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都南京何以诗意栖居?历史学者胡阿祥牛首山开讲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9月14日下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阿祥做客牛首十二讲堂,开展“华夏古都诗意栖居”主题讲座。胡阿祥引经据典,回溯华夏古都千年的兴衰起伏,为观众开启了一个探寻内心诗意与理想的钥匙。何为“华夏古都”,胡阿祥首先进行了解题:“在中国历史上……更多
玄学四大奇人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传说中的玄学四大奇人指的是能够预知未来、洞察天机,具有超凡能力的神秘人物。他们分别是:鬼谷子:传说中的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创始人,其人智慧通天,擅长兵法、谋略,以及占卜之术。他隐居在山林之中,教授众多弟子,如苏秦、张仪、孙膑等,这些弟子后来成为各国的风云人物……更多
常茂:常遇春之子,朱标妻弟,为什么选择“诈死”欺骗朱元璋?
《常茂:明朝开国名将的轨迹》明朝初期的常茂是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父亲常遇春是一位勇猛的将领,而他本人也有着相当特殊的身世背景。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和曲折,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去探寻他背后的故事。常遇春是个来自农村的大力士,在乱世之中投靠了朱元璋,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更多
日本投降的前一天,仅一念之差,我国永失156万平方公里土地
标题:揭秘玛雅文明的兴衰:历史上的神秘消失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历史新闻博主,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深入探讨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玛雅文明的兴衰。这个古代文明的神秘消失一直是历史界和考古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谜团。我们将一起揭开这个谜团的面纱,探寻玛雅文明的辉煌和衰落背后的真相……更多
庶出和嫡出有什么区别
庶出和嫡出儿子的区别在于生母地位、还有孩子在财产继承上的区别!中国的第一次一夫多妻制的记载,是尧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帝。后世将娥皇称之为妻,女英称为妾。因为两个女人是姐妹。舜帝只有一个儿子丹朱。所以暂时没有等级!夏启正式建立家天下后。广招妻妾。中国开始正式确立女人的等级制度……更多
在古代,休妻和娶妾可以随心所欲吗?答案让人意外,说了你别不信
妻子在古代又称为“娘子”,娘本来是对自己母亲的称呼,用这个字去称呼妻子一定别有用意。古代女人嫁做他人妇之后,就要承担起相夫教子的责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妇女主任的姿态,但实际上她们的家庭地位非常低。三从、四德、七出等封建礼制,将她们的身心牢牢的束缚住了。说白了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更多
原创为什么天才大多是孤独的?看看叔本华的解释,才知道自己是庸俗的
本文由华夏史谱原创编辑孤独其实也是一种成功。现在很多人提到“孤独”这两个字的时候,或许会在心里面默默地为自己叹一口气,或许还会因此鼻头一酸,眼泪就会像珍珠一般不自觉地从自己的眼眶中流了下来。“孤独”是现在很多人都会存在的一种状况,这些人不喜欢交际,不喜欢说话……更多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福州人的中秋团圆宴席上,一道太平宴是必不可少的,象征着团圆平安。 ……更多
北静王出席秦可卿葬礼,亲热背后藏歹毒奸计,彻底触犯皇帝的忌讳
秦可卿出殡当天,声势浩大,参加者众。体现出贾府在朝中熏天的势力。如果贾家失势,哪怕办再盛大的葬礼,花再多钱也没人来参加。可你看当时出席送葬的人,可不仅仅是富贵那么简单。(第十五回)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更多
贾宝玉大名叫什么?原来早在第二十七回,曹雪芹就提前剧透了
贾宝玉的大名叫什么,一直都让人好奇又众说纷纭。“宝玉”是小名,原文从冷子兴、林黛玉到贾母,说过好多次。可一个豪门公子不可能只有小名。贾府第四代名字以“玉”旁为排序,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按照惯例也肯定也有一个“玉”旁的大名。如果与兄弟们一样,就是“一字名”……更多
难怪王熙凤会倒台,过生日当众打脸贾母,她才是贾府的搅家灾星
论王熙凤的“倒掉”,叹息、惋惜又大快人心,真是五味杂陈。荣国府第四代最后一个有效的管家媳妇“掌权者”,最终“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被贾府自己推翻了。尽管不同人对王熙凤的判词理解不同,但以她的身份去看四句判词很好理解。“凡鸟偏从末世来”,王熙凤身具凤凰之志……更多
红楼梦伏笔多精妙?两个细节让林黛玉见识贾府陈年丑事,大开眼界
都说《红楼梦》草蛇灰线伏线千里,曹雪芹最善于用伏笔来叙述故事。可能很多人并不觉得稀奇,很多情节一眼带过,也不觉得如何巧妙,往往错过很多精彩。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绝不仅仅只是改动文字和情节,巧妙设伏才真正消耗大量精力。很多细小的情节透露出的作者巧思,需要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经历……更多
探春送邢岫烟的碧玉佩,被宝钗说成富丽闲妆,真是有眼不识真香玉
邢岫烟被薛姨妈相中,求了贾母做主,安排尤氏做媒许配给了薛蝌。从此薛家与贾府又多了一层姻亲。薛姨妈此举也是无奈。彼时贾宝玉借紫鹃试探,以疯癫为名彻底将宝黛之情公布,并以死明志表达非林黛玉不可的意愿。王夫人就算再不同意,也不敢拿儿子的生命开玩笑。那一阵的金玉良姻……更多
难怪贾母不去贾敬生日,她吃的桃子有问题,才不是贪嘴吃坏了肚子
贾敬过生日,他本人没回来。贾珍在家请戏设宴替父亲庆祝,自然也请了贾母。不想想老太太竟没去。贾珍尤氏见贾母没来,便说他父亲是侄儿,过生日本不敢让贾母来庆祝,只因天气好,景色好,才想着请老太太过来解闷,看子孙满堂的热闹,不想没赏脸。x贾珍尤氏的这个话不是埋怨而是撒娇……更多
《红楼梦》最容易犯的常识错误,是无限高看林如海,过度贬低贾政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任兰台寺大夫,后被钦点巡盐御史,出任扬州盐课。贾政被皇帝赐六品主事,入部学习,后任工部员外郎,外放海南作学政。这对郎舅是《红楼梦》少有的正派人,也是少有的正经工作的在职人员。不过关于二人的身份,却经常有人弄错。一般来说,林如海被无限拔高,贾政却被无限低看……更多
贾元春省亲6.5小时,花了多少钱?贾琏说出的数字让人不敢相信
贾元春省亲不是贾家灭亡的根源,却是真真切切的导火索。如果没有元春省亲,贾家两代荣国公的积蓄不至于没钱。皇帝不至于因为贾府站队太上皇而彻底反目。贾家不至于内忧外患与北静王等结党,最终被消灭。元春省亲实际是压垮贾家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责任,贾元春要认。如果她能明辨是非……更多
王夫人晚年:眼见贾环当家,赵姨娘获诰命得意,她全靠施舍吃饭?
《红楼梦》最讲究因果报应。王熙凤不积阴骘,放高利贷,吃人血馒头,草菅人命。结果落得血山崩,流尽鲜血凄凉死去。她只顺手做了一件好事帮刘姥姥,就为女儿巧姐留下余庆。不可谓不讽刺。原文类似故事不少,本文要讲的是王夫人与贾环。这个颇有点“白雪公主与继母”的故事,实际在中国古代也有先例……更多
贾宝玉讨紫鹃的菱花小镜,为什么要“搁在枕头旁边,照着好睡”?
贾宝玉因为紫鹃一句试探,骗他林家人要来接黛玉回去而“疯癫”。实际这件事有两点可说。一,紫鹃的试探绝不是空穴来风。原文第二回明确写了林如海“支庶不盛,只有几家堂族”。所谓“支庶不盛”,是以林如海的嫡长为主支,分出来的分支和庶支。也就是以一代林侯为一代祖,至林如海才刚第五代……更多
北静王送鹡鸰香串,贾宝玉无知当成宝,林黛玉一眼看破他用心歹毒
林黛玉回南探望病重父亲,直到林如海去世送葬归故里后,才回贾府。宝黛尽管别时不过一年多,可中间过了两个年,年少方艾终究各有不小变化。贾宝玉一见林妹妹归来,自然想将自己得的最好东西送她,谁想却表错了情,被林黛玉嫌弃。(第十五回)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更多
难怪贾政会疼赵姨娘,看完王夫人的恶毒压迫,蓦然对她生出意难平
赵姨娘让人意难平?估计会被嗤之以鼻,认为哗众取宠。其实选择替赵姨娘“鸣不平”一番,也是因为她身上的矛盾性。有争议才有流量嘛(笑)。闲言少叙,赵姨娘这人被当做反派来写,确实不讨人喜欢。主要源于她愚蠢、偏狭、阴暗又粗鄙。教养坏了贾环又拖探春后腿,更背后下毒手暗算贾宝玉和王熙凤……更多
红楼梦:看懂贾敬三次出场细节的骇人处,才发现缺谁也不能缺他
贾敬的评价极低,连冷子兴都对他颇有微词,认为是个不负责任的人。(第二回)宁国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敷,八九岁上死了,只剩了一个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他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更多
王夫人比贾母差在哪里?看懂她们对贾宝玉溺爱的不同,就清楚了
一提到贾宝玉无能,不是继承家业的人才,便很容易想到贾母对他的溺爱。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贾母仿佛是贾宝玉不成器的始作俑者。随后贾雨村也借甄宝玉的经历,影射贾宝玉被祖母溺爱不明的事实。“也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更多
红楼梦最强反转:歹毒嫡母落入受虐小妾手中,庶子当家为其养老
贾环是贾政庶子,荣国府的三爷,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人物。《大明令·户令》记载:“(遗产分配)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非婚生子称“奸生子”,《户令》规定:“奸生之子,依子数量与半分。”继承份额是婚生子的一半,如果没有嗣子,奸·生子甚至可以继承全部财产……更多
贾元春:做错两件事触犯皇帝逆鳞,命夏守忠用弓弦将她勒死
贾家凭借军功盖世起家,四大家族掌控军、政、法、财为先帝倚重的肱骨之臣。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太上皇登基后,薛家与先帝的香火情断了,第一个失去价值衰败起来。再等到皇帝在和义忠亲王老千岁争夺皇储中胜出,太上皇退位(可参考玄武门之变)后,四大家族便处于尴尬的立场。政治上作为太上皇老臣……更多
红楼梦:史家得有多穷,让史湘云活得不如丫头,从早到晚的干活?
史湘云在“大说大笑”中出场,一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不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将一个豁达、爽朗又乐天知命的女儿形象跃然纸上。一出场就博得满堂彩,深为大众好感。湘云也是《红楼梦》里最难得正向的角色。在她身上,女儿那些薄命忧愁,无论是黛玉的伤情,宝钗的沉重,探春的不屈……更多
林黛玉怒怼周瑞家的,将王夫人怼成贵妇圈笑柄,两支宫花揭露人性
周瑞家的被薛姨妈派去替她送宫花,结果在林黛玉处引起不满。林黛玉面对仅剩的两支宫花,表现出对薛姨妈送花立场的怀疑,自己被轻慢的不满,以及周瑞家的小人之心的讥讽。(第七回)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更多
袭人拿大,王夫人狡辩被贾母批评,林黛玉抓住机会反击惊讶所有人
袭人被王夫人给了准姨娘待遇,只差一个明确的名分就能收房为妾。当袭人母亲病重时,王夫人更吩咐王熙凤安排她隆重回家,让贾府上下都明白袭人已是妥妥的准姨娘,不能再被小视。袭人也深知自己地位抬升,更加谨言慎行。不但再也不陪贾宝玉狎戏胡闹,更连夜间陪侍的工作也安排给晴雯……更多
薛宝钗丫头为何叫莺儿?她一生颠沛流离,只因“莺”字寓意太不好
莺儿是薛宝钗的贴身大丫头。本姓黄,名金莺。她这个名字,粗看就知道表层的含义代表了“金玉”。就像金鸳鸯、金钏儿、玉钏儿一样。作为薛宝钗的丫头,莺儿起到了宣扬金玉良姻的作用。“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就是莺儿道出了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姻缘,让读书人提前知晓。不过莺儿这个名字……更多
贾琏向平儿求欢被拒,为何一个弯腰动作,为王熙凤埋下无尽隐患?
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又被逼着给贾琏做了通房丫头。只因王熙凤一进门,就将贾琏的房中丫头全寻了不是打发出去。她自己的三个丫头,也死的死嫁的嫁。只剩从小贴身又忠心耿耿的平儿。为求贤良名声,在长辈家人跟前好看,才不得已将平儿给了贾琏,以遮脸面。王熙凤的这个行事,如果从贾政的房中情况来看……更多
贾探春的三大恨事,远嫁后迎刃而解,摆脱嫡母控制,庶女活出辉煌
贾探春的判词和【分骨肉】曲子,与所有人不同!之前讲过其他人的判词和红楼梦曲子,全都一眼看到底,看透人生结局。唯有贾探春的判词和曲子,只写到远嫁为止。远嫁后的探春如何?结局又是什么景况,判词和曲子一字没提,仿佛硬生生被截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刨除远嫁就是探春终点这种虎头蛇尾说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