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代外卖行业的兴起:足不出户的美食享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4 13:56:00 来源:精彩生活

宋代外卖行业的兴起:足不出户的美食享受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寻找着便捷的生活方式,外卖行业便应运而生。在如今看来外卖已是平常。事实上,外卖行业的兴起并不是从现代社会开始的。早在千年前的宋代,提供外卖服务的店铺就遍布在汴京的大街小巷,四处跑腿送外卖的人员更是不足为奇,与今天无异。

一、外卖行业的工作写照

1、购外卖的方式灵活

宋代人对于舒适生活的追求丝毫不亚于现代人,尤其是对美食极其热爱的宋代人又怎能少的了送货上门的便利服务呢。《宋史》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宋代人也有不想自己做饭的时候。

至于解决饮食问题丝毫不用担心,这是因为宋代的大多店铺中都提供有点餐送货的服务,也就是外卖。那时的外卖被称作“外会”,其模式与现今大致相同。

虽然在古代人们之间交流和交通并不便利,但为了招揽生意,每逢到了吃饭的时间各店铺中的店小二们都会一同外出,奔走于寻常巷里中大声叫卖以此来吸引顾客光顾。这时懒于自己做饭的人们便闻声而至将自己想要的菜品告知店小二。

店小二再折回店中,将顾客所点菜品做好打包重新送回到顾客的手中收取费用。家中富裕的家庭也时常派遣小厮前往店铺中点菜,再由店铺的“外卖小哥”送至家中。如此一来,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享用丰盛的美食了。

宋代外卖行业的兴起:足不出户的美食享受

2、运送巧妙快捷

外卖既需要外送,在运输上势必要耗费一番功夫。若是包装不慎,夏天怕坏了,冬天又怕冷了。宋代人对于这个问题可要讲究的多。大多数店铺在天气较为温暖之时都是使用密封的长形食盒来包装外卖。

食盒的材质并不设限,既有木质,也有漆器。其间有数层,每一层都可放入不同菜品。这种食盒外形既庄重、美观,又可保证食物在运送期间不至于洒出。

若是在冬日,店铺中都会换上温盘来运送食物。其内部由上下两层瓷组成,上层瓷较薄,下层瓷较厚,中间的隔层是空的。温盘的好处不言而喻,需要送出的外卖都装置在温盘之中,在其间的隔层内注上热水,可令食物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温度。

将食物送到顾客手中都需要店铺里的小厮完成,也就是现在的外卖小哥。但他们只能依靠步行送餐,还要保持在不影响菜品口感的前提下送到。

虽然过程艰辛,但这是宋代劳动人民辛勤工作的生动写照。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外卖行业的生意总是受到深受人们喜爱,热度只增不减,为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

宋代外卖行业的兴起:足不出户的美食享受

二、外卖的经营模式

1、店铺等级鲜明

宋代的店铺也有等级之分,有些店铺是可以提供外送的,而有些店铺并不需要以外送来招揽客源。像正店这样规格较高的店铺是绝不会提供外送服务的,《东京梦华录》中有载:“卖贵细下酒,迎接中贵饮食”,这正是正店对外营业的规矩。

正店主要承办的是达官贵人家中大型的宴请,自然是不需要外送。而脚店一类的店铺通常都会提供外卖服务。不过脚店的不足之处在于售卖的菜品大多都会设置起送价,并且对外售卖的大多是套餐。有许多人或许因为价格和菜品问题而避而远之,所以也不是美食爱好者的主要汇集之所。

外卖生意最为红火的要属分荣的店铺,这类店铺对顾客的身份地位不设限制,也没有最低消费,顾客点菜随心所欲。在这种店铺中的菜品也最有特色,因此很多人喜欢到这样的地方订购外卖。

宋代外卖行业的兴起:足不出户的美食享受

2、选择多样

这些随处可见的外卖店铺中不乏琳琅满目的美食。《梦粱录》记载这些丰富的选择:“又有专卖家常饭食,如撺肉羹、蹄子清羹、鱼辣羹……及有煎肉、煎肝、冻鱼、冻鲞、冻肉、煎鸭子、煎鲚鱼、醋鲞等下饭。更有专卖齑肉菜面、笋淘面、素骨头面、麸笋素羹饭。”

除却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食物外,不同季节还会有不同的菜品供应。如夏季就有必不可少的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等冰饮。冬季更是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烤肉、烧烤供应。宋代外卖的多种多样是其能如此盛行的重要原因。宋代人们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享受从此便可略知一二。

宋代外卖行业的兴起:足不出户的美食享受

三、由上至下对外卖的喜爱

宋代外卖的普及程度已经极其广泛。出了名的吃货苏轼就时常点外卖,有时遇上三五好友前去他家中吃饭时,苏轼常常不想自己做饭,便点外卖来招待客人。

外卖不仅品类丰富,也省去了自己做饭的繁琐。除了寻常百姓和朝廷官员喜欢点外卖之外,皇宫里的统治者也不例外。他们也会嫌弃皇宫里的饭菜索然无味,便在宫外寻找更多的美食。

宋高宗某次出宫寻访时途径还在营业的某家食店便品尝了店中的食物,竟觉得比宫中的御厨还要做的好吃,此后宋高宗便也学起了民间的某样,时常命人去订外卖回宫。宋孝宗也如出一辙,对民间的食物赞不绝口。尤其是“南瓦张家圆子”和“李婆婆鱼羹”等美食都深得宋孝宗喜爱。

宋代外卖行业的兴起:足不出户的美食享受

宋孝宗也如出一辙对民间外卖赞不绝口。尤其是“南瓦张家圆子”和“李婆婆鱼羹”等美食是宋孝宗时常会派人买回宫中品尝的。统治者对外卖的同样追捧,令宋代的外卖行业也越来越红火。外卖的便捷和百姓的喜爱相辅相成,使外卖在宋代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这是宋代在盛世之时的写照,是宋代的人们对生活的创造。

宋代人在外卖上耗费的心思使便于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成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从订餐到送到顾客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宋代人民的巧思。外卖行业的兴盛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更显现了在盛世太平中人们闲适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宋史》

2、《梦梁录》

3、《东京梦华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4 2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美食街如何焕新出圈?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美食街如何焕新出圈?专家认为应充分展示城市营商力和文化味潮汕牛肉火锅大名鼎鼎。陈斐仪 摄镇邦路美食街集合了汕头众多非遗与老字号潮菜。谢嘉龙 摄市民游客在龙眼南路
2024-03-21 07:32:00
...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立超国庆假期结束,贵州的众多美食依旧是热议的话题。目前,抖音平台“#贵州美食”话题系列视频获得超64.9亿次播放量。酸汤作为贵州美食界的“种子选手”,持
2024-10-11 06:09:00
古人也很喜欢吃外卖,皇帝还有专门的外卖公司
...大方的赏赐店家经营。那时候有什么好吃的呢?你要是问宋孝宗是和谁学的,那肯定是和他老爸宋高宗赵构学的。赵构十分喜欢点外卖吃。宋孝宗去给赵构请安的时候,赵构就曾点过外卖来吃。这外
2023-06-15 08:03:00
宋朝的外卖,有什么方法保温
...场贩卖。而民间的外卖行为也流入到宫廷,例如,南宋的宋孝宗就曾点了“李婆婆鱼羹”以及“南瓦张家圆子”,请店家送到宫廷里让他品尝。因应外卖的需求,宋朝人还设计了一种叫“温盘”的器
2024-03-29 19:35:00
我,26岁创业,靠“一碗面”月入10万
...公司离职,开始创业。之所以选择餐饮行业,是因为她对美食情有独钟。“我是湖北人,也特别爱吃。川菜、湘菜等已经遍布北京,但我发现湖北菜很少,所以想把湖北的小吃美食发扬出去。”
2023-07-14 13:02:00
拉萨美食攻略:连续三年必吃的店铺推荐!
...那里的风景、人文都深深吸引着我。而除了这些,拉萨的美食也是我每年必去品尝的一大亮点。在拉萨的这些年,我尝遍了无数大小店铺,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连续三年都必去的几家美食店!
2024-05-15 06:20:00
椒江:推动本地美食IP“出圈”
...报“游在台州,吃在椒江”系列活动启动椒江:推动本地美食IP“出圈”台传媒记者葛佳宁 11月13日,记者从椒江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处获悉,椒江区“游在台州,吃在椒江”系列活动
2023-11-14 00:54:00
有“潍”青年丨王法东:凭借一份水饺,从年入20万到营收2个亿
...起步,到一家水饺店的老板,王法东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对美食的热爱;从年入20万到营收2个亿,多福饺用数据的增幅体现着顾客的认可;从做人做事到企业管理,王法东始终秉持着“从善多福”
2024-03-29 10:28:00
...学机会但展现女性力量的曲宗,以及一心创业、想将西藏美食传播出去的索朗等。剧中玉珍奶奶说出火遍全网的金句——“奶渣要慢慢吃,话要慢慢说”和“热壶里倒出的甜茶是热的,相爱的人眼窝
2024-11-20 19: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