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电车变局:车企CEO,下场互拼“刺刀”?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19 09:27:00 来源:钛媒体APP
电车变局:车企CEO,下场互拼“刺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智行驾道

蔚来CEO李斌,用一场长达14小时的直播占尽了舆论版面,成功“刷屏”。

这场直播被赋予了许多标签和意义,比如“中国纯电车型第一次直播挑战1000公里续航”,以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所称:“这应该是有关电动汽车续航的最长直播”。

在直播过程中,李斌从个人职场奋斗、特斯拉的功能建议等话题,聊到中国新能源车发展、未来竞争趋势、蔚来的发展策略等等方向上,甚至连近期热议的东方甄选与董宇辉的争议话题,李斌也进行了点评,整场直播信息量十分丰富。

然而有一个信息点不应该被忽略。“以后CEO都亲自测试一下,搞个直播,是不是挺好?”这是当时正在进行测试直播的李斌,对其他车企CEO的喊话。

彼时坐在副驾驶的是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她补充说到,“要把行业汽车最重要的测评标准提高,都得CEO亲测,CEO都能够搞得定,一般普通用户肯定也差不多。”

这无疑是一个新奇的想法。过往新能源车的CEO、高管们,更多是在发布会的PPT上隔空斗嘴,一口一个“XX万以内最好”、“不懂为啥还买燃油车”的惊人观点言论,吸引着外界的关注。

但与消费者需求、产品销量强关联的并非各种营销言论、口号,而是实际的产品力。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如果更多的车企CEO们在PPT的纸上谈兵、隔空互呛之外,敢于亲自下场对自家车型进行各类产品的测试,或许对品牌、行业的发展都能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测试难以“完美”,但必要

无论近期沸沸扬扬的新能源车冬测,还是李斌这场14小时1000公里的测试,其实都有很多被质疑、吐槽的地方,但这类测试的存在,仍然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首先聚焦蔚来李斌的这场测试,测试的主题是蔚来150kWh电池带来的纯电1000公里以上续航突破,这块电池本身就已经遭到了质疑。

电车变局:车企CEO,下场互拼“刺刀”?

毕竟这是蔚来跳票了三年的产品,初登场是在2020年的NIO Day,当时李斌就已经提出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概念,再配合第二代换电站,讲了一个完全解决纯电续航焦虑的故事。然而这个“饼”画下后的第三年,李斌才开启了这场突破1000公里的测试。

另一方面则是蔚来测试中对日常驾驶情况的失真,其中持续受到观众质疑的便是高速上的“匀速90km/h”。对此李斌十分坦然地表示,如果开到匀速110km/h,是跑不到1000公里的,大概会打9折,“如果我能开开心心开到1000公里,我为什么不呢?”

不难发现,相比于新能源车行业普遍含糊其辞的电池续航数字与包装说法,无论是李斌的1000公里执念与实际结果,还是其关于真实高速状态下续航打折的数字,都像是“白纸黑字”立下字据的留底表态,显得更为确定、真实。

观众和舆论还有一个核心的质疑点,李斌的电池续航测试为什么不敢往更寒冷的北方开,而是往气温相对更高的南方跑,是否刻意掩盖低温环境对于电池续航的打折影响等等。

对此李斌的回应是“下次一定”,蔚来会去飘雪的北方测试续航,比如从哈尔滨到北京,也会尝试空调开足,顶着限速跑这种还原真实高速驾驶场景的方式。

可以看到,李斌的这场测试并不完美,有着许多被诟病、吐槽的地方,但其意义在于展现了一种真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这家车企的CEO真的开着车跑足了1000公里,这对于观众而言不失为一次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至于测试的过程如何完善,李斌和蔚来下次也将会给观众答案。

另一个近期引发车圈轰动和争议的懂车帝冬测,也有着类似的性质。“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华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的一条怒怼懂车帝的朋友圈言论,让这场新能源车冬测因争议而成为热搜话题。

电车变局:车企CEO,下场互拼“刺刀”?

紧跟余承东与问界,吉利、长城也纷纷表态,称这场测试不够规范,不够科学严谨,进而质疑测试结果。不过懂车帝回应称,对所有参与冬测的车辆使用统一标准,符合用户冬季用车场景,不存在区别对待。

冬测即在冬天测试汽车各种性能,是检验新能源车车辆稳定性的重要测试,与之对应的是高温状态下的夏测。冬测和夏测往往会测试和展现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续航里程情况,也可能会延伸到充电速度、充电效率、电池安全性、车辆操控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这相当于代替消费者在特定的环境下测出车辆的各类表现和数据情况,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前提是测试的过程遵循一定的科学、行业标准,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而这也正是车企们攻击的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争议归争议,消费者对于车辆真实的性能表现、数据情况,始终有着明确的了解诉求,但新能源车行业始终有营销虚标产品性能的现象存在,所以新能源冬测必然也具备一定的存在意义。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懂车帝在极寒环境下测试多款电动车的行为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的测试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车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对于消费者选择合适的电动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这种测试也能推动车企对电动车性能的不断提升。

新能源车行业较为理想的发展状态,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测试、争议、改进的循环中,让真理越辩越明,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式的糊弄过去,始终把消费者蒙在鼓里。

那么,为什么是CEO?

作为蔚来CEO,李斌在自己亲身测试车辆的同时也喊话其他车企CEO下场测试,是值得行业深思的。

在如今打造超级IP的时代,消费者们更愿意为品牌、产品、企业所具象化的人格特质、符号而买单,这是一个在电商乃至大消费领域都被不断验证的事实。

最近的东方甄选与董宇辉争议事件便是佐证。

董宇辉作为头部主播,其号召力甚至强于其任职的东方甄选,在争议事件不断发酵的过程中,无数消费者喊话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他们也会追随而去,取关东方甄选并不再购买其商品。

在这些消费者看来,他们信任的是朴实无华,无比真实的董宇辉本人,而非那个叫东方甄选的卖货平台。

这股基于信任的力量完全能够影响东方甄选这家上市公司的决策、选择,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谁的账号掉粉百万,谁的账号涨粉千万上,还有股价的崩塌,市值的缩水,真金白银的财富流失与积累。

这类IP的打造也是个双刃剑,业界不乏李子柒、浪味仙等大主播与MCN机构不和导致IP“消亡”的案例,董宇辉与东方甄选也差点步其后尘。而辛巴、李佳琦、小杨哥们则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区别在于后者既是台前的IP,也是幕后的老板、CEO,与企业本身已然深深捆绑。

回看新能源车市场,是另起炉灶培养一个未来不知何时会出现争议的员工,还是重金引入专业主播,亦或是还是创始人、CEO躬身入局,走向台前,成为代表企业的超级IP,从规避风险和提升营销投放效率、性价比的角度来考虑,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不妨试想一下,CEO下场测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家车企的掌舵者,用自己的信誉来为品牌、产品背书,一旦测试中出现不可控的意外“翻车”,暴露产品的一些重大问题,负面影响将会变得更加难以估量,品牌和CEO将会双双失去信誉,找补、挽救的难度将直线上升。

另一方面,CEO亲自下场的车辆测试、产品测试,均代表了企业内部的重视程度,从产品到运维,再到整个测试流程的合理性、科学性设计等等环节,车企内部必然会更加严格把关,投入更多的心血和资源来完成。

毕竟正如前文所言,这关系到的是CEO个人与品牌整体的信誉问题,不容马虎。试想一下,如果跟进的车企足够多,重视产品测试与改进的车企也自然会越来越多,无疑能够一步步提升行业测评标准和结果的含金量,推动行业的发展完善。

当然,对于李斌“CEO应该下场测试”的喊话,或许其他车企CEO们响应者寥寥,蔚来的这场直播迅速在其他热点的掩盖下被人们遗忘;也或许李斌真能开启新能源车“卷CEO”这个新的内卷项目,让行业、车企、产品的竞争更具含金量,收益的必然是消费者们。

剧情的走向,犹未可知,但对于蔚来而言,无论上述结果如何,这都是一场值得肯定的营销尝试。毕竟比起那些“放空炮、博眼球”的作秀言论,大多数时候消费者希望看到是更加真实的东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电设施配套……尽可能减少冬季对电动汽车的影响。冬季电车迎挑战后期保养成本低、使用成本低,这是销售人员在推荐新能源车时提及的卖点之一。在实际使用中,纯电动汽车车主也确实感受到相
2023-12-21 07:24:00
“电车用单电机是耍流氓”,蔚来在给不降价一个台阶下?
文/桃李“电动汽车还出单电机,那就是在耍流氓。”蔚来汽车CEO李斌的这番言论,不禁让人怀疑,到底是谁在耍流氓。在电动汽车的电机数量问题上,李斌坚定的表示“永远不会出单电机的车”,
2023-10-31 20:19:00
李斌亲自测试150度电池包续航能力,预计明年4月量产
12月17日消息,今天早上,蔚来汽车CEO、创始人李斌从上海出发,驾驶ET7从上海出发亲自测试150度电池包的续航能力。最终耗时13小时,李斌宣布本次测试最终行驶里程为1044公
2023-12-17 21:50:00
蔚来汽车 CEO、创始人李斌从上海出发,驾驶 ET7 从上海出发实测 150 度电池包的续航能力。目前测试仍在进行中,截至IT之家发稿
2023-12-17 12:36:00
蔚来李斌完成1000公里续航挑战 13小时直播回应一切
...蔚来刚创立没多久就提了一个想法,叫油车能去的地方,电车都应该能去。今天是无限接近还是实现了?李斌:我们现在有2200多座换电站,20000多根充电桩,还接进来很多第三方的桩,
2023-12-18 09:12:00
蔚来150kWh电池实测续航1044km 将于2024年4月量产
...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12月17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亲自驾驶蔚来ET7实测150度超长续航电池包,本次测试从上海出发
2023-12-18 09:28:00
李斌说的太对了 电车普及最大的障碍是补能体验
...反感的。但不得不否认,李斌这次说的话真的很有道理,电车普及最大的障碍是补能体验,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动车的普及才不存在障碍。可能有很多人认为,电动车普及的障碍是价格。原本都
2023-09-13 23:48:00
蔚来ceo李斌宣布:150度电池包,大家久等了!
12月16日,CNMO注意到,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正式宣布,150度电池包,大家久等了!目前,一代与二代平台的所有车型都已经完成了验证和公告,团队也进行了各种测试,续航
2023-12-16 20:59:00
续航突破 1000 公里!李斌实测蔚来 150 度电池包,却被喷上热搜?
蔚来 CEO 李斌,今天开着一辆搭载 150kWh 电池包的 ET7,完成了 1000 公里的续航挑战。没错,不是在售的 75kWh 和 100kWh 电池包
2023-12-19 14:1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近年来,我国商业保险发展速度较快,产品的种类也日渐丰富,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车损险、医疗险、航空险等,依托宠物经济应运而生的宠物保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5-11-14 12:19:00
携程商旅设立千万级保障金,推动行业迈向\
11月9日,2025年携程集团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商旅分论坛暨携程商旅伙伴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会上,携程商旅顺应行业"高品质服务"及"全球化发展"两大趋势
2025-11-14 12:59:00
大华股份亮相全球智慧城市大会
近日,2025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大华股份携全栈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围绕城市安全
2025-11-14 12:59:00
虹软科技AI视觉赋能BOLON AI Glasses重磅发布,与Rokid乐奇深度合作打造创新体验
BOLON AI Glasses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领先的 AR 眼镜制造商 Rokid 乐奇与 BOLON 眼镜联合打造的全新一代 AI 眼镜
2025-11-14 12:59: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启,星鲨研究院探索“具身智能”前沿
鲁网11月14日讯“在这里,唯一限制你的是你自己的想象力。”科幻电影《头号玩家》中对于“绿洲”的这一描述,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虚拟现实产业的无限可能
2025-11-14 10:18: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网信部门从严整治利用AI仿冒公众人物开展直播营销问题乱象。近期
2025-11-14 10:30:00
大麦娱乐推出全新品牌“大麦国际” 提供全球演出购票、观演服务
购买海外演出门票,现在有了新选择。11月14日,大麦娱乐宣布推出旗下全新业务品牌、全球演出服务平台“大麦国际(MAISEAT)”
2025-11-14 10:45:00
大河网讯 11月11日,全省数字影像检查“云胶片”联盟采购工作顺利开标,产生了拟中选结果,中原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拟中选
2025-11-14 10:53:00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3日,山东瑞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宁学院联合攻关的“多模态肉品AI快检系统”核心技术,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斩获优秀奖
2025-11-14 10:54:00
记者走基层|“黑科技”上线,让温暖精准入户
11月12日,河北邢襄热力集团邢台供热分公司二工区三班班长丁帅,在三义庙换热站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河北日报记者 宋 平摄随着11月15日临近
2025-11-14 08:02:00
11月13日,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公交”)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电动”)举行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025-11-14 07:50:00
记者走基层|智能安全帽,让矿工有了AI“卫士”
11月5日,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恒洋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嘀嘀
2025-11-13 08:03:00
“长与短”周期变革,“快与慢”时效重构,“热与冷”业态碰撞—— “双11”三重奏,解读消费新变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1月12日中午
2025-11-13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日前,在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中心,一辆白色无人车平稳地穿梭于主仓库与宝湾库区之间,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驳货作业
2025-11-13 08:05:00
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
全链条持续发力,以硬核技术竞逐市场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11-13 0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