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国团队首揭神经元突触群体组织原则 或助抗衰老等新药研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25 13: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深圳4月24日电 (王之康 郎一琳)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建设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筹)4月24日发布消息说,其生命健康学院助理教授周航研究团队与合作者通过大量实验研究,首次明确揭示大脑海马区神经元树突分枝上突触群体结构与功能的组织原则,提出用来精确描述突触群体沿树突分枝的时空分布模式的新概念——“突触构象”。

该研究证明突触构象是树突分枝的计算功能特异性的决定因素和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一种调控突触构象的关键内源性因子及其背后的分子通路,并通过调控该通路预防老龄化导致的动物学习与记忆能力衰退。

中国团队首揭神经元突触群体组织原则  或助抗衰老等新药研发

神经元树突分枝与突触分布。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生命健康领域重要基础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对于理解学习与记忆的生物学本质、研发抵抗大脑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药物与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基础科学和转化意义。

研究团队介绍说,他们首先在单突触水平上对大脑海马区椎体神经元树突分枝上的突触进行系统研究,综合运用单突触囊泡功能成像、单突触钙成像、基于序列扫描电镜的突触三维重构、动物行为学等方法,揭示出神经元树突分枝上突触群体的组织原则,即单位面积树突分枝上的突触传递总强度在基础状态下总是相对恒定的。

在这一原则之下,突触群体沿树突分枝的时空分布模式呈现出连续变化的构象,其中两类典型的构象表现分别为“突触数量少、传递强度高”和“突触数量多、传递强度低”。

具有前一类突触构象的树突分枝的计算特性表现为突触传递效率高、可塑性低、编码容量低,从而利于信息的存储和保持,与记忆能力密切相关;而具有后一类突触构象的树突分枝则突触传递效率低、可塑性高、编码容量高,更利于信息的编码,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团队认为,突触构象决定了神经元树突分枝的功能特异性,而不同构象(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则表征了树突分枝不同的神经计算与信息处理能力。

研究团队随后进一步对“树突分枝上的突触构象是如何被调控的”进行研究,在机理上首次发现细胞内镁离子是决定突触构象的关键内源性分子,并详细阐明了其背后的分子通路:上调细胞内镁离子水平,能够在树突分枝上增加突触数量、减小突触传递强度、增加突触可塑性和编码容量;反之,下调镁离子水平,则会减少突触数量、增加突触传递强度、减小突触可塑性和编码容量,从而实现单一内源性因子对树突分枝计算特性的调控。

研究团队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调控是动态且可逆的,其突触构象转换的时间尺度在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范围内,与短时记忆的时间尺度相似,提示突触构象的动态转换可能对短时记忆形成和消除过程中的信息更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低镁离子水平对应的突触构象特征与大脑衰老及神经退行性脑疾病过程中的突触变化特征相似(即突触数量降低、突触传递强度增加、突触结构大小增加),提示调控神经元细胞内镁离子水平可能会有助于对抗大脑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中国团队首揭神经元突触群体组织原则  或助抗衰老等新药研发

左.树突分枝上两类典型突触构象的动态转换与相应神经计算特性的变化;右.调控突触构象的分子通路。研究团队/供图

事实上,研究团队还在整体动物水平上验证了这一发现,证实通过口服一种能够促进大脑中镁离子水平上升的化合物(左旋苏糖酸镁)可以改善老年大鼠(26月龄)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并且显著阻止脑衰老过程中突触总体数量变少、结构大小增加的趋势。

研究团队透露,基于本项研究成果,未来将在利用树突分枝上突触构象变化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筛选抗脑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开展这些新筛选药物的临床前动物实验,并推动临床试验和转化工作。(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聚焦“头脑”问题,院士专家松山湖边展开“头脑风暴”
...破点。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借鉴脑科学的特性发展,包括神经元种类的多样性、神经元的连接方式、神经突触的可塑等。“大科学时代的生命科学特别需要新的工具,需要新型的研究平台。工具和平
2023-04-28 14:14:00
...程”。从原理上看,NouvNeu001通过化合物调节实现高纯度神经元亚型分化,与体内原有神经元形成连接,并增强细胞分泌功能,进一步加强了移植细胞对原有病灶的改善,以达到综合性
2023-08-03 08:29:00
精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延缓进展,上海开出靶向治疗新药国内首方
...成淀粉样蛋白斑块,进而导致tau蛋白病理扩展,最终导致神经元功能失常和死亡。基于这一假说,Aβ靶向疗法的核心是将大脑中的Aβ水平降低到非致病水平,从而带来临床获益。近年来,包
2024-06-27 09:34:00
拥抱科技 让中医药发展“如虎添翼”
...受访者供图数台仪器、一身白大褂,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新药研发中心副院长侯云龙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眼前精密的仪器。“这是以岭药业的抗衰老药物研发平台,面积共1200平方米,设备近2
2022-12-28 17:05:00
长寿、抗衰老,真的有药能做到?
...上,将衰老和相关疾病作为攻克对象的临床试验,不管是新药研发还是老药新用、扩增适应症,都是难上加难。即便是引发整个科学界关注的TAME项目,在2015年获批临床试验之后,也搁置
2023-06-16 11:01:00
神经紊乱与大脑中的神经元、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之间的失衡有关
...了新的希望。一项关键的研究发现,神经紊乱与大脑中的神经元、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之间的失衡有关。这一发现为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指导。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疗法。最新的研究已
2023-10-04 22:01:00
...过度磷酸化、神经递质紊乱、氧化应激等系列反应,导致神经元受损,继而痴呆。因此阻止Aβ沉积被认为是可靠的治疗策略。在人体中,Aβ经过不断聚集,会以单体、寡聚体、纤维等不同阶段状
2024-07-05 19:54:00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运动神经元病诊疗中心正式启用。未来,医院将携手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强化科研攻关和创新,聚焦渐冻症的精准诊疗研究,不断推动科
2024-08-10 07:11:00
阿尔茨海默病离“治愈”还有多远
...疗方式是治愈该病的希望?在日本上市的仑卡奈单抗1 AD新药研发被称为“死亡谷”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痴呆,即记忆、推理和社交功能的进行性损害,最终导致患者完全丧失学习记忆能力
2024-02-21 05:2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