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诏安吴氏大宗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07: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诏安吴氏大宗祠

⊙沈随端 文/供图

诏安吴氏大宗祠

吴氏大宗祠

诏安县吴氏大宗祠,坐落在诏安县城厢北关内,距环城北路(北门塘)约50米。从怀恩公园南门口沿环城北路往东方向约100米处,再往南一条小巷进去,不足50米就是该大宗祠。祠堂里供奉的“先生公”是一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有求必应,恩惠于民,深受万民景仰,由“神医”转变为“医神”的神祇。一直以来,吴氏大宗祠香火旺盛,信众络绎不绝。

吴氏大宗祠始建于清光绪丁酉年(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由吴掄元、吴长江、吴秀峰三位秀才倡建,是诏安县一座规模较大,有100多年历史的宗祠。背坐南山、面朝乌山、东临诏安母亲河东溪、西至旧县政府仓巷约100米处。面阔五间,进深四柱;由门楼、天井、两廓、拜亭、大厅、两排护厝与祠前埕组成。总占地面积335平方米,建筑面积306平方米,为闽南风格,清代土木建筑。

从宗祠门外广场可见:“吴氏大宗”四个字苍劲有力,鎏金大字赫然镶嵌在宗祠大门匾额上,金光闪闪。宗祠大门左右各配置一座石鼓,石鼓底座有雌、雄小狮子浮雕。两侧封堵墙由十六块大理石构筑,其上面雕刻着许多人物、花草图像,整个门面显得厚重气派。门楼三山屋顶绿瓦,丹凤朝阳、人物、花草、虫鸟等瓷雕栩栩如生、光彩夺目。

大宗祠内镶嵌在大门上方匾额有一段长长的勒文,曰:“光绪丁酉年建。太始祖采药逃荆,真孝友人也。然默体亲心以爱弟,其德甚微,舆人难知。迨至圣发其幽光,称以三让,则此孝友之心,遂昭然若揭,为古今第一焉。吾辈生为孙子,既幸祖脉之绵延,当思祖德之至极,苟能以孝友修于家,即可为异日延献地,不亦无愧我祖而为斯世完人乎?其颜曰‘至德堂’者,正此意也。董事、裔孙抡元谨题。”该勒文说明本祠取名曰“至德堂”的含义及吴氏始祖至德至孝、无私三让帝权的高尚情操。

入大门后,经两侧走廊上了台阶便是拜亭,硕大的香炉,紫烟萦绕、香气浓浓。站在拜亭仰首便可以看到“至德堂”三个金光闪闪大字的堂匾,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所题。最里面置十六面屏风,木雕神龛内奉祀着“显诏安县吴氏列祖列宗神位”。“至德堂”堂匾下两侧石柱楹联:“至孝慰亲心,肇鸿基而派溯荆南瓜瓞绵延子孙歌垫缉;德馨垂祖泽,诒燕翼而堂开诏北芹山钟毓甲第庆蝉联”。联语述说吴氏子子孙孙开源节流,至孝慰亲,繁荣昌盛。该联由吴氏裔孙吴立光书写。“至德堂”另一副堂联是“大公让帝权,始祖正堪称中华典范;私欲求安逸,斯人应愧报吴氏儿孙。”由吴氏裔孙,诏安一中高级语文教师吴仰南撰、书,讲述吴氏始祖谦让无私、高风亮节,警醒吴氏子孙都应努力进取,不应有求安逸不思作为的私欲。楹联字迹遒劲干练,张弛有度。整个“至德堂”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至德堂”前居中正位奉祀的是诏安人民尊称“先生公”的“保生大帝”,而吴氏裔孙则尊其为“祖公”,是本祠的镇堂之神。“先生公”名叫吴夲(979年—1036年),北宋同安白礁(今漳州龙海区)人,字华基,号云冲,自幼出家为道,遍访名师,立志学医,普救众生。“先生公”看病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病授药施治并获奇效,时人称之为“神医”。“先生公”又被称为“大道公”或“吴真人”,因医术高明被广大民众称为妙手回春,被誉为神医而深受众多人的崇拜,他的著作《吴夲本草》在我国医药史上占重要地位。他的信仰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大陆,还在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大量的信徒。因此,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先生公”吴夲治病救人的故事。

“先生公”曾奉诏至京,用针灸治愈宋仁宗母亲的乳病,被封为“妙道真人”。明道元年(1033年),漳泉地区瘟疫流行,“先生公”不辞劳苦,救人无数。景祐三年(1036年),“先生公”登文圃山龙池岩采药,不幸跌落悬崖仙逝。家乡人因怀念他而建宫塑像奉祀,历代帝王敕封颇多,如“慈济真人”“显佑真人”“灵护候”“医灵真君”“福善真人”“吴帝君”“花桥公”等尊号。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敕封为“恩主昊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保生大帝”与尝百草的神农“五谷大帝”齐名。保生即保护众生,且以“治病祛病”及保护生命为最崇高的精神,也就是这种精神赢得了无数民众的广泛信仰。为了颂扬和纪念“先生公”的医风医德,民间还把其生前救死扶伤的善行编成电影《云深不知处》、华视电视剧《保生大帝》、电视剧《神医大道公》等。“先生公”毕生无娶,身后无嗣,而诏安吴氏后代子孙都尊其为“祖公”,供奉在“吴氏大宗”的大厅正位上。他不仅是吴氏子子孙孙的保护神,也是诏安人民的保护神。诏安人民敬仰他,崇拜他!

1949年后,吴氏大宗祠几度被征为他用,几近瓦损坍塌不复古祠风采。 2004年,马来西亚吴氏宗亲总会会长吴茂兴率团省亲拜祖时,发现大宗祠经百年栉风沐雨,墙体屋顶圮损严重,旋即以总会名义向中央及各级政府提出归还修建大宗祠的申请后,得到当地政府批准。2006年7月成立大宗祠重修理事会,得到海内外广大热心人士热烈响应,踊跃捐资捐物,宗祠大规模修葺,2008年底告竣。2010年10月,成立诏安县吴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吴立光。2014年,吴氏大宗祠被诏安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弘扬保生大帝吴夲之医德医术,2017年,吴氏宗亲联谊会倡议成立吴真人研究会,雕立其圣像,开光大典之际,前往龙海白礁慈济祖宫恭请香火来祠。重修后的吴氏大宗祠用于全县三十一个村近九万吴氏裔孙敦亲睦族、祭祀祖先,开展海内外宗亲联谊、研究吴氏文化的重要场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闽千姿)闽南“张氏大宗”的见证:两岸张廖本一家
...廖简宗亲总会祭祖参访团一行30余人,来到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官陂镇“张氏大宗”寻根谒祖。“张氏大宗”又称“张廖祖祠”,坐东南向西北,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祠堂内,一块块牌匾、一幅
2023-12-01 10:06:00
...场突然聚集百余名村民,他们是休宁县江潭、桃源等地的吴氏族人,因江潭吴氏“世祖官坟”被他族毁坏侵占而集体告状。据休宁县茗洲村《茗洲吴氏家记》记载,被侵毁的“世祖官坟”是休宁县龙
2024-01-19 06:21: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吴氏宗祠中的魁星阁,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处保存较好的、具有藻井结构的古民居,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尽快开展抢救性保护,建议采用传统技术工艺进行修复,保留古民
2023-01-03 05:41:00
...。线路起点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高淳老街吴氏宗祠内。1938年5月中旬,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新四军第一支队在司令员陈毅率领下,从皖南岩寺地区出发东进茅山,于6月4日
2025-08-15 07:43:00
螺蛳壳里做道场 学校多了两处户外读书处 名称都很有来历
...历史建筑。苏老师介绍,以前麻车中心学校旁就是当地的吴氏宗祠,这是吴氏族人祭祖、聚会、议事的场所。1937年日寇侵华,杭州沦陷,杭州私立宗文中学师生在第二任校长钟毓龙的带领下,
2023-02-17 06:04:00
探访姓氏源流 共赴心灵之约
...浓于水的血脉亲情。当日,两位许久未见的老友——金门吴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吴启腾、惠安县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碧川共同登台对接族谱。他们相识于2018年,那时吴启腾家族正准备在金门建造
2023-06-01 06:46:00
诏安县2023年度纳税大户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1.诏安溜溜果园食品有限公司2.漳州城融投资开发有限公司3.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诏安县供电公司4.诏安荣华食品有限公司5.福建南睦建筑有限公司6.诏安金座置业
2024-02-19 08:38:00
激发向海而兴动能 力促向海经济发展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诏安:激发向海而兴动能 力促向海经济发展县交通运输局 供图 诏安县宫口湾 钟晓桐 摄 1月12日,诏安县举行诏安港区深水码头及配套产业园区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
2023-01-18 03:29:00
福建博物院展出400余件闽台艺术作品
...、龙岩庄等以福建漳州、泉州地名命名的台湾聚落,以及诏安、梅山等100多个闽台同名村镇,完整记录了福建先民开发台湾的历史轨迹。闽南话、氏族宗祠、布袋戏、妈祖信俗、闽南建筑等习俗
2023-01-09 16: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