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7月7日电(记者邱冰清)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有声读物《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7日正式上线。
《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一书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连红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研究人员刘燕军共同编著。全书共计约15万字,由31篇人物故事串联而成,分为“保卫南京篇”“黑色南京篇”等五章节,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战后对战犯的正义审判及南京大屠杀档案成为世界记忆遗产的过程。
为引导公众更加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2023年上半年启动有声读物《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的录制工作。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代表、南京市学生代表等20余位志愿者共同参与语音录制。
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在录制中朗诵的是奴役统治一文,讲述了一位妇女在家破人亡后的无助。父亲在战争中死里逃生的惨痛经历,让常小梅对这个故事格外有共鸣。“朗诵时,我的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那种无助、惶恐让我不忍读下去。我想到父亲悲惨的童年,战争让9岁的他变成了一个孤儿,这份痛苦的记忆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她说。
常小梅认为,自己不仅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更是这段历史的传播者。父亲虽然离世,但是这份历史记忆,她会一直守护下去。她希望能借助声音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以史为鉴,让战争不再重演。
真实的故事永远有力量。南京市钟英中学党总支书记郭蜀宁在录制中朗诵的是“正义审判篇”中的部分内容。“审判长石美瑜以唇枪舌剑驳回日本战犯田中军吉的一次次狡辩,正义的审判让人读来痛快淋漓。”郭蜀宁表示,希望通过有声读物的形式,让故事的力量、声音的共鸣直抵受众心灵深处,让历史发声,让真相传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