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信军事水平很高,投奔项羽后为什么不受重用?
韩信和项羽的大名,是世界闻名的,他们的故事和彼此的恩怨,人尽皆知。然而,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问题,例如,韩信军事水平很高,可是项羽并不重用韩信。项羽也是很会指挥打仗的将帅,为什么不重用韩信呢?其原因有两点。1、韩信的名声不好韩信的名声不好,所以项羽不相信韩信。韩信年轻时……更多
徐达在北伐时,为什么要放走元顺帝?他从两个方面考虑
徐达是朱元璋的大将,开国第一功臣,朱棣的岳父。他一生军功卓著,对明朝的建立和发展都有突出贡献,然而他在北伐,攻打元朝时,却放走了元顺帝。朱元璋并没有下令放走元顺帝,徐达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徐达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1.帮朱元璋排忧徐达放走元顺帝,朱元璋就会少一点烦恼了……更多
北魏太武帝为人很大度,却为何容不下佛教?
北魏太武帝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北方。北魏太武帝为人很大度,但是他却在执政的晚期,突然提出来灭佛,那么北魏太武帝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其原因有三点。1、军事人口缺乏军事人口缺乏使得北魏太武帝,在军事行动上,感到捉襟见肘。那么佛教与军事有什么关系呢……更多
西汉的杜周一步步成为酷吏,与这两个人有关
杜周知道的人不多,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深得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然而,杜周开始时只是一个小吏,那么他是如何成为酷吏的呢?其原与两个人有关。1、汉武帝汉武帝给了杜周成为酷吏的机会。汉武帝在位期间,对大臣的管理非常严厉,因此这个时期就出现了一批酷吏,他们就成为了汉武帝管理大臣的工具……更多
刘邦身边人才很多,萧何为什么看重韩信?
韩信和和萧何我们都很了解。他们为西汉的建立,立下过巨大的功劳,且给我们还留下了不少的历史故事,其中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经典的一个。可是刘邦身边的人才有很多,萧何为什么会如此看重韩信呢?其原因有三点。1、韩信有战事经历韩信有战事的经历,这让萧何认为韩信是懂军事的人……更多
黄帝大战蚩尤,开启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蚩尤是远古时代时期的人类始祖之一,他是少数民族的族长首领,和同一时期的黄帝、炎帝齐名,但是大多数的人都记得黄帝和炎帝,却对蚩尤不是那么的了解,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蚩尤怎么读?这两个字的读音应该是chi(此处应读一声)you(此处是二声)。其实说起来蚩尤两个字的读音并不算常见……更多
聊聊中山靖王刘胜的故事,他为什么会跟永生搭上关系?
汉朝是我国墓葬史上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汉朝的考古发现有好几起。下面,我们就来说中山靖王刘胜的故事。任何朝代,任何皇帝都追求永生,可惜的是到现在他们都没得到过永生,也不可能会有人永生的。但是尽管永生不可能,依旧是有很多人都在追求永生,即使不能永生能延长寿命便是极好的……更多
南梁皇帝萧衍迷恋佛教曾,四次舍身寺院
南北朝时期,国家战乱,民不聊生,老百姓时有饿死,但皇帝被饿死,还是天下少有。这位被饿死的皇帝就是萧衍,他曾经为促进佛教大肆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可为何被饿死了呢?萧衍曾经是齐国雍州刺史,后起兵夺权,建立梁国。生于南北朝时期,闻百姓苦,萧衍内心十分困苦,因此他坐上帝位之后便励精图治……更多
王安石的学生郑侠,为何上书宋神宗反对老师变法?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这场变法也对宋朝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溯整个变法的过程,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得不提。那便是王安石的学生郑侠上书宋神宗反对变法,而是用《流民图》描绘了百姓疾苦,认为这是变法之害,请求罢免王安石的宰相之位。整个事情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更多
聊聊中国古代牛耕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以人力、牛力和水力为主要动力,其中,牛耕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中国古代牛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在商周时期,牛耕逐渐成为了主要的耕作方式。一、牛耕的起源牛的驯养和利用是人类在农业生产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中国最早的牛耕史料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更多
明朝初年,官员私盖公印,朱元璋是如何处理的?
明朝初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大案,叫作“公印案”。因为这个案件,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了数百名相关官员。但是,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公印案”应该是一个冤案。在史学界,公印案的发生时间是有争议的,可能是洪武八年(1375年),也可能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当时,各个布政使司下属的府……更多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鳌拜,康熙没有杀他
估计大家都看过《鹿鼎记》,也已经被翻拍了很多个版本了,其中一个经典的剧情就是康熙杀鳌拜这段,所以我们对鳌拜的印象就是大奸臣。然后历史上的鳌拜是否如此呢,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忠奸自有判断。鳌拜出身于满族的一个将领之家,从小习武,善于骑射,因此也早早进入到军队随军出征……更多
为什么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
唐朝是我国古代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这个朝代有强汉盛唐之说,由此就可以看出唐朝的厉害。唐朝时期西域各国都属于唐朝的属国,不过后来唐朝后期的时候,王朝走了下坡路,这时候的唐朝就没有对西域的控制权了。后来随着唐朝的灭亡,西域各国纷纷对唐朝发难。好在最终的中原王朝再一次统一……更多
刘备留下的3句人生箴言,才知道为何有人誓死追随他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里面人物各具特色,如曹操的“奸”,关羽的“义”,诸葛亮的“智”等,而其中的刘备也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混”。如果说曹操能够称霸大半个中国,靠的是猛,那么刘备能占天下三分之一就是靠他的混,当然此混非彼混。在那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更多
古时候没有肥皂的情况下是怎么洗澡的
古人没有肥皂,是怎么洗澡的呢?能洗得干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古代社会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绝对是可以用物资匮乏来形容的,毕竟现代人生活中有很多都是人造物,也就是非天然的产品。这些人造产品让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优质,而且便捷。而古人呢,使用的东西可以说,不少都是天然造物……更多
明清时期的举人和秀才之间有什么区别
以明清时期为例。举人,是科举制度成熟定型后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需在各省乡试通过。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附近的小农小商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同时,举人可与地方官员平等交往……更多
古代书生究竟是靠什么生活的
早期而言,读书人在读书之余是从事生产(如种地)的,但到了明清时期,正经的读书人越来越不屑劳动,因此“不事生产”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是难以指望他们像普通农夫一样稼穑劳作,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书生别有谋生法门。首先是在乡村作塾师。塾师的工作很简单……更多
宋英宗开启濮议之争,曹太后为何要让步?
濮议之争是宋英宗执政时期最大的政治事件,也对宋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直接为后来的新旧党争埋下隐患。这个政治事件的起因是赵宗实亲政后意图为自己的父亲濮王赵允让争取名份,进而引发了朝廷文官集团内部的政治分歧。这场政治分歧让将韩琦、欧阳修为首的两府大臣……更多
崇祯向大臣借钱为何借不出来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在国家灭亡之际,选择了自杀来面对朱家的列祖列宗以及臣民,从此明朝灭亡。在明朝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刚愎自用又极爱面子的皇帝,为了大明做最后的努力,他放下九五之尊之躯,向自己的臣子借钱,可是臣子们却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表示两袖清风……更多
此人由宋江亲自招降,上梁山后未立寸功极为窝囊
众所周知,《水浒传》虽有108位好汉,可是有些人简直就是拿来凑数的,毫无存在感。这些人上了梁山后就没有什么功劳,只有在战死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存在,即使排名靠前的一些好汉,也有不少这种情况。就比如排名74位的白面郎君郑天寿,才一句台词:“哥哥且请起来,这个容易”……更多
胡善祥被废除皇后位,为何仍被张太后礼遇?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虽然只有短短十年时间,却创造了明朝国力的巅峰盛世,得到后世很多历史学者们的推崇。尤其是在这期间产生的文化盛况,遗留下海量的古玩珍藏,成为后世古董玩家们所追捧的对象。然而朱瞻基也并非完美的皇帝,在家庭事务的处理上也留下了很多缺憾。其中存在最大争议的便是他废除胡善祥皇后位……更多
武则天时期的年号究竟是什么样的
女皇武则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就是中国在位时间最久的女皇帝。也是统治了中国整整十五年之久,再加上光宗、睿宗二帝在位时期实际由武则天掌权,可以说武则天真正独立掌管整个帝国的时间要远远早于称帝二帝时间。但是在其掌权的年代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她整整换了十七个年号之多……更多
唐朝由盛转衰时,朝会诗发生了什么变化?
朝会诗是朝官关于朝会活动的书写,朝会是一项悠久而重大的封建政治制度,承担着彰显封建等级秩序,商议处理国政的功能。朝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尧舜禹时期。到了唐代,朝会制度终于发展成熟,形成了正至大朝会、朔望朝会以及常朝三种固定的朝会形式。不同类型的朝会在性质功能上各有侧重……更多
汉武帝信奉墨家的话,后来会有什么变化呢
儒家能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主流思想,汉武帝是做出巨大的贡献,最初孔子创立儒学,但这个学派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在混乱的战国没有得到重视,就这样一直发展到秦朝成立,儒家也仍然没有真正成为主流,秦朝主要依靠法家治国,李斯等人都是法家的代表,儒生在朝中很难有什么作为。那么等西汉成立后……更多
为何刘邦要坚持分封制呢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周朝战国时期的分封制也就意味彻底结束,郡县制的推行将历史车轮往前推动了一大步,分封制已经成为历史的遗弃物。但是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却一反历史的重拾战国分封制度,对功臣和皇子裂土分国并且还赋予实权,嫣然是将历史往后退。正是因为刘邦此举,也造成汉朝前期造成了不少的麻烦……更多
宋神宗罢废新法,为何又听信吕惠卿恢复新法?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非常坎坷,不但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扰,也经历了多次波折,整个过程异常艰难。尤其是在郑侠借用熙宁六年的北方大旱上书《流民图》后,熙宁变法遭受第一次重创,几乎到了被罢废的边缘。当时宋神宗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以冯京为代表的保守旧党势力的逼迫……更多
卫绾历经三朝,老成持重,汉武帝为什么要罢免他丞相职位?
卫绾是西汉的丞相,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他为西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因此得到汉文帝和汉景帝的重用。汉武帝即位后,卫绾很快就被罢免了丞相之职。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不用老成持重的卫绾呢?其原因有两点。1、治理思想不同卫绾的治理思想与汉武帝执政时期的治理思想是不同的……更多
为什么戚继光的戚家军,能成为当时最强的队伍?
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自幼爱学习、习武,这为他后来成为名将,奠定了基础。他在嘉靖年间,成立了一支以义乌的农民和矿工为主的戚家军,而这支队伍也成为了当时东亚最强的队伍。明朝的将领有很多,为什么戚家军能立于不败之地呢?其原因有三点……更多
欧阳修自己的仕途坎坷,却还向朝廷举荐他人,其原因有三点
欧阳修的大名家喻户晓,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生颇为坎坷,但是这也成就了他的大名。欧阳修为人正直,博学,对北宋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在晚年时还向朝廷推荐了苏轼,苏辙和曾巩等人。那么欧阳修为什么要推荐他们呢?其原因有三点。1、主持科考欧阳修支持科考……更多
从武侯祠的细节,看出刘备与关羽是平起平坐的
中国古代对帽饰有严格的限制。只有皇帝的平顶冠才能缀十二条串珠,且每条系十二颗珠。唯一的例外是孔子的塑像,缀了十二条串珠,每条系珠十二颗。那么,武侯祠里刘备、关羽塑像上的串珠,为什么只有九条而不是十二条?刘备刘备谥号昭烈皇帝,关羽于明代被尊为关帝。刘备生前晋位汉中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编者按 春天,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带给人希望和美好。历史上,春天的西府大地,也曾发生过不少故事,比如
2024-03-29 14:05:00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公元593年春避暑胜地仁寿宫在麟游始建毛丽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片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过往。在麟游这片美丽且历史悠久的地方
2024-03-29 14:05:00
一搭(yidɑ)一起行动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一搭(yidɑ)一起行动本报记者罗琴“等我上个厕所,咱俩一搭找经理去。”“你把颜色相近的积木找出来,放到一搭
2024-03-29 14:05:00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廖国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任皇帝中主李璟,因和周世宗的几次干戈相争告败
2024-03-29 09:38:00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名医时逸人筹划“国医御敌团”——探秘近百年前的中西医擂台比赛凡略微了解民国初期中医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时逸人先生的鼎鼎大名
2024-03-29 10:04:00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李 莹行走在运河东光段的大堤上,正值雨后初霁,河水悠悠,韵动着喜悦,流水汤汤,诉说着过往。历史伸长脖子
2024-03-29 10:20:00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本报讯 (记者何美凡 通讯员覃锦立)“读高一的时候,哥哥光荣入伍,他把每个月的津贴寄给我做生活费,教导我要好好读书
2024-03-29 10:25:00
百回本西游记的第九回,故事的场景,从天上来到人间;故事的主角,从神仙变成凡人。这两个凡人,一个是渔翁张梢,一个是樵夫李定
2024-03-29 11:18: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云南迪庆3月29日电 题:聆听三个藏族农奴“翻身”的故事中新社记者 缪超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纪念日
2024-03-29 13:58:00
《明遗民录》:不为人知的遗民传奇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黄西蒙明清易代之时,很多文人都无法接受明朝灭亡的现实,有人奋起反抗,至死不肯投降清朝;有人归隐田园
2024-03-29 13:58:00
4月展讯|西子湖畔艺术上新,春游式看展,不要太惬意
江南春日,找一个好天气漫步或骑行于西湖之间,或许是最惬意之事。赏花之余,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西湖沿线各类美术馆
2024-03-29 09:46:00
信笔钱塘,回首仍是《望海潮》
宋 《深堂琴趣图》宋 《观潮图》西湖在杭州的怀抱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从春水初涨到水光潋滟
2024-03-29 10:47:00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滴石水项锦山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名举人,候缺多年后被任命为青阳典史,即青阳知县属下掌管缉捕、监狱的佐杂官
2024-03-29 08:27:00
樊敬资料长卷
本文转自:菏泽日报《樊敬资料长卷》,是《郓城樊氏先贤册页》的一部分,系后人手抄件,由于保留了关于刑部侍郎樊敬生平的直接资料
2024-03-29 08:52:00
“打跑铁”与神头钢勺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清同治年间,章丘几户铁匠游走打铁来到神头镇并落户于此——“打跑铁”与神头钢勺1987年3月2日,神头钢勺厂管理人员合影
2024-03-29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