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雍正正直壮年却突然暴毙 有没有可疑之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17:52: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大清的历史上,雍正皇帝可以说是最为勤勉的了,当政13年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批复的奏章高达2万多件,写下的朱批近千万字,这是何等沉重的工作量。

可说起他也有一件憾事:雍正登基的时候已经45岁,58岁就暴毙了。

可他死的时候,虽然算不上是正值壮年,但是和康熙、乾隆两位比起来的确是有点短命,而他的死亡也和他的继位一样成为了千古之谜,疑窦丛生。

《步步惊心》:吴奇隆饰雍正

对于雍正的驾崩,《清实录》上有过记载,1735年8月21日,正在批改奏章的雍正皇帝忽然觉得有些不舒服,但是眼见手中还有大量国事要处理,再加上症状并不明显,所以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继续照常处理政务。

等到第二天,雍正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可不是不舒服这点小毛病了,但是为时已晚,这个时候的他病情急剧加重,甚至到了昏迷不醒有回光返照的迹象,众人更是在为他的驾崩做准备。就这样又撑过了一天,雍正帝就被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生命,从发病到去世短短三天不到,实在令人意想不到。

《皇太子秘史》:赵鸿飞饰演雍正

尽管有官方记载,但是雍正帝死亡速度之快让人不得不产生怀疑,世人大抵有以下几种猜测:

一是过劳致死。为了挽回康熙帝后期吏治败坏的局面,雍正帝不得不大力整顿吏治朝纲,经常废寝忘食地批改奏折,从不去打猎出巡。对比其他皇帝,可以说是经常忙到脚不沾地。如此勤勉与政事,说他是过劳致死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二是被吕四娘杀死。在民间传说中,清朝时期曾经大兴文字狱,有许多无辜的人都收到了牵连,而吕四娘家就因此满门皆被抄斩。不过吕四娘得以幸免,她的秉性刚烈,发誓要为家人报仇。后来吕四娘派高僧甘凤池为师,习得一身高强武艺。

《李卫当官》:唐国强饰演雍正

之后,吕四娘接着选妃的由头成功混进了皇宫,趁着雍正在园中休息的时候悄悄割下了他的头颅,自此就消失不见了。民间还盛传,雍正下葬之时并没有头颅,是用金子造了一个假头。不过这样的传说无从考证,大抵都是谣传。

三是服食丹药中毒而死。早在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对丹药非常痴迷,还曾经写了一首《烧丹》的诗。雍正登基的第八个年头,忽然生病了,吃了许多药都没有治好,就把希望寄托在了丹药上,请来张太虚和王定乾为他炼丹,希望能够靠丹药续命,延年益寿。

据记载,仅仅是在他驾崩前的12天里,就送了200多斤黑铅给道士们用来炼丹。雍正长期服食丹药,可想而知体内积聚了多少重金属,所以说他的死亡一定和重金属中毒有一定的关系。

《上书房》:寇振海饰雍正

四是暴病而亡。根据史书的记载,雍正帝患病的时候感觉身上时冷时热,经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饭也吃不下,而且病情反复。从这样的描述来看,当时雍正皇帝应该是病得非常严重的。但是因为他一直以国事为重,不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所以到最后爆发出来的以后已经无法救治,才会死得非常仓促。

五是被曹雪芹的恋人毒杀。曾有红学家指出贾敬的原型就是雍正,而贾敬的结局和雍正如出一辙,都是被人毒杀,而这个人就是他的后妃竺香玉。

据说竺香玉原本是公主的陪读,雍正对她一见钟情,后来就把她纳入了后宫。只是竺香玉心中惦记着的一直都是曹雪芹,对雍正怀恨在心,就想伺机谋害他。后来雍正病重,竺香玉寻找到了合适的机会,事先用毒药替换了丹药,劝雍正服用之后毒杀了他。

然而以上种种说法,都是我们后人的揣测,谁是谁非也都无从考证,毕竟雍正也不会活过来告诉我们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但是说到最可信的一种说法,结合史书记载来看,雍正皇帝还是过度劳累致死的可能性比较大,日复一日地勤勉于政事给他的身体带来了超大的负荷,最终支撑不下去才会暴毙而亡。而他长期服食的丹药,里面存在的重金属对他的身体器官必然也会带来巨大的损伤。

《后宫·甄嬛传》:陈建斌饰雍正

雍正在位期间锐意进取,促使康熙盛世的停滞再次走上发展的道路,开创了康雍乾盛世的局面,绝对称得上是“俯仰不愧天地”。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解开围绕在他身上的那些疑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关于雍正的死法就五花八门
清朝享国268年,历经了12位皇帝,其中雍正皇帝无疑是留下疑案最多的一位,除了疑云重重的继位之谜,他的死因同样是说不清、道不明。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雍正帝暴毙于圆明
2023-08-04 21:01:00
雍正死得有多诡异?为何就连考古学家,都想挖开他陵墓一探究竟!
...如其来的消息震荡,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时年五十八岁的雍正皇帝突然在圆明园驾崩,这是一场让所有人的意想不到的离奇死亡。但是就是这场离奇的暴毙,在清朝的正史中却只有短短六个字的记载
2024-02-23 19:06:00
导读: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
2023-10-22 17:35:00
雍正帝死因为何争议百年
...外,康乾盛世举世闻名,那么在康熙乾隆两个皇帝中间的雍正皇帝为何仅仅在位十三年就突然驾崩离世呢,民间和史学界都对其死因众说纷纭,难辨真伪。众多说法中有几个离奇的传说,一说雍正是
2023-05-18 13:46:00
林黛玉的原型是谁?说出来你肯定不信,居然是曹雪芹的丫头?
...芹身边,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耳濡目染。进宫不就便被雍正皇帝选为“才人”。在竺香玉进宫2年后,享受雍正宠爱,被尊封为“皇贵妃”,同时掌管后宫事宜。几年好景,雍正驾崩,乾隆继位,
2024-12-24 09:13:00
...忽遭大故,龙御上宾。”这句话的主语是“皇考”,也就雍正皇帝胤禛,这就是说,忽遭大故的是胤禛而不是弘历。那么雍正皇帝遭了什么大故呢?民间传说的意见很一致:雍正是被人刺杀了!我们
2024-06-06 06:06:00
聊聊清朝承上启下的明君
...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在1722年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在康雍乾三朝,雍正是做的最艰苦的一个。康熙一生英明,晚年却犯下不少错误,导致朝局混乱,雍正即位后,就改革了一系列政
2023-02-12 16:49:00
秦可卿判曲:“善风情,秉月貌”,怎么就成了败家的根本?
...型竺香玉,本来是曹雪芹私定终身的情人,后来因为参与雍正八年的选秀,被迫被纳入了宫中,并且称为圆明园中公主、格格的侍读。如果竺香玉不是“擅风情,秉月貌”,事情也就这样了,不会再
2024-12-07 10:17:00
雍正的生母曾经抗议雍正继承皇位,背后有何原因?
...,但是儿子成功母亲闷闷不乐,大加阻挠的还是少有的。雍正的母亲却就是这样做的,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在古代女子在后宫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母凭子贵,但是雍正的母亲却对大儿子继承皇位这
2022-12-22 1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