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段清正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4日 04版)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用活地方红色资源,注重“三个深化”,实施“三个创新”,强化“三个融合”,搭建思政育人“四梁八柱”,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注重“三个深化” 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深化红色基地建设。学校投资60余万元建设党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长廊,多形式多角度展示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设立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红色湖西教育基地等12处校外红色教育基地、8处思政研学基地,创新“理论教学+红色实践”学生思政模式,强化全环境红色育人。
深化红色课堂创新。学校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青年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聆听现场讲述、实地探访,深化革命传统教育,把思政课开在红色湖西大地上,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深化红色资源开发。学校实施“寻找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载体活动,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内涵,组织师生走访革命纪念馆19处,采访革命烈士后人近百名,收集资料15万多字、图片200余张,形成教学数据库,为思政教育注入丰富红色资源。
实施“三个创新” 增强思政课感染力
创新教学方式,让思政内容“活”起来。学校大力推行课前5分钟时政播报、邀请专家同上一堂思政课、“我来讲时政”等活动,探索实施问题链、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方式改革,激活学生兴趣点,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互动,变知识学习为创新实践。
创新教学模式,让思政课堂“热”起来。学校大力推行互动讨论、案例分析、实践体验等教学模式,引领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参与教学。常态化开展“讲党史故事,做薪火传人”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湖西教育基地,让学生在革命故事中深刻领悟革命精神,汲取奋斗力量。
打造创新团队,让思政水平“高”起来。学校按照1:200、1:350 的比例持续配齐配强专职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推进“思政金课、教学创新团队、名师工作室、实践教学基地”4个专项建设,打造院级思政教学创新团队1个、思想政治课“精品课”3门、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3门思政课获评菏泽市“思政金课”,“思修”获得教育部思政课教学二等奖,15名老师在菏泽市教育系统“红动齐鲁·强国复兴有我”“百节‘思政金课’评选”等活动中获奖。
强化“三个融合” 提高思政课影响力
融合网络新媒体,打造红色思政教育矩阵。学校创新推出网络栏目“打卡红色地标”,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长征的主要战役、红色遗址,累计吸引6000余人参与互动。深化网络资源建设,创建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定制5个红色虚拟场馆及教学资源包,《助产学》《基础护理学》网络教学资源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
融合课程思政,构建红色思政课格局。学校将国家安全教育与红色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入学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红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评选、“思政课程”示范课展示等活动,实现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与红色元素同向同行、融会贯通,打造“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新体系。
融合第二课堂,营造红色思政教育氛围。学校建设42个学生社团,大力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思想引领。实施“青马工程”建设,3年来培养1500余名强信念、能干事、敢担当的有为青年。着力开展寻访烈士遗迹、采访烈士后人、走访老党员“三访”活动,参与学生万余人次,构建了覆盖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作者:段清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