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山东“2元炒菜哥”走红:每天能赚两三百,不想成为第二个“拉面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7 16:04:00 来源:新黄河

在集市上炒了18年菜的戚兴军,突然间在网络上火了,人也一下子慌了。

近日,有自媒体博主发布了一则“山东大集炒菜哥”的视频,把镜头对准了在临沂费县大集上炒菜的戚兴军,因为其憨厚的长相,以及超便宜的价格,被网友亲切地称为“2元炒菜哥”。素菜2元、荤菜5元,让一众网友感到“不可思议”。这样的价格是否盈利?有没有自我炒作嫌疑?网友们也一直在讨论不停。

山东“2元炒菜哥”走红:每天能赚两三百,不想成为第二个“拉面哥”

面对这些,戚兴军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受到关注后,他一天接到十几个电话,越来越多人来到摊前拍视频,让这个54岁的山东大汉有些“难为情”。要知道,他可是连智能手机都不怎么会用。一边做饭,一边回答来访者的问题,成为戚兴军这几天以来的状态,但他始终在强调,希望可以过平静的生活,不被过多打扰,更没有想过做网红。

在网络上,有人会问“想成为第二个拉面哥吗”?面对这样的疑问,戚兴军苦笑着回答,不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你看‘拉面哥’那时候多不容易,很长一段时间连家都不敢回。”

山东“2元炒菜哥”走红:每天能赚两三百,不想成为第二个“拉面哥”

被围观的“2元炒菜哥”

在临沂费县薛庄镇,农历逢一六,城头集;逢二七,薛庄大集;逢三八,马头崖集。五天赶三个集,这三个集便是戚兴军和妻子18年来的“主战场”。因为规模相对大些,戚兴军和妻子会在薛庄大集和马头崖集摆摊炒菜,在城头集上则简单卖些馄饨。18年来,每一次出摊,都是他们夫妻俩最普通不过的日复一日。

8月16日下午4点,恰逢城头集,集上的人不见少,穿过一众卖水果蔬菜的摊位,可以看到戚兴军的摊位,他正在为一名年轻食客煮着馄饨,妻子则在旁边清洗餐具,麻利的双手拿着餐具,在两大盆水之间快速切换,先在右边的盆洗一遍,再从左边的盆洗一遍。被她清洗过的餐具,整齐地摆放在旁边的案台上。坐在桌前的一位女食客,在摊位前一通拍摄,然后一边低头刷着手机,一边用嘴吹馄饨,头也不抬地送进嘴里。

在隔壁桌子上放着的,是戚兴军和妻子为第二天赶薛庄大集炒菜用的食材。这是他们的习惯,前一天赶集会先买一些食材备用,等出摊那天再从集上买些更新鲜的作为补充。

戚兴军卖的馄饨,大份7元,小份6元,都是他和妻子当日一早现包。他穿梭在摊位的各个角落时,又一位年轻的父亲骑着电瓶车带着儿子来到摊前,点了一份小份馄饨,并发问:“是你吗?2元炒菜哥?”

山东“2元炒菜哥”走红:每天能赚两三百,不想成为第二个“拉面哥”

戚兴军笑而不语。因为博主食探(曾哥振弟)发布的视频,“素菜2元,荤菜5元”成了不少人对他最深刻的印象。而事实上,戚兴军并没有对自己炒菜的价格下严格的定义,不过基本上素菜2元起,荤菜5元起。分量不同,价格不同,但总能保证实惠。“像土豆丝、绿豆芽、豆腐皮等这些素菜,量少一点就2元,多一些就5元,再多就再加几块钱,菜价不固定,根据顾客需求来。一两个人和三四个人、五六个人分量不一样嘛。猪头肉炒青椒这样的肉菜也一样,如果人家想要分量多一下,那就在5元的基础上再加几块钱。”戚兴军说,其实,就算有人只要1元钱的菜,他也会给做。

戚兴军说,几年前,曾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到他的摊位,问能否炒1块钱的豆芽,戚兴军答应了。当老人最后只掏出5毛钱时,他也痛快地收下了。“我本不打算收的,但又担心伤了老人家的心,我就说只要5毛就行了。”

每天也能赚两三百元

皮肤黝黑,略有驼背,今年54岁的戚兴军,有两个孩子,儿子已经成家,女儿还在外读书。赶集的日子,他和妻子总是凌晨两点就起床,抽水、备菜、出摊……忙忙碌碌一个多小时,然后赶到大集支好摊位,等待着第一拨上门的食客。有喝早酒的,他就给炒个下酒菜。有想吃点热乎的,他就给煮个面条。叮铃咣当忙碌一天后,一直到下午五六点收摊回家。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工作,让他疲惫到回家就倒头大睡。因为实在忙不过来,今年戚兴军雇了一人,只有在他去大集上炒菜时帮忙,并支付每天100元工资。“不赶集的时候我就想一直躺着”,戚兴军说,虽然很累,但是炒菜是自己最舒心的工作。

戚兴军并不是厨师出身,凭着喜欢,自己慢慢摸索,一掌勺就是18年。年轻的时候,去过哈尔滨等城市打工,做过建筑类工作。“都是苦工啊,哪有现在自由”。尽管干劲十足,儿女也担心他的身体。戚兴军却有自己的打算,炒菜炒到60岁,也许体力就跟不上了,到那时候再找个保安之类的工作也是可以的。

山东“2元炒菜哥”走红:每天能赚两三百,不想成为第二个“拉面哥”

戚兴军和妻子起早贪黑辛苦炒菜,但他却不想把挣钱放在第一位。因为定价便宜,不少人会疑惑他们一天忙碌下来是否能够盈利。这在戚兴军看来并不重要,他总是想着,来找他的乡里乡亲们能吃上想吃的,或者喝点小酒开心就行。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出来摆摊,不仅是劳动,也是一种活动。

不过,戚兴军心里还是有一笔清楚的账单:虽然菜价便宜又实惠,但摊位上的来客却不少,每天收入七八百块钱是相对稳定的,逢年过节生意好的时候,还能入账一千多块。除去成本,戚兴军夫妇俩能日赚两三百元。碰上刮风下雨的日子,或者是提前赊账的农村老人,即使不盈利,他俩也并不过多计较,“多赚一点少赚一点都无所谓”。

实际上,这几年以来,戚兴军有好多账都没有收回。有些食客年龄较大,有些确实生活困难,还有喝完酒忘记的……“不要啦!我知道的,很多农村老人都比较难”。

山东“2元炒菜哥”走红:每天能赚两三百,不想成为第二个“拉面哥”

不想成为第二个“拉面哥”

“拉面哥”程运付的老家在费县梁邱镇,距离戚兴军家大约有50公里的距离。两人虽不相识,但戚兴军对他早有了解。有网友说,戚兴军马上要成为第二个“拉面哥”了,他却对此并不认同。对于突如其来的“爆火”,戚兴军说,不想成为所谓的“第二个拉面哥”。他不断强调,自己不想当“网红”,也不打算走这条路。“你看‘拉面哥’那时候多不容易,天天被那么多人围观,搞得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回家。”戚兴军知道,一旦自己被更多人同样关注的话,应该就会失去自己最热爱的“自由”。

山东“2元炒菜哥”走红:每天能赚两三百,不想成为第二个“拉面哥”

戚兴军从小还有一个当兵的梦想,他对军事类的节目和视频很感兴趣。闲暇的时候,偶尔刷刷短视频,也是他劳累生活中的一点调剂。但他没想过,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后,有一天他也成为了短视频中的主角。

时间回拨到8月8日。戚兴军像往常一样在薛庄大集摆摊,有三个男生吃过他的炒菜后,问能否拍个视频,他没多想便答应了。他没想到,从13日左右开始,陆续有亲戚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你‘火了’”。之后,就是更多人拨通他的电话,找到他的摊位。即便不愿受到过多的打扰,但面对大家的到访,戚兴军和妻子还是热情相待。

当然,戚兴军明显感觉到了与从前的异样,一边给食客炒菜,还要回答大家的问题,戚兴军觉得干活的效率也低了,甚至受到了妻子的“埋怨”。对于大家的关注,戚兴军还是希望能少一些,还想跟妻子过着从前的平淡生活,不想被过多打扰。“你能来我这里吃顿热乎饭,我就感觉很好,其他的事儿就算了。”

记者:李巧妹 摄影:王汗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素菜2元,荤菜5元”,山东“2元炒菜哥”全网爆火之后说,生活已被严重打扰,不想做网红……他会成下一个“拉面哥”吗?
都市快报讯 挂上热搜的山东大集的烟火气,又捧红了一个“2元炒菜哥”。戚兴军在山东临沂费县薛庄大集炒菜18年,却没想到在这个8月全网爆火。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主播们的镜头,相貌憨厚的他
2023-08-20 09:33:00
“围观”2元炒菜哥
...军摊位以外的地方。这几天,戚兴军炒菜的故事,不仅在山东临沂费县薛庄大集妇孺皆知,更通过互联网短视频传遍全国,引得不少慕名者远道而来。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二,这是戚兴军作为“
2023-08-18 15:06:00
山东网红“捣鱼刺小胖”也开始直播带货了
...仿佛天生就是干主播的料。在北方,除了东北,那就要数山东了。山东的网红特点比较鲜明,大都比较朴实。提到山东网红,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农民歌手大衣哥,说他是“网红”还有点牵强。大
2024-01-15 14:29:00
热度逐渐散去后,走红两年的拉面哥打算“另寻出路”
2021年2月,山东临沂费县的农民程运付,因“卖3块钱一碗拉面15年不涨价”而引起关注,迅速在各个平台走红。从此,“拉面哥”这个名字陪伴了他所有的生活,“流量”与“主播”也开始“
2023-02-15 13:43:00
交汇点评 | 10元能吃35个菜的“盒饭姐”被迫歇业,“流量秃鹫”何时休!
...导致生意无法做下去,“盒饭姐”被迫关摊歇业。与之前山东“拉面哥”、湖北“糖水爷爷”的遭遇,何其相似?!据媒体报道,盒饭姐和丈夫经营了9年的自助盒饭,主要针对民工和一些干体力活
2023-08-21 20:11:00
农展会上“拉面元素”精彩出圈
...自:海东日报□本报记者 韩世伟 摄影报道“这就是青海拉面吗?这汤的鲜味大老远就能闻见。”“这大冷天谁能抵挡得住一碗热乎乎的拉面啊!老板,可以品尝吗?”……9月23日,在庆祝中
2023-09-26 00:09:00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报道,两年前,来自山东临沂费县的农民程运付走到了流量的中心。因为15年来坚持卖3块钱一碗的拉面,他成了网上炙手可热的“拉面哥”。但火了之后,“想让大家吃上最便
2023-02-22 06:43:00
兰州牛肉拉面IP指数发布 产业发展融合文化元素
中新网兰州1月22日电 (杨娜)兰州牛肉拉面IP指数22日发布,同时在黄河岸边启动了金城关春节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将产业发展与文化元素深度融合,生动展示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文化底蕴和独
2025-01-22 23:23:00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国内拉面高手“对话”河湟大地——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侧记□本报记者 李永兰 摄影报道金秋十月铺锦绣,河湟之滨迎欢庆。10月21日早晨,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海东市
2023-10-22 00: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太行市集 山货荟萃圈粉无数
10月3日,游客在武安市活水乡李家庄村的山李冀·山游市集休闲娱乐。 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摄青石板路平整延伸,石锅泉水鱼香气扑鼻
2025-10-0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