钟你的首级就不保。

为什么在古代女子能容忍丈夫纳妾?不怕自己地位不保吗?

很多人会说,为什么这么好的传统不继续下去呢?其实在明朝时期,第九位皇帝朱佑樘就曾推行过“一夫一妻”的制度,而在1950年中国《婚姻法》才正式明文规定,“一夫一妻”的制度,并且不允许纳妾。

随着时代的变迁,女人的地位也不断提高,现代女性不但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连婚姻大事基本上都是由自己做主。所以时代不同,呈现出来的社会现象也会不一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男人为什么可以娶多个妾?
...如妻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这话的意思是说:丈夫(男子)有再娶的义务,妻子(女子)却没有再嫁的道理,所以说丈夫是妻子的天,天是无法逃离的,所以丈夫也是不能离开的....
2023-08-25 06:20:00
揭秘宋朝的妻妾制度
...虽然妻妾同属一夫,但是地位却有着天差地别。妻子是由丈夫三书六礼娶回家,用花轿抬进门的,但是小妾一般都是家里的丫鬟抬起来的或者别人馈赠或者是买卖而来的。尤其是在大户人家,妻子通
2023-04-25 17:09:00
古代女子为什么要主动给丈夫纳妾
...是相同的,从心眼里,没有哪位妻子愿意与别的女人分享丈夫,只是环境不一样,思想基础就会发生巨大差异。所以,不能拿今天的思维角度,去衡量古人。从大环境上讲,古代男子纳妾是法律允许
2023-04-22 10:25:00
...个时代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虽然妻与妾的责任都是伺候丈夫,但是正妻与小妾在方方面面都提现出区别。正妻属于主子,妾属于下人,但是又高于一般的下人,家族中有很多家规族规都对妾进行约
2023-08-17 15:47:00
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古代后宫的妃子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人截然相反的是,女人却只能够从一而终,婚后对自己的丈夫言听计从,不能够轻易的反抗,哪怕被丈夫欺辱,也只能默默忍受,甚至还可能被丈夫休弃,被休掉的女子是很难再嫁出去的,最终只能
2023-09-12 21:12:00
古代小妾地位卑微有一个什么“特权”
...但是小妾有一项让正妻都羡慕的特权,那就是更容易到到丈夫给的爱情,那就是与丈夫“同房”。小编在上面也说了男人娶小妾最主要的就是传宗接代,因此小妾时常能够得到丈夫的临幸。这也让很
2023-07-25 21:44:00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大的氏族里,族人数目众多。一群之男可以为一群之女的丈夫,反之亦然。所以婚姻关系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有的男子可能同时有好几个“妻子”,而寡居的女子也可以嫁给几兄弟。 不过氏
2024-01-14 20:21:00
正妻本想杀掉妾室,却被对方美色迷住
...,正妻的地位也有一些限制。首先,她的地位通常与她的丈夫有很大关系。如果她的丈夫地位低下,那么她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其次,正妻的权利也有一定限制,比如她不能干预丈夫的政治决策和
2023-05-29 20:12:00
古代是如何称呼女子的?
...同甘苦共患难过来的妻子,则以糟糠称呼之。元朝以后,丈夫还称呼妻子为娘子,这是一种很娇爱的称呼。但由娘子衍生出很多现代人们很熟悉的称呼,如娘儿们、婆娘、婆姨等。对于妻子的称呼,
2023-07-17 08: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辽源战俘营到密苏里号 还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被尘封的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9月2日,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世瞩目
2025-09-02 10:18:00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9-02 10:54:00
厦门抗战老兵盖鸿儒回忆在战场伏击杀敌的故事
盖鸿儒曾经的军装照和奖章等。(本组图/厦门轻工集团 提供)盖鸿儒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8月20日,在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病房
2025-09-02 08:10:00
一场庄严而宽大的审判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外观。(资料图片) 坐落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侧的山西饭店,以其地道的晋菜传承
2025-09-02 07:34:00
纪录片《慕湘将军和他的<晋阳秋>》座谈会在晋源区文旅局举行。省市区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40余人齐聚,围绕慕湘将军的革命精神与小说《晋阳秋》的历史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01 23:17:00
黔滇渝共筑“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45万吨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到抗战前线
【写在前面】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2025-09-02 00:38:00
百岁抗战老兵胡西:破路拆石,让敌人“一块砖都找不着”!
在贵州省荣军优抚医院的走廊上,身穿深蓝色毛线背心,103岁的胡西老人缓步而行。他身上那件深蓝色的毛线背心,已经穿了十多年
2025-09-02 00:3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