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20:2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婚姻关系。不同部落的男女可以随意通婚,没有固定的伴侣。那时的生活非常,人们更关注如何填饱肚子,没有太多精力考虑婚姻的规矩。比如猿人居住的山洞里,可能住着几个男人和几个女人,他们互相可以随意交配生育,没有任何限制。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一、远古时期,群体通婚

有时不同部落之间也会进行通婚,这在避免近亲繁殖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当一个部落中的男性去到邻近的部落捕猎时,如果看上对方的女性,通常也可以直接将其带回自己的山洞,其他人不会有太多质疑。

这种无序的通婚关系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直到晚期旧石器时代,人类才开始有了族群概念和规范的婚姻关系。考古发现表明,在晚期旧石器时代的一些葬址中,男性和女性会成对埋葬,这可能反映他们开始形成较为固定的伴侣关系。

所以,在非常久远的年代,婚姻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远古时期的通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生活的简单和原始。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二、氏族时期,出现限制

公元前21世纪左右,中国的氏族组织逐渐形成。人们开始按年龄和辈分进行区分,不再是无序的通婚。在氏族内部,同一辈分的男女可以自由结合,不同辈分则难以通婚。

以商代为例,人们把社会分为老、壮、少三类年龄段,这成为限制通婚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来说,老年男不可以娶少年女,因为有违伦理。但老年女嫁少年男则较为常见,这在保障氏族延续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在一些较大的氏族里,族人数目众多。一群之男可以为一群之女的丈夫,反之亦然。所以婚姻关系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有的男子可能同时有好几个“妻子”,而寡居的女子也可以嫁给几兄弟。

不过氏族内部已经禁止了近亲结婚。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兄弟姐妹不可以通婚,否则会被驱逐出氏族。违反这个禁令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亵渎神明、导致天灾的行为。

虽然婚姻关系还不太稳定,但氏族社会毕竟确立了一定程度的伦理规范,不再是原始时期的无序杂交。这为后世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三、周代崛起,父母之命

周朝时期,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成为社会婚姻的重要准则。青年男女要顺从父母安排,与具备相当身份的对方联姻。像李园那样,孝顺父母,听从父母之命娶妻的,受到社会的称许。

这一时期,人们也开始重视占卜,认为姻缘命中注定。许多门当户对的婚事都会通过卜卦来确定,然后再举行正式的聘礼。男方要把占卜的结果纳吉给女方,彼此确认这桩婚事的吉利。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这种重视占卜也成为限制通婚的一个方面。比如,周敬王曾想要迎娶自己的女儿周姬。可是大臣靳尚通过卜卦得知,周姬必将致周室之亡。于是周敬王只能放弃这门同姓的婚事。这显示占卜在限制同姓通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实在周代,真正奠定一夫一妻思想基础的,还是来自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弟子中的模范人物,如顏回、冉伯牛等都严格践行一夫一妻的伦理规范。这为后世定立标准夫妻关系提供了榜样。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四、秦汉时期,多妾现象

秦汉时期,一夫一妻制在形式上得到落实,但多妾现象也日益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上层统治阶级,他们既有正式妻子,又可以纳妾。正妻的地位高人一等,妾只是丈夫的附庸。

以汉初功臣张良为例,他有一位正妻,同时又有好几个妾室。正妻常常为他处理家务和教导子女,颇得张良倚重。而那些妾只能服侍张良起居,没有参与家务和教子的权力。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另一位汉朝开国功臣萧何,据说他一生共有六位正妻,但最后只有一位贾姬真正得到认可。贾姬管理萧何的家务,深得萧何宠爱。其他妻子最终都沦为妾室,这在当时也引发过争议。

富裕阶层纳妾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们可以从寒门或贫苦家庭中选妾,看中貌美的就可以直接收为妾室。这类妾的出身卑微,只能永远居于正妻之下。

但对于大多数庶民百姓来说,一夫一妻已经非常不易了,更遑论去纳妾。他们的生活拮据,往往为了打口饭都觉得吃力,哪里还有精力去养几个妾室?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五、三妻四妾成为通俗说法

“三妻四妾”的说法出现在汉代,原本只是一种通俗的夸张说法,并不准确反映当时的婚姻制度。它通过数目的夸张,来描绘上层男子可以拥有多个妻妾的生活状态。

“三妻”并不意味可以正式娶三个妻子。不论富贵人家再如何富有,正妻也只能有一位。“三妻”只是比喻妻子众多之意。“四妾”也没有严格的数量规定,只是比喻男子可以纳多数妾侍奉。

这样的说法通过口口相传,逐渐被民众当成是古代婚姻制度的写照。实际上它严重夸大了古代男子拥有妻妾的数量。但由于这种说法简单易懂,通俗易传,所以成为古代婚姻的一个误读。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六、封建社会,妻妾等级分明

到了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框架基本定型。正妻与妾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天壤之别。正妻要服从丈夫,教育子女,处理家务,维护家业。

妾的身份则低人一等,她要侍奉丈夫起居,听命于正妻。有的正妻还会派妾去为自己生育子嗣,成为代孕工具。所以妾完全是正妻的附属,没有任何独立地位。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这种妻主妾从的婚姻格局,在当时的典型封建家庭十分常见。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贾宝玉的元妻林黛玉地位最高,其他几个妾只能居于次席。妻妾间的矛盾也最终导致了贾家的败落。

当然,也有个别女子通过巧取幸得皇帝宠幸成为妃嫔。她们中的顶级人物可以加封为皇后。但一个朝代里,皇后只能有一位,其余妃嫔还是要对皇后垂礼三分。这也体现了主妻纵妾的等级观念。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么

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婚姻制度经历了从松散到严格的变迁过程。“三妻四妾”不过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反映了古人对多妾现象的夸张描绘。一夫一妻制直到近现代才真正实现,这是中华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00: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到底是保护男人还是女人的
一夫一妻制,不是用来保护男人的,也不是保护女人的,而是用来保护继承制度与财产分配制度的。母系社会时期,生产资料极度匮乏,社会以氏族为单位集体生活,子女不知道父亲是谁,只知道母亲是
2024-07-16 16:26:00
为何中国子女跟父姓而不跟母姓?不是封建,而是上古留下的戒律
...的发展,过去传统的婚姻制度发生了改变,渐渐的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体制,在这种婚姻体制下,母系社会渐渐转变为父系社会,子女们也渐渐可辨认,我们所熟知的父子同姓也开始流传开来。
2025-04-14 20:47:00
西楚霸王项羽死后被汉军乱刃分尸,他的亲族结局如何
...去”。在张良的引荐下,刘邦与项伯“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上,正是在项伯的帮助下,刘邦才免于被杀。刘邦和项羽交战后,项羽想把刘太公绑到了阵前,要烹杀他。刘邦却说:“吾翁
2023-06-15 15:52:00
萧何韩信遇难,张良为何不作为
...,刘邦能取得天下,有三个关键人物,即:萧何、韩信、张良!历史学家将这三人,总结为“汉初三杰”!如果说萧何韩信这两人还有点“俗气”,那么张良标准的浑身都是“仙气”,可为三杰之首
2023-08-11 20:47:00
揭露韩信、萧何、张良的后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韩信,但韩信的下场也最惨,萧何的后代混的风生水起,张良的后代一般,但比韩信的好。在“汉初三杰”之中,最惨的绝对是韩信,他老人家如果敢自称“第二”,那绝对没有人敢称第一。作为汉
2023-05-10 10:26:00
刘邦、项羽、张良、萧何、韩信的早年经历与时代背景
刘邦、项羽、张良、萧何、韩信都不是秦人,可是当秦始皇灭楚并统一六国时,他们为何不站出来帮助自己的母国呢?当时他们都在打瞌睡吗?公元前231年,秦始皇拉开统一六国的战争,公元前22
2023-10-08 09:06:00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为何只排在62位?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其实是整个秦末时期最聪明的人,无论是谋略、眼光都高人一等,张良最终结局也是如同春秋晚期的范蠡一样,非常神秘,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得道仙人一般,潜心修道,并驾鹤西
2023-08-27 06:59:00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他们的结局如何?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刘邦在取得天下的时候,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安慰百姓,处理事务,我不如萧何;论用兵如神我不如韩信,由此可以看出三人
2023-01-08 21:17:00
...需求,韩信也愿意跟着刘邦,更愿意被刘邦驾驭。再比如张良,张良的需求是什么?张良的需求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反秦。张良是秦始皇时期除了荆轲之外刺杀秦始皇最有名的人,张良祖上是韩国
2024-06-25 18: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