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20:2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婚姻关系。不同部落的男女可以随意通婚,没有固定的伴侣。那时的生活非常,人们更关注如何填饱肚子,没有太多精力考虑婚姻的规矩。比如猿人居住的山洞里,可能住着几个男人和几个女人,他们互相可以随意交配生育,没有任何限制。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一、远古时期,群体通婚

有时不同部落之间也会进行通婚,这在避免近亲繁殖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当一个部落中的男性去到邻近的部落捕猎时,如果看上对方的女性,通常也可以直接将其带回自己的山洞,其他人不会有太多质疑。

这种无序的通婚关系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直到晚期旧石器时代,人类才开始有了族群概念和规范的婚姻关系。考古发现表明,在晚期旧石器时代的一些葬址中,男性和女性会成对埋葬,这可能反映他们开始形成较为固定的伴侣关系。

所以,在非常久远的年代,婚姻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远古时期的通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生活的简单和原始。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二、氏族时期,出现限制

公元前21世纪左右,中国的氏族组织逐渐形成。人们开始按年龄和辈分进行区分,不再是无序的通婚。在氏族内部,同一辈分的男女可以自由结合,不同辈分则难以通婚。

以商代为例,人们把社会分为老、壮、少三类年龄段,这成为限制通婚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来说,老年男不可以娶少年女,因为有违伦理。但老年女嫁少年男则较为常见,这在保障氏族延续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在一些较大的氏族里,族人数目众多。一群之男可以为一群之女的丈夫,反之亦然。所以婚姻关系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有的男子可能同时有好几个“妻子”,而寡居的女子也可以嫁给几兄弟。

不过氏族内部已经禁止了近亲结婚。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兄弟姐妹不可以通婚,否则会被驱逐出氏族。违反这个禁令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亵渎神明、导致天灾的行为。

虽然婚姻关系还不太稳定,但氏族社会毕竟确立了一定程度的伦理规范,不再是原始时期的无序杂交。这为后世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三、周代崛起,父母之命

周朝时期,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成为社会婚姻的重要准则。青年男女要顺从父母安排,与具备相当身份的对方联姻。像李园那样,孝顺父母,听从父母之命娶妻的,受到社会的称许。

这一时期,人们也开始重视占卜,认为姻缘命中注定。许多门当户对的婚事都会通过卜卦来确定,然后再举行正式的聘礼。男方要把占卜的结果纳吉给女方,彼此确认这桩婚事的吉利。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这种重视占卜也成为限制通婚的一个方面。比如,周敬王曾想要迎娶自己的女儿周姬。可是大臣靳尚通过卜卦得知,周姬必将致周室之亡。于是周敬王只能放弃这门同姓的婚事。这显示占卜在限制同姓通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实在周代,真正奠定一夫一妻思想基础的,还是来自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弟子中的模范人物,如顏回、冉伯牛等都严格践行一夫一妻的伦理规范。这为后世定立标准夫妻关系提供了榜样。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四、秦汉时期,多妾现象

秦汉时期,一夫一妻制在形式上得到落实,但多妾现象也日益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上层统治阶级,他们既有正式妻子,又可以纳妾。正妻的地位高人一等,妾只是丈夫的附庸。

以汉初功臣张良为例,他有一位正妻,同时又有好几个妾室。正妻常常为他处理家务和教导子女,颇得张良倚重。而那些妾只能服侍张良起居,没有参与家务和教子的权力。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另一位汉朝开国功臣萧何,据说他一生共有六位正妻,但最后只有一位贾姬真正得到认可。贾姬管理萧何的家务,深得萧何宠爱。其他妻子最终都沦为妾室,这在当时也引发过争议。

富裕阶层纳妾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们可以从寒门或贫苦家庭中选妾,看中貌美的就可以直接收为妾室。这类妾的出身卑微,只能永远居于正妻之下。

但对于大多数庶民百姓来说,一夫一妻已经非常不易了,更遑论去纳妾。他们的生活拮据,往往为了打口饭都觉得吃力,哪里还有精力去养几个妾室?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五、三妻四妾成为通俗说法

“三妻四妾”的说法出现在汉代,原本只是一种通俗的夸张说法,并不准确反映当时的婚姻制度。它通过数目的夸张,来描绘上层男子可以拥有多个妻妾的生活状态。

“三妻”并不意味可以正式娶三个妻子。不论富贵人家再如何富有,正妻也只能有一位。“三妻”只是比喻妻子众多之意。“四妾”也没有严格的数量规定,只是比喻男子可以纳多数妾侍奉。

这样的说法通过口口相传,逐渐被民众当成是古代婚姻制度的写照。实际上它严重夸大了古代男子拥有妻妾的数量。但由于这种说法简单易懂,通俗易传,所以成为古代婚姻的一个误读。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六、封建社会,妻妾等级分明

到了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框架基本定型。正妻与妾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天壤之别。正妻要服从丈夫,教育子女,处理家务,维护家业。

妾的身份则低人一等,她要侍奉丈夫起居,听命于正妻。有的正妻还会派妾去为自己生育子嗣,成为代孕工具。所以妾完全是正妻的附属,没有任何独立地位。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这种妻主妾从的婚姻格局,在当时的典型封建家庭十分常见。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贾宝玉的元妻林黛玉地位最高,其他几个妾只能居于次席。妻妾间的矛盾也最终导致了贾家的败落。

当然,也有个别女子通过巧取幸得皇帝宠幸成为妃嫔。她们中的顶级人物可以加封为皇后。但一个朝代里,皇后只能有一位,其余妃嫔还是要对皇后垂礼三分。这也体现了主妻纵妾的等级观念。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婚姻制度经历了从松散到严格的变迁过程。“三妻四妾”不过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反映了古人对多妾现象的夸张描绘。一夫一妻制直到近现代才真正实现,这是中华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00: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到底是保护男人还是女人的
一夫一妻制,不是用来保护男人的,也不是保护女人的,而是用来保护继承制度与财产分配制度的。母系社会时期,生产资料极度匮乏,社会以氏族为单位集体生活,子女不知道父亲是谁,只知道母亲是
2024-07-16 16:26:00
为何中国子女跟父姓而不跟母姓?不是封建,而是上古留下的戒律
...的发展,过去传统的婚姻制度发生了改变,渐渐的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体制,在这种婚姻体制下,母系社会渐渐转变为父系社会,子女们也渐渐可辨认,我们所熟知的父子同姓也开始流传开来。
2025-04-14 20:47:00
西楚霸王项羽死后被汉军乱刃分尸,他的亲族结局如何
...去”。在张良的引荐下,刘邦与项伯“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上,正是在项伯的帮助下,刘邦才免于被杀。刘邦和项羽交战后,项羽想把刘太公绑到了阵前,要烹杀他。刘邦却说:“吾翁
2023-06-15 15:52:00
萧何韩信遇难,张良为何不作为
...,刘邦能取得天下,有三个关键人物,即:萧何、韩信、张良!历史学家将这三人,总结为“汉初三杰”!如果说萧何韩信这两人还有点“俗气”,那么张良标准的浑身都是“仙气”,可为三杰之首
2023-08-11 20:47:00
揭露韩信、萧何、张良的后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韩信,但韩信的下场也最惨,萧何的后代混的风生水起,张良的后代一般,但比韩信的好。在“汉初三杰”之中,最惨的绝对是韩信,他老人家如果敢自称“第二”,那绝对没有人敢称第一。作为汉
2023-05-10 10:26:00
刘邦、项羽、张良、萧何、韩信的早年经历与时代背景
刘邦、项羽、张良、萧何、韩信都不是秦人,可是当秦始皇灭楚并统一六国时,他们为何不站出来帮助自己的母国呢?当时他们都在打瞌睡吗?公元前231年,秦始皇拉开统一六国的战争,公元前22
2023-10-08 09:06:00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为何只排在62位?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其实是整个秦末时期最聪明的人,无论是谋略、眼光都高人一等,张良最终结局也是如同春秋晚期的范蠡一样,非常神秘,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得道仙人一般,潜心修道,并驾鹤西
2023-08-27 06:59:00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他们的结局如何?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刘邦在取得天下的时候,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安慰百姓,处理事务,我不如萧何;论用兵如神我不如韩信,由此可以看出三人
2023-01-08 21:17:00
...需求,韩信也愿意跟着刘邦,更愿意被刘邦驾驭。再比如张良,张良的需求是什么?张良的需求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反秦。张良是秦始皇时期除了荆轲之外刺杀秦始皇最有名的人,张良祖上是韩国
2024-06-25 18: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