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娶赵姨娘,是贾政干过的唯一正经事,却成众人眼中污点
贾政这个人,一般读者会认为他中规中矩,为人沉默寡言,会把他归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荣国府乱成一锅粥,似乎他也能置身身外,而且贾府里的男人多好色,相比哥哥贾赦、侄子贾珍贾琏,贾政对于女人并不热衷,很有正人君子的样子,颇有一番闲云野鹤的派头。#深度好文计划#但是……更多
从荣国公四个小妾都生不出儿子,看贾母手段,相比凤姐段位太低了
荣国公有多少个小妾?国公爷在死去多年之后,在贾母的屋里,还有四位姨娘,就是探春口中称呼的老姨奶奶。因此,荣国公活着的时候,十个八个姬妾应该是最少的。但令人惊讶的是,荣国公仅有的两个儿子:贾赦、贾政均是正室夫人史太君贾母所生,这么多的妾,竟然没有一个人生育儿子……更多
欲火熊熊的贾瑞,勾引凤姐,被凤姐视为污辱,为啥贾蓉能被接受?
《红楼梦》中,对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对男性极为宽容,但对于女性,却是十分的严苛。典型的就是贾珍和秦可卿的不伦之恋,贾珍连根毫毛也没伤,秦氏却为此丧了命。#深度好文计划#美丽的女性会格外被人拈记,类似的事同样也发生在了王熙凤的身上。在秦可卿病重的那个深秋,她从秦氏房中出来……更多
探春远嫁,是南安王府欺负人吗?或是元春被利用后的贾府内斗
清明递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贾探春的判词正是她的远嫁之谶语,清明时节天气阴霾细雨,充满了离情愁绪,加上此时的贾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更添悲凉。在87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的演绎中,将探春远嫁的原因,说是南安王爷打了败仗,朝廷议和,决定以和亲交好外番,以换和平,于是该当南安王爷的妹妹和亲……更多
妙玉暗恋宝玉,自称槛外人,咋希望宝玉是和自己不一样的槛内人?
贾府家庙称作“铁槛寺”,旁边却有一个尼姑庵,称作水仙庵,因为馒头做的好,被人们混称为馒头庵。其实铁槛、馒头二词实为一组对照,出自南宋范成大诗《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中的两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曹雪芹犹怕仅此两个名字不足以引起读者的重视,或者被忽略过去……更多
红楼疑案——白首双星,高鹗续本胆子很大,却唯独不敢动史湘云
曹公红楼原稿止步于八十回,而且还有几回是残缺不全的,还有如十三回是修改未完成而矛盾丛生的,也有像十七十八回混合还没有分清回目的,当然,最大的遗憾是八十回后的真故事究竟如何,成了千古迷案,令红楼读者遗憾了二百多年。#深度好文计划#程伟元、高鹗续本(程甲本、程乙本后四十回)……更多
红楼梦:在宝玉黛玉精神之恋面前,秦可卿贾珍的情爱更有冲击力
宝黛爱情是《红楼梦》的重大主题,二人的爱情,最动人的是它不染纤尘的纯洁性、高贵性,是精神之恋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最为歌颂和推崇的男女感情。#深度好文计划#可是,这样的感情现实里几乎找不到,它停留在曹雪芹的笔端,停留在人们的追求里,和现实有些不近的距离。也正为此……更多
贾赦关心宝玉,贾政关心迎春,红楼梦里那些错了位的亲情
《红楼梦》中不经意一句话,常常蕴含着曹雪芹的心机,推敲起来,都是作者打下的埋伏。比如做父母的,对子女的态度,给人很奇怪的感觉。宝玉凤姐被赵姨娘马道婆魇魔,到了奄奄一息、水米不进的程度,全家上下都已经放弃了,连寿衣棺材都准备好了,贾母、王夫人已经哭得死去活来,完全不抱任何的指望时……更多
《红楼梦》第一次正面描述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交流,就是比通灵,约略流程未:薛宝钗要看看贾宝玉的通灵玉,一边端详一边念那上面的字,丫鬟莺儿恰时递话,说这字和我们小姐的金锁是一对儿,于是宝玉也要求看宝钗的金项圈,薛宝钗这时语言动作均值得玩味,薛宝钗被宝玉缠不过:因说道……更多
她给宝玉倒茶都被骂不配,身份低下被人欺负,为啥独入凤姐法眼?
贾宝玉屋里的丫鬟有多少?小丫鬟坠儿曾向贾芸介绍过,大约也能有二三十个,读者比较熟悉的都是一二等的大丫鬟,像袭人、麝月、晴雯、秋纹、碧痕、绮霞,名字仅出现一次的媚人、檀云,被撵出去的茜雪,还有芳官、春燕、佳惠、四儿、坠儿、惠香等。这些人里,很多虽不常出现,但她们都可以在宝玉卧房当差……更多
红楼梦:尤二姐赢了王熙凤?是的,贾琏有一字,只给了尤二姐
红楼男人多好色,若要从中挑一个负责任的,非贾琏莫属,可能这也是他不太被读者骂的原因之一。#深度好文计划#除了时不时在外眠花卧柳之外,贾琏还有露水情人多姑娘、鲍二家的之流。即便是对这些人尽可夫的女人,贾琏作为一个贵公子、作为一个男人来说,做事也算是敞亮,他总是不亏待她们……更多
笑容可掬林如海心机比海深,向贾雨村种的心锚,死后仍控制其一生
不要平面化地看《红楼梦》里任何一个人物,作为一部世情小说,它所有的人物几乎都有原型,而它里面的故事也几乎全有出处,所以,要用人性、人情、现实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比如仅仅出场了一两次的林如海,仅仅交代了他的背景,连他的性格、喜好等并无一字,但不妨碍这个人物仍然是立体……更多
红楼梦:你看懂静虚做的血馒头了吗?那是专门送人进的坟墓
细数红楼人物的大坏蛋,静虚算得上是一号,静虚此人一出场就是笑眯眯的,拍王熙凤的马屁十分到位,读者读到这里也爽啊,觉得看人家这尼姑,真是会来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弄来了银子,凤姐吃肉,她跟着喝汤。#深度好文计划#这人呐,做坏事的时候,凶神恶煞和好言好语,观感大大地不一样……更多
红楼梦:站上金字塔顶的林黛玉,因为不明白一个道理,致悲剧结局
金陵十二钗中,从政治出身上讲,秦可卿和李纨的娘家,相较于国公爵位的贾府,称不上门当户对;薛宝钗的商户出身,尽管巨富,在上流社会是不大被人看得起的,贾家、史家,是武荫之家,在以读书第一的封建社会,总归是底蕴不够,这也是秦家、邢家、尤家这种小门户之家能和贾家攀亲的重要原因……更多
贾元春到底吃了没文化底蕴的亏,得罪赵姨娘,为自己挖下一个大坑
王夫人最厌恶赵姨娘贾环母子,原因也很简单,赵姨娘这个貌似愚蠢的女人却能拴住贾政的心,令自己挫败又丢份,贾环直接构成对宝玉的威胁,这对儿母子也就自然成了王夫人的眼中钉。#深度好文计划#贾母最讨厌的人也是赵姨娘,贾母喜欢的女孩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模样好、口齿伶俐、针线好……更多
红楼梦里的颠倒局:好男人甄士隐失财弃妻,大渣男贾雨村收拾残局
围绕贾雨村这个“大坏蛋”,笔者写过几篇分析他的文章,被读者吐槽说是给贾雨村翻案,谈不上翻案,不过是人性复杂,尤其是红楼人物,不能简单将其归类为好人或者坏人。#深度好文计划#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贾雨村就并列登场上回目,从故事脉络看……更多
红楼梦:宝玉都抱怨缺钱用,为啥林黛玉手头宽裕,从来都不缺钱?
《红楼梦》描绘的是一副行将死亡的末世景象,具体表现为四大家族的兴衰,在这个背景下的众生态。之所以兴、之所以衰,无非是经济上的繁荣和萧条。因此,《红楼梦》从头到尾完全可以从经济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的。贾府开篇,关于末世的总基调,曹雪芹通过贾雨村这个人物的宦海沈浮……更多
红楼梦:比起没任何底牌的尤氏,一手好牌的凤姐,被她打了个稀烂
除了被边缘化的李纨,贾府里的四个媳妇: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和王熙凤全是文盲,四人中,邢夫人愚犟、王夫人阴狠,尤氏绵里藏针喜怒不形于色,只有王熙凤展示着真性情,她容貌才干皆出众,杀伐决断,还有一个实力强悍的娘家做后盾。就贾府里的现实来看,比起别的女性,王熙凤就是那个天选之人……更多
红楼梦:薛宝钗遗落在山石上的绣春囊,被傻大姐捡拾起来……
《红楼梦》七十三回,明晃晃出现在大观园山石上的秽物绣春囊,究竟是谁的?在抄检了大观园后也没能揪出真凶来,成了红楼故事的一大谜团,可发现和捡拾起它的傻大姐,选貌似与此事毫不相干的一个人物,却有着作者独特的深意。#深度好文计划#傻大姐,是在贾母屋里当差的一个丫头……更多
红楼梦:薛宝钗妄想与林黛玉PK人缘,三招下来被打得满地找牙
#深度好文计划#宝钗入分随时、黛玉目下无尘;宝钗为人大方、黛玉小性爱刻薄人;宝钗朴素无华、黛玉娇生惯养;宝钗淡极始知花更艳、黛玉高洁出芙蓉……《红楼梦》开篇,关于两位女主角的对比就没有停过,读者若只读字面之意,大体就会得出以上的结论,于是,很多男士也都感到娶个薛宝钗式的老婆是人生幸事……更多
刘姥姥以酒屁臭气熏了宝玉的屋子,睡了宝玉的床,是最干净的人
曹雪芹大写特写一个不忍直视的龌龊场面,就是酒醉了的刘姥姥误入宝玉卧室,躺上了宝玉的床帐,一通酒屁臭气将怡红院从天仙宝境熏成下里巴臭水沟(四十一回)。话说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获得贾母的青睐,被留在府里住了几日,贾母亲自带她畅游大观园,设宴藕香榭,一顿大酒将这个年高的婆子弄醉了……更多
红楼梦螃蟹宴:薛家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一举得罪了贾家史家
《红楼梦》四大家族里的薛家,是比较特殊的存在,贾、史、王三家不仅现担着朝廷命官,也均是有爵位的,贾府是公爵,史家是侯爵,王家是县伯,只有薛家既无官职,也无爵位,虽说是为皇家服务行商,但在封建社会,也终究是“士农工商”里比较低级的一个群体。薛家胜在有巨额的财富……更多
项羽做错一事,杀错一人,埋下兵败乌江的伏笔
众所周知,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结束了各诸侯国针锋相对的混乱格局,使天下苍生得到安宁。另外,秦国推行统一的文字,也加强了国家之间文化的融合。一个更大的、更稳定的国家,也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那时一个相对统一的国家,其实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但在秦朝末年的时候……更多
张飞逃命忘带刘备的老婆,刘备说了啥
在鲁迅的翟秋白之辞中有一句话说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古时就有伯牙弹琴遇知音得佳话,柴夫钟子期进山砍柴时遇到正在弹琴的俞伯牙,俞伯牙的琴声弹奏的高亢激昂时,钟子期说这是雄伟的高山,当俞伯牙的琴声变为舒缓流淌时,钟子期说这是无穷的流水。俞伯牙大为惊叹……更多
曹操最忌惮的武将不是关羽,那是谁
世人喜欢《三国演义》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国时期的优秀武将层出不穷,演义将打斗对决的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上来二话不说就开打,直截了当。后世给三国时期武将做的排名有N多版本,其中大众最广为接受的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夏九姜维。小编认为……更多
王世充一个让部下乘凉的大树为何会轰然倒塌
公元621年秋这天黄昏,在去四川蜀州的官道上,走来一队唐兵,他们押着大郑皇帝王世充全家在半道上正走着,这时突然,从树林中冲出几十个手持大刀的彪形大汉。这为首的一人,身材高大魁梧,黑紫色的脸上透着杀气,他手持一把板门大斧直奔王世充。此时,王世充蹲坐在囚车里,神情恍惚……更多
安史之乱的是谁之过?是唐玄宗?李林甫?还是杨国忠
唐玄宗是大唐传奇人物,不仅开创了比唐太宗“贞观之治”更牛的“开元之治”,也在其任内出现“安史之乱”,差点使大唐灭国!那么,造成安史之乱的原因出自唐玄宗自身?还是出自李林甫、杨国忠?小编以为,首要是唐玄宗的不作为,他负领导责任;其次,宰相李林甫、杨国忠也是难逃其咎……更多
司马家族辛苦四百年创造西晋,为什么迅速灭亡
西晋是司马家族建立的朝代,因为篡权这个朝代得到了不少历史爱好者的谩骂,但是这个朝代建立之后短短半个世纪就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西晋朝廷放错了自己的立场。根据史料记载,司马势力中的贾充等人扶持司马炎上位,上位之后司马炎将贾充、裴秀等人封为贵族,并且保证优先保护贵族利益……更多
唐太宗文可安邦武能定国,十六为将帅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封建帝王中比较开明,能够发奋图强的一个。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了极显著的表现。人常说:“从小看大”,李世民青少年时期的两个故事,已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以及他果敢、坚定的性格特征。大业末年(隋炀帝的年号)隋炀帝杨广巡视北方边境……更多
隋唐第一武将是谁?终于有答案了
俗话说,英雄出生于乱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乱世,如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等。历史上也曾有关羽、张飞、吕布、秦琼、尉迟恭等大将军,为后人所铭记。我想大家都看过《隋唐英雄传》,里面讲的是瓦岗村人以秦叔宝为中心,伸张正义,帮助李世民最终成为皇帝的故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