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探访姓氏源流 共赴心灵之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1 06: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探访姓氏源流 共赴心灵之约

——聚焦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

探访姓氏源流 共赴心灵之约

参加海峡百姓论坛的台湾宗亲在现场合影留念。

探访姓氏源流 共赴心灵之约

与会嘉宾在翻阅姓氏源流册子。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5月30日,千余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宗亲贤达、姓氏文化研究者欢聚鹭岛,共赴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之约。论坛延续“两岸同根 闽台一家”的主题,以“中华文化 共同根脉”为议题,从“血缘亲情”“文脉传承”“两岸融合”等方面交流探讨,共绘两岸同胞最大“同心圆”,共创美好未来。

族谱对接 见证血脉亲情

“吃果子,拜树头。”编写族谱,就是为了饮水思源、不忘祖恩。在历届海峡百姓论坛上,两岸族谱对接活动都备受关注,它见证了两岸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

当日,两位许久未见的老友——金门吴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吴启腾、惠安县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碧川共同登台对接族谱。他们相识于2018年,那时吴启腾家族正准备在金门建造一座吴氏宗祠,希望在宗祠建成前,能寻找到惠安县的宗亲。

“从小我就知道自己是惠安人,但是却不知道具体在哪。”为了完成祖辈的心愿,吴启腾来到了厦门,通过厦门吴氏宗亲会会长吴国荣结识了吴碧川。得知金门宗亲想要寻根,吴碧川一路相陪,帮助吴启腾对接族谱。终于,他们在惠安县铁坑村对接上了族谱。消息传回金门,金门的宗亲无不欢欣雀跃。他们热情地邀请惠安宗亲到金门来,一起分享宗祠落成的喜悦。此后,两地吴氏宗亲便经常交流往来。

在此次族谱对接活动中,吴、蔡、赖、黄、洪等两岸姓氏宗亲不仅对接了族谱,还共同签订常态化交流协议。“今后,我们与福建黄氏宗亲将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不仅在彼此有庆典活动时互相祝贺,还会带领后代子孙加强交流互访。”台湾黄氏宗亲总会监事长黄英敏说。

据不完全统计,两岸共修的族谱现有1万多部,族谱对接2000多部。此次论坛特别举办了两岸族谱展,不仅有20多个姓氏的族谱联袂展出,还免费向两岸嘉宾发放姓氏源流资料,将各姓氏的来源、入闽、迁台的过程影印成册,吸引了许多与会人士驻足观看、探祖寻宗。

寻根之旅 搭起两岸连心桥

在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95%以上为大陆迁徙的汉族移民,且主要是地缘相近的福建移民。借助海峡百姓论坛的平台,台湾宗亲积极寻根溯源,两岸民众的心越走越近。

作为“开台王”颜思齐的后人,台胞颜有发将参与此次海峡百姓论坛视作一次寻根之旅。“在台湾时,我专程去嘉义县祭拜过先祖的墓碑。这次来厦门,特意选择了参访两岸同根开台文化展示馆的行程,希望进一步了解先祖的开台故事,学习颜氏家训。”在颜有发看来,闽台两地同祖同宗,因此,闽台宗亲应携手同行。

与颜有发一样,台湾华夏宗亲联谊会理事长李镕任也是带着寻根之心专程赴会。不过,他要寻的不只是自己的根,还要帮助协会中许多会员寻根访祖。

“华夏宗亲天下归心,民族复兴伟业可成。”在两岸族谱展上,李镕任穿着印有16字协会会训的黄色马甲,边看边记录着各姓氏的源流信息,显得格外醒目。

担忧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行径让人们忘了自己的根脉所在,2020年,李镕任创立了台湾华夏宗亲联谊会,旨在连结岛内姓氏宗亲,共同慎终追远、延续血脉亲情。

“数典忘祖不得人心,我们要让台湾年轻世代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否则,真成了‘失根的一代’。”借助此次参加海峡百姓论坛的机会,李镕任希望联系上更多的大陆宗亲,“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民族复兴伟业必成”。

两岸宗亲心连心。据统计,依托历届海峡百姓论坛的平台,已有3万余名两岸宗亲代表赴会交流,直接或间接促成近600万人次台胞回大陆寻根谒祖、续谱联宗。

在本届海峡百姓论坛上,两岸宗亲还共同发表了《海峡百姓宣言(厦门)》,表达了凝聚两岸姓氏宗亲力量,反“独”促统、同向同行,同心勠力、共创伟业的心声。正如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在主旨发言中所言:“我们这一代人,要把台湾带回家!”

薪火相传 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更需代代相传。

“洪氏祖训以‘孝以事亲,义以睦族,敬以持己,恕以及物’为核心内涵,告诫洪氏子弟‘身能立,家始齐’,只有自身有所建树,才能治理好家庭。”说起洪氏家训,台湾台中洪姓宗亲会秘书长洪文杰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这样的祖训应当让台湾洪氏后人躬行实践、延续传承下去。”

洪文杰计划回台后将此次论坛的交流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社交媒体、会刊等刊发,让更多台湾年轻人知道两岸的姓氏渊源以及姓氏背后所蕴含的处世哲理。“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我们这一代人应当说好故事、做好示范,身体力行地将尊祖先、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给台湾年轻一代。”洪文杰说。

“90后”台青谢明杰是一名自媒体从业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海峡百姓论坛。在这里,他第一次认识了福建的谢氏宗亲,第一次读到谢氏先人的故事,第一次了解了谢氏的家规祖训,内心充盈着温馨与感动。

“一趟厦门之行,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而这些是以前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一路走一路拍,谢明杰用手机记录下了海峡百姓论坛的点点滴滴,准备回去后剪辑成视频,分享给台湾的网友。

“台湾青年都应该来大陆走走看看。在这里,他们一定会找到深藏在血脉里的共鸣。只有找到自己的根,才能找到未来的路。”谢明杰说。

此次论坛还在漳州、宁德两地设立分论坛,交流活动持续至6月2日。大家畅叙情谊、共谋福祉,心也越走越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1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祭先祖叙乡情传家风 两岸近800名林氏宗亲欢聚琼头
...氏历史遗迹、凝聚海内外林氏力量,5月2日,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林氏委员会翔安分会成立暨海峡两岸林氏宗亲联谊大会在翔安区凤翔街道琼头社区举行。一场宗亲联谊,一场回乡祭祖,让两岸
2024-05-04 08:15:00
(八闽千姿)闽南“张氏大宗”的见证:两岸张廖本一家
...张氏宗亲,同属于一脉。”走进“张氏大宗”,官陂客家源流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张传镇向中新社记者娓娓道来“两岸张廖本一家”的历史渊源,“两岸宗亲往来频繁,感情深厚”。源于官陂镇的张廖
2023-12-01 10:06:00
继承优良家风  践行大爱精神
...余载,重建了林氏宗祠、妈祖故居,建成了平安塔、妈祖源流博物馆、青年妈祖像、盼归亭、非遗传习所等。
2023-12-21 07:38:00
古姓的姓氏源流与分布
...于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古姓人口在中国大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排名第七十五位,多分布于台湾的台北、台东、新竹等地。姓氏源流
2023-10-29 22:17:00
刘灯钟博士大陆寻根 祖籍地宗亲对接族谱
...宗长们的帮忙,对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协会领导和该会刘氏源流文化专委会多位宗亲的协助,谨致谢意。 刘灯钟表示,明末清初时期,许多大陆东南沿海人民到台湾垦殖。先祖刘源宇公从泉州惠邑来
2025-01-13 16:39:00
...,更是对文化传承与个人身份认同的探索。”福建省开闽姓氏文化研究院院长傅德露建议,可利用网络传播、虚拟现实、档案数字化等技术,建立两岸姓氏文化数字博物馆,扩大姓氏、族谱、宗祠文
2024-10-24 21:48:00
赓续文化根脉  加深亲情乡谊
...。衷心期盼两岸同胞常来常往,走寻根之旅程、溯宗亲之源流、传中华之文明,努力作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福建省海外联谊会
2023-06-22 04:36:00
...氏、叶氏、萧氏、杨氏、薛氏、张氏、钟氏、孙氏等8大姓氏宗亲的联席会议制度。据不完全统计,湖里区“八大宗亲”在台湾同姓氏宗亲500多万人。8年来,两岸宗亲交流热络,互相来往密切
2022-12-25 15:53:00
... 曾艺轩 通讯员 叶晓菲 张琳)1月14日上午,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陈氏委员会2024年新春团拜会在翔安区民安街道山亭社区举办。来自海峡两岸及马来西亚的2300余名陈氏宗亲前
2024-01-18 10: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