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黄埔军校首任管理部主任林振雄之孙忆祖父往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广州5月17日电 题:黄埔军校首任管理部主任林振雄之孙忆祖父往事中新社记者 索有为“我的祖父林振雄是孙中山先生亲自任命的七名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之一。”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纪念日临近...……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建校于1924年的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作为办学时长和毕业学员仅次于黄埔本校和西安第七分校的黄埔军校第二分校,自1938年迁至湖南武冈,到1945年奉命...……更多
左权、赵一曼后代走进百年军校:口述历史珍贵 期望持续推进
...是特别重要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作为后人的责任所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六期生赵一曼后人陈红(左)、黄埔一期生左权的外孙沙峰(右)在活动上作分享。李曙 摄当天,由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主办的“英雄花开...……更多
广州六中教育集团进驻中鼎·珺合府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官宣!黄埔区实验小学、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六中系)9月开学广州六中教育集团进驻中鼎·珺合府随着广州各区招生计划及招生地段范围的公布,2024年中小学报名季也正式启动。从今年的招生计划和地段范...……更多
鲁迅在黄埔军校演讲始末
文|周惠斌6月16日,黄埔军校迎来建校100周年纪念日。1927年4月8日,鲁迅先生应友人邀请,来到黄埔军校(广州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为近千名学生作《革命时代的文学》演讲,在风起云涌、惊涛拍岸的粤港,激荡出闪耀他思...……更多
黄埔六期吴忠亚之女:父亲在战壕办报鼓舞前线士气
...战壕办报鼓舞前线士气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虽然父亲在黄埔军校读书仅一年,但是他的生命与黄埔军校融为一体,他爱国和亲爱精诚的思想影响着我们。”黄埔军校六期武汉分校学员吴忠亚的女儿、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副主席...……更多
龙岩新罗:书画会友 翰墨传情 凝心聚力助发展 ——黄埔区、无为市、新罗区三地政协书画交流活动侧记
...互动的新方式,深化拓展了政协团结联谊主题。今年恰逢黄埔军校建校百年,黄埔也将作为本次联展收官站,热切期待三地政协书画家走进黄埔,对话交流。希望以书画联展为契机,展示和宣传好三地历史人文,促进三地文旅深...……更多
【风起黄埔】后人忆赵尚志:黄埔军事理论为他东北抗日打好基础
...:黄埔军事理论为他东北抗日打好基础作者 姜辉 刘璐“黄埔军校虽然已经百年,但是它的精神却一直没有消散,我们还应该沿着黄埔精神去爱国、爱人民、团结、负责、奋斗,为我们未来美好的生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5月...……更多
黄埔六期甘棠之孙女:立志投笔从戎 期盼国家统一
...民族去奋斗。祖父用一生践行了黄埔军人的爱国情怀。”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生甘棠之孙女甘小晶近日在江西南昌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黄埔军校被誉为中国近代将领的摇篮。百年前,伫立在广州东郊的军校,汇聚了来自五湖...……更多
黄埔十九期傅昌星:用时近年半 徒步跨九省才到校
...电中新网记者 吴瑞“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讲起黄埔军校,99岁高龄的傅昌星,依旧清晰记得黄埔军校激励人心的军歌,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了曾经的峥嵘岁月。近日,中新网记者来到傅昌星的家中,听他讲述当年求学、...……更多
...。拜谒黄帝,寻根问祖;访秦俑、品典籍,触摸文脉;访黄埔军校、走卢沟桥,重温抗战史……台湾青年们踏上神州大地,追寻的正是中华民族的血缘根脉、精神命脉。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海峡两岸的历史不可分割,两岸同胞...……更多
黄埔六期潘尔燊之子:父亲对教育的重视一直影响着子孙后代
...对黄埔充满了敬仰。人要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近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潘尔燊之子潘诗麟在甘肃天水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现年87岁的他回忆了父亲清贫节俭的一生。他说,父亲的进步思想和重视教育的理念在家族中代代...……更多
萧以佐:从黄埔军校学生到江西红军将领
...欢会,借开展文娱活动,团结社会青年。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7月提前毕业,以特派员身份,经潮州、汕头、赣州回到兴国。9月,在县城赤墈小学当教员,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更多
他出身于黄埔军校,一生默默无闻,生了个女儿,后来家喻户晓
众所周知,黄埔军校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军事学校,在短短的20年之内,这所学校就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军事人才,并且还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我国优秀的开国元帅,叶剑英、聂荣臻、陈毅、徐向前等都是从黄埔军校走出来...……更多
2024首届中原粮食文化论坛在郑州举行
...而立、为粮而育、缘粮而兴的高校,素有我国粮食行业“黄埔军校”之称。举办2024首届中原粮食文化论坛并揭牌成立中原粮食文化研究中心,是胸怀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的生动实践,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行...……更多
黄埔名将彭明治之女:父亲屡建奇功靠钢铁般的意志
...的锤炼,他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是黄埔军校出来的。”彭幼明认为,彭明治打了半辈子仗,屡建奇功,靠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勇气和钢铁般的意志。1924年,19岁的彭明治从家乡湖南常宁前往广州。“当...……更多
...现,《金融时报》所谓的“军校”,实则是位于广州的“黄埔军校旧址”。据笔者查阅,《金融时报》这条视频题为“美国是否应禁止中国无人机”,有关大疆公司这一合影的片段,是无人机行业博客“Drone XL”的创始人在采访...……更多
泰山青训结硕果,卡约完爆依木兰,巴西体育成国足归化的黄埔军校
众所周知巴西体育是泰山队在巴西的青训基地,多年来培养出好几个像布雷默这样身价超千万欧元的球星。这些大牌球员可能不会选择来到中超,但是还是有很多球员渴望来中国踢球。前不久巴西体育来到中国进行了多场热身...……更多
NBA黄埔军校!巴黎奥运会:8名球员出自马刺系,分属5个国家
...员在巴黎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马刺队真不愧是NBA里的“黄埔军校”!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更多
电影《黄埔军人》原底胶片赠予广州市档案馆
...》正式开机。《黄埔军人》开机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黄埔军校同学会当时邀请了20多位黄埔老将参加了开机仪式。2001年10月,《黄埔军人》取得公映许可证。电影放映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当时,广州举办了“看《黄埔...……更多
礼部尚书:古代王朝的权力枢纽
...不会说什么。蒋介石之所以厉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而黄埔军校的那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了独挡一方的将领,而他们都视蒋介石为自己的校长和老师,因此蒋介石在军方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同样如此,礼...……更多
黄埔“廖氏三兄弟”后人:父辈保家卫国 坚定信仰不做亡国奴
... 储玮玮在安徽省淮南市安成镇廖家湾村,这里走出了37位黄埔军校毕业生,其中的杰出代表廖运泽、廖运昇、廖运周,也被后人称为“廖家三兄弟”。近日,中新社记者专访“廖氏三兄弟”后人、廖运昇女儿廖光凤,聆听先辈们...……更多
外孙追忆左权:他为民族独立战斗到了最后一秒
...一秒中新网记者 程宇“为了民族解放,为了国家统一,黄埔军校建立起了真正的革命队伍。对姥爷来说,来到黄埔军校,他感觉就像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近日,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抗日名将左权外孙沙峰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更多
《追风者》:林樵松出生黄埔,为何却越混越差?原因其实很简单
...乎很威风,其实这对于林樵松来说是屈就,因为他毕业于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南京就职,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被调到了上海,说白了就是上面有人看不惯他,从南京到上海对林樵松来说其实就是发配,所以他念念不忘的就是能重回...……更多
荣耀magic5至臻版的影像系统堪称手机摄影界的黄埔军校
...可以说,荣耀Magic5至臻版的影像系统堪称手机摄影界的“黄埔军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摄影师。性能:四核大脑 荣耀Magic5至臻版的内部配置也是相当强大。这款手机搭载了第二代骁龙8旗舰芯片,加上荣耀自研射频增强...……更多
...两岸美食》杂志的创刊,让两岸同胞多一个渠道“品味”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在交流中挖掘美食、发现美好。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台湾厨师技艺提升培训活动计划书。计划书强调,培训活动的对象为具有一定厨艺基础的...……更多
2024年“粤台高层次人才面对面”活动在中山举办
...活动在中山举办。广东民革 供图今年是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100周年。为了更好地秉承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传承黄埔军校孕育的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民革广东省委会今年策划了“中山精神...……更多
...又铭投笔从戎,跟随伯父梁鼎铭的步伐,毅然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一开始,梁又铭想进黄埔军校当一名学生,却迎来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一番劝导,让梁又铭继续手握画笔,更有可为。中国知名画家梁又铭之子梁政均向...……更多
叙永县画家刘和壁作品亮相“川台现代水墨艺术—百年两岸文化交流展”
四川新闻网消息 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为传承“爱国 革命”的黄埔精神,促进川台两地交流交往,6月5日至8月4日,第三届“川台现代水墨艺术—百年两岸文化交流展”在台湾高雄佛光缘美术馆台南馆举行,叙永县黄埔...……更多
证实了!500名台退役军官将访陆,非大陆邀请,当事人:自发自费
...因是,有传闻称“退伍军人社团”邀退役军官赴大陆参加黄埔军校建校99周年纪念活动,报名的退役军官多达500名,这引发了台军可能被大陆方面统战的担忧。台当局“退辅会”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并摞下重话,要求退役军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