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宋朝的妻妾制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5 17: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的古代,为了保证后宅的安稳平定,也是要遵循着所谓的“一夫一妻”制。然而这个制度并不是像今天的我们一样,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女性配偶。封建社会中的一夫一妻,只限定这个男人能有一个妻子而已,但是并不妨碍男人有其他的妾和婢。虽然男人大部分都只能有一到两个妾,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女人,只要是跟自己分享同一个老公,恐怕妻子的心里都不会好受吧。

揭秘宋朝的妻妾制度

但是在古代,虽然妻妾同属一夫,但是地位却有着天差地别。妻子是由丈夫三书六礼娶回家,用花轿抬进门的,但是小妾一般都是家里的丫鬟抬起来的或者别人馈赠或者是买卖而来的。尤其是在大户人家,妻子通常是大家闺秀,而妾只是寒门的女子。虽然成为家中主君的妾室以后地位要比其他的婢女高出不少,但是这始终改变不了妾只是一个婢女的身份。

虽然现在包括知否在内,很多古装电视剧都会出现家中老爷宠妾灭妻的情节,但是这样的故事真正放在封建社会中是很难存在的。毕竟妾只是一个奴隶,可以随意的打发售卖或者是送给别人,妻子的地位却是很难撼动的。除非家中的妻子有很大的过失不够贤惠或者过于善妒,要么是因病亡故,否则妻子是不允许被休的,家里的主君也是不可以再娶他人妻。在家中通常都是妻子料理后宅,所以妻子对妾室有着绝对的统治权力。妻子在管教妾室时,丈夫也不可以轻易插手,并且丈夫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偏疼小妾也是会被人指责嘲笑的。所以在真正的封建社会,宠妾灭妻并不能够轻易存在。

揭秘宋朝的妻妾制度

妾室的地位如此低下,连人权都不能得到保障,这也是为什么明兰表示宁愿嫁到寒门也不愿意嫁给小公爷为妾了吧。您对这样的古代妻妾制度有什么看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男人为什么可以娶多个妾?
...,贵族男人都不止一个妻子,比如华夏始祖黄帝就有四个妻妾,有二十五个儿子。《礼记昏义》:天子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是周朝的皇帝后妃制度,规定了天子有一
2023-08-25 06:20:00
...制度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记载。在这种制度下,如何权衡妻妾之间的利益呢?是不是真的像小说电视剧里面一样,每天就是想着陷害彼此呢?网络配图其实我们如今所说的一夫多妻制,并不准确,我
2023-09-04 16:31:00
古代婚姻制度是三妻四妾还是一妻多妾?
...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谓的三妻四妾只是指妻妾众多的意思,并不是指三个妻和四妾,这是一个形容数量的词语,与三头六臂、七上八下的意思类似,是一个大概的形容词。《礼记》:
2023-07-07 11:32:00
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到底是保护男人还是女人的
...夫人是臣。夫人专门陪着皇后议论妇道方面的礼法制度。妻妾地位差距很大九嫔掌管妇学之法,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世妇服事于人,掌管祭祀、宾客、丧纪诸事。女御是对帝王的饮宴
2024-07-16 16:26:00
...实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一妻多妾”),也就是说男人可以妻妾成群,而女人只能从一而终。古时候的男人,到底可以有几个妻妾,一般都认为是“三妻四妾”,因为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就是这样,比如
2023-02-21 21:54:00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制度。它通过数目的夸张,来描绘上层男子可以拥有多个妻妾的生活状态。“三妻”并不意味可以正式娶三个妻子。不论富贵人家再如何富有,正妻也只能有一位。“三妻”只是比喻妻子众多之意。
2024-01-14 20:21:00
为什么在古代女子能容忍丈夫纳妾?不怕自己地位不保吗?
...不是经常在现在众多的古代影视剧中发现,一个男人家里妻妾成群,皇帝后宫妃子众多,就连普通百姓身边都有妻子和小妾。为什么在古代女子能够容忍丈夫纳妾呢?她们就不怕自己地位不保吗?咦
2023-05-14 11:00:00
古代男子为什么要纳妾?有三个原因
...妻四妾并不是说三个妻、四个妾,三和四是泛指,意思是妻妾很多,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个合法妻子,但可以有多个合法的妾。古代等级森严,不是人人都可以娶很
2023-07-26 13:32:00
古代女子为什么要主动给丈夫纳妾
...差别,是女人容忍丈夫纳妾的缓冲器 三个女人一台戏,妻妾多了家庭矛盾肯定少不了。为此,周公特地制定了宗法制,规定了妻和妾之间的关系:妻是唯一的女主人,妾是男人的财产;妻生的儿
2023-04-22 10: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