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如何种好“一村一块田”
高青县青城镇探索破解耕地细碎化改革,增加有效耕种面积1700亩
土地流转后,小田变大田,成方连片更利于机械化耕种。“自己不用操心耕种了,每年还能拿到土地流转费和两次分红,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情。”8月15日,在高青县青城镇庵东村合作社分红大会上,领到分红的村民韩英前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这是庵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后的首次分红。2022年,青城镇正式启动“一村一块田”改革,引导村民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给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小田并入大田,打造“一村一块田”,以破解土地机械化率及亩产不高的问题。
400多块小田
合成16块大田
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推掉田埂集中流转土地。全镇耕地分为400多块,分散在26个行政村、111个自然村,初期流转能否“及格交卷”,关系着改革能否推动。
庵东村是首批试点村之一。村党支部书记张明刚说,作为5个自然村合并成的大村,庵东村户籍人口1893人;数字看着不小,但常住人口不过三分之一左右,很多人农闲外出打工,农忙回家管地,往返间很是窘迫。加上村中耕地分散,田埂较多,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村民很难从土地中获得高效益。
以张明刚为代表的村干部们,思考的村民增收的民生问题,与镇上提升土地效益的方向不谋而合。因此,26个行政村积极响应改革,各村“两委”挨家挨户走访村民,统计核实土地信息、种植现状、并地意愿,并给他们讲透土地流转政策。
阻力在所难免。“有些村民或出于恋地情结,或不放心合作社耕种,不愿流转。”张明刚说,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会通过协调换地等灵活方式解决。还有村民一听要推掉田埂就不干了,“万一分不清哪块是谁家的呢?”
为了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和经济效益不受损失,青城镇党建办牵头,指导各村党支部规范完善合作社章程、财务制度等,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合同样本,合同中对土地承包权、所有权及承包面积予以明确。同时,出台镇级扶持政策,各自然村新增连片流转土地奖励50元/亩,土地连片流转面积超过300亩的,一次性额外奖励1万元。
庵东村同样投入“真金白银”助推土地流转。张明刚介绍,村民可自行结对并地,流转给合作社,流转面积越大,流转费越高。20亩以内的零散地每亩800元,20亩—50亩连片地每亩900元,50亩以上的连片地达到了每亩1000元。
村民刘应心通过自主换地,将自家的两块田并为5亩,成功“融入”周围十几亩的地块,最终这块地以20多亩的规模争取到900元/亩的流转费,涉及多户村民。张明刚说,村民之间相互做工作或协调换地,减少了改革阻力,加速了土地流转。
在激励办法下,庵东村一周内便流转土地500余亩,散而小的田块聚集成一定规模的“试验田”,镇级则成立“一村一块田”产业链党建融合体(以下简称党建融合体),在各合作社流转土地的基础上,打破行政村、自然村的界限,把各村“试验田”进一步并为大块田。据介绍,全镇初期“拆零并整”田块1.67万亩,400多块小田变16块大田,有效耕种面积增加约1700亩。
探索“共种”模式
保护大户利益
村集体流转土地,不仅价格高,也更靠谱,大部分村民都能同意,少数经过做思想工作也能“转过弯来”,但这不包括种粮大户张士豹。
张士豹在庵东村流转了100余亩地。张明刚把他叫到村委会,和他商量把地的经营权转给合作社,张士豹扭头就想走,“都流转给你们了,我种啥?”
张明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在青城镇,还有很多和张士豹一样以流转土地为营生的种粮大户,怎样在改革中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党委政府在探索的问题。
最终,庵东村与张士豹达成了协议:张士豹将承包土地的一半转给村办合作社,青城镇将张士豹的合作社并入党建融合体,为庵东全村土地提供农机收割服务,后续还会为他争取更多服务面积。
张士豹心里自然有一笔账:虽然不再全流程托管,但托管面积变大了,并且空出来的时间精力多了,可以选择打工来增加一份收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党建融合体内的新型经营主体在逐渐认可这种“共种”模式。
通过多个经营主体参与“共种”,土地耕种、灌溉、收割等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成本、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土地机械化率由66.2%提高至95%。
“农民诉求多样,我们不能为了改革强制推动工作,而是要充分倾听每位村民的声音。”青城镇党委委员亓培亮感慨。
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稳妥开展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采取“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这无疑给了在“一村一块田”改革中探索的青城镇更大的底气。
党建融合体发力
改革综合效益初显
亓培亮说,为了促进党建融合体的作用发挥到实处,让种粮提质增效,青城镇尽可能地筛选吸纳更多单位,包括金融机构、农资企业、中储粮等,从贷款、保险、农资购销等方面提供全流程服务。
“就单说采购农资,咱合作社直接对接农资企业,统一采购,成本大大降低。”西五合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彬举了个例子,细算下来,一季麦子每亩地节约农药成本20元至30元、节约肥料成本40元至50元。
党建融合体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银行提供青城镇“一村一块田”专项贷款,可用来支付土地流转及农资费用;保险公司为土地统一购买保险,费率更优惠。粮食加工企业与合作社签订粮食产销合作协议,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进行收购……
2022年,青城镇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助推全镇村集体增收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224元,较上年提高8.5%。张明刚说,合作社取得的收益,还会进行分红,村集体、合作社、村民分红比例为5:4:1。这就意味着村民在土地流转费的基础上,又多了一笔收入。
小田并大田,不能只算“经济账”,土地连成片,为高标准农田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有利条件。张巩田村流转土地496.5亩,今年成功申请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即将形成“路相通、渠相连”的景象,同时“秸秆养牛—过腹还田”的种养循环模式也正在大面积铺开。
张巩田村党支部书记张卫刚坦言,这是以前很难做到的。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地力提升,土地质量差异将进一步缩小,有利于提高村民自发换地并地的意愿,“一村一块田”改革将进入良性循环。
在庵东村分红大会上,147户村民领到了28356元分红,有村民当场和张明刚提出,收完玉米后,将土地流转给村办合作社。张明刚应着,也考虑着,近期和张士豹商量,争取流转来他剩下的几十亩土地,“感觉问题不大。”
“等流转的土地再多些,就打算在粮食深加工上做文章,还计划牵手良种企业,做良种繁育,未来咱们还可以落地一些农业大项目……”被问到下一步发展打算时,张明刚如数家珍,而后,他顿了顿,“不过要等改革再成熟一些,充分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后才行,这可万万急不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