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要不是及时修复了信用,就要和这家世界500强客户失之交臂了。”镇海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人事部田经理感慨道。近日,在宁波市镇海区信联信用修复保护促进中心的协助下,经过两周紧急信用修复,该企业的“信用瑕疵”被及时消除,客户的疑虑打消,合作得以顺利推进。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创业者的通行证。然而,总有一些企业主因创业受挫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经营不慎导致留下“信用瑕疵”,无形中束缚了创业创新的活力。对此,去年3月,镇海成立浙江省首家信用修复保护工作平台——信联信用修复保护促进中心,创新信用修复保护“一件事”服务机制,为“失信企业自救、创业遇挫重启”提供全方位服务。一年来,镇海已帮助78家企业完成及推进信用修复。
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往往面临路径不清、成本高、跨领域协同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痛点,中心搭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修复协同体系,帮助非恶意失信企业重启事业。”镇海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中心通过建立跨部门的信用修复清单和“一件事”服务机制,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信用修复链式服务。“前不久,中心又在区企服中心开辟专窗,实现‘一窗受理、平台流转’,确保企业信用修复诉求件件有回音。”
镇海还组建专业化信用修复师队伍,12名来自发改、市监、交通等业务部门的骨干被选聘为修复专员,为企业信用修复提供专人跟进指导。
“很多企业其实具备信用修复的条件,只是苦于找不到路径。”作为信用修复专员,蔡玲晓已经联动各相关部门帮助30余家企业实现信用修复。
针对债权债务这一失信的核心症结,镇海探索投融资助力模式,建立科创人才容错司法信用保护机制,引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镇海天使产业园,为创业失败人才信用修复提供第三方融资。同时,依托司法调解员队伍开展债权债务调解,提升信用修复质效。
“如果没有信用修复,我很难重新‘站起来’。”在镇海经营运动场馆的陶某前几年因市场行情原因,项目黄了,他自己也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中心经过调查,发现陶某并非恶意失信,且有继续经营的意愿和条件,通过多方协调达成了信用修复协议,并助其融资启动二次创业。如今,他经营的场馆已恢复运营。
过去一年,镇海已帮助修复主体成功获取投融资金额8000余万元,区内企业严重失信率从上一年的1.03%降至0.81%。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7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